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m.39.net/pf/a_4305593.html贾宝玉和林黛玉《红楼梦》回目解析(12)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笫五回仍是小说的序幕部分,作者列了15条人物线索,打了28条哑谜,这就看读者如果破解了,如何品味了。九、薛宝钗、林黛玉判词;宝玉打开“金陵十二钗正册”橱门,取“正册”来看,只见头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诗的第1句,用了乐羊子妻的典故。东汉时,乐羊子远道求学,因想家而学未成,中道而归。乐羊子妻以织布机为例劝说丈夫求学不能半途而废。这个典故喻指薛宝钗劝导贾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具有贤淑之德。作者用了“可叹”一词,可惜宝钗“遇人不淑”,身具美德又能怎样,“英雄无用武之地”,令人叹息。诗的第2句,用的谢道韫的典故。东晋时王凝之妻子谢道韫,是宰相谢安的侄女,曾有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咏雪。第2句喻指林黛玉如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一样才思敏捷,能诗善文。作者用了“堪怜”一词,在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有才”又能怎样?林黛玉的遭遇令人同情。诗的3、4句,和画面相照应。第3句用回文手法,一语双关,喻指林黛玉在“泪尽身枯”之时,自缢而死。第4句用了比喻手法,一语双关,隐喻薛宝钗死于冰天雪地里。小说中的两个女主人公,一个有德,一个有才,二人的命运悲惨,令人可叹,令人堪怜。对宝玉而言,薛宝钗和林黛玉犹如他生命中的两座灯塔,均指引他走仕途经济之路,只不过是一座过于刺眼,一座过于隐晦罢了,最后这两座灯塔轰然倒塌,贾宝玉失去人生方向,只能遁入空门。十、贾元春判词:宝玉打开“金陵十二钗正册”,看到笫1页的画和诗,仍不解;想丢下,又不舍。于是继续往下看,只见画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下面也有一首诗: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很显然这是贾元春的判词。作为贾家的骄傲,元春进宫生活二十年。也曾风光过,封为贤德妃,省过亲,所以有“榴花开处照宫闱”之句。仅是榴花开,并未结子。也就是说元春并没有留下儿女。即使如此,贾家煊赫一时,元春应该是强有力的后盾。元春也是三个妹妹的榜样,所以有“三春争及初春景”之句。至于“虎兕相逢大梦归”之句,有的版本不是“虎兕”而是“虎兔相逢”。我认为很有道理。贾元春生于大年初一,应该是死于虎年的除夕夜,结合画面来,应该是非正常死亡,或被弓弦勒死的。贾元春生在春节,死于除夕夜,一生也“圆满”了。真是绝妙的讽刺。至于画面上的“弓上挂着香橼”,橼与元读音相同,谐音双关,喻指元春。但是要注意:香橼,闻着好闻,食之味苦,不能生食,是一种可远闻而不能近食的水果,虽然它有药用价值。这也暗示:元春曾风光过,其实并未得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nr/1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