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判词宝钗与黛玉,怎是一个愁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从小便读《红楼梦》,可从来不觉得红楼梦中的那些嬉闹与悲凉是与现实相关的。可长大后才发现,原来嘻嘻闹闹,只是为了让最后的结局更悲凉。小时读《红楼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是最热闹的一出戏。刘姥姥进大观园在这一章回中,小时的我便讨厌起了林黛玉。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后,给众人带来了欢笑。当然,少爷、姑娘、奶奶们都拿刘姥姥说笑,刘姥姥也配合演出,对于众人的嘲笑也是视而不见。可林黛玉在众姐妹面前却嘲笑刘姥姥是“母蝗虫”,这一举动让黛玉温文尔雅的形象大为颠覆。但谁知道,这一声“母蝗虫”,也是对自己境地的讽刺。很少见到林妹妹如此开怀嬉闹,仿佛眼中满是自嘲的眼泪。林黛玉笑刘姥姥林黛玉是小家碧玉。一直都是整部《红楼梦》中最为出彩的一人。曹先生也是浓墨重彩的描绘黛玉,虽然宝黛的感情没有得以圆满,但绛珠仙草转世的黛玉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自己前生欠下的恩情。黛玉短暂的一生可怜又可叹。正如她《葬花吟》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曹先生对于林黛玉的境地充满了怜悯之心,可是又不得不让黛玉含恨而终。黛玉正如那落在泥土见的花儿一样,寄人篱下,被世俗苦苦相逼,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只能怨天尤人。林妹妹从母亲去世,被父亲送到贾府后,只有和宝玉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心。她生性敏感多疑,有着七窍玲珑心的黛玉,怎么会对众人的态度丝毫不知呢?林黛玉死与宝玉的感情也是一波三折。有了宝姐姐之后,她心中的“劲敌”就从此挥之不去。那个与宝玉有着“金玉良缘”的人,怎么可能不是她心中的一根刺?宝钗为了薛家的未来,不得不盯着宝玉这根救命稻草。寄人篱下的愁苦,宝钗又何曾不知?宝玉和黛玉的感情,她又怎么会看不到?但宝钗也是苦命人,同样是身不由己。给宝钗和黛玉的判词中就写到:“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焚稿可叹,她们其中一个,拥有着乐羊子妻那样的贤德。可惜,另一个,却有着谢道韫那样的才华。这一个,好比玉带挂在树林中。另一个,就像金簪埋入雪水里。宝玉让两个女子都是愁上眉头,苦上心头。黛玉看着宝玉娶了别人,含恨而终;宝钗嫁给了宝玉,却始终得不到爱情。贾府家破人亡,宝钗最终的解决也是“金钗雪里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s/16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