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里用的餐具竟是别人用过的输液管注射

根据江苏省公安机关打击环境犯罪“清水蓝天”行动要求,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历时3个多月,侦破南京市首起医疗废物污染环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其中1人被逮捕、人被取保候审;现场查获医疗废弃物13.5吨,实际查实嫌疑人收购、倒卖医疗废物数多吨,涉案价值多万元。近日,3名嫌疑人被提起公诉。

废品收购站发现大量输液袋、输液管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弃物不同于一般废弃物,它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或同位素等有害物质,不仅可以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可以传播疾病。医疗废弃物的不正当、不规范处置所引起的污染将对土壤、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构成威胁,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同时,此类废弃物还极易被不法分子用作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无论对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对于环境,都将造成二次危害。

8月9日,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在对燕子矶顾家村一带开展清查整治行动时,根据周边群众反映,发现顾家村1号废品收购站内收购、储存大量的医用输液袋、输液管、输液瓶等医疗废弃物,伴有难闻气味,令人作呕,噪音已影响到周围市民的正常作息。经查,该废品收购站注册名是南京康士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46岁的张某,医院回收一次性输液袋、输液瓶等塑料、玻璃制品进行转手倒卖。

两天清理出13.5吨医疗垃圾

由于南京警方没有办理过类似的案件,栖霞公安分局将这一情况立即通报市环保局、区环保局。为确保将案件办实,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栖霞公安分局抽调警力成立专案组,并邀请上级食药环侦部门、市区环保局相关领导及专家进行专题研究。8月30日至8月31日,专案组民警冒着酷暑,忍受刺鼻的气味,经过两天清点,在收购站及车内共清理含针头及输液管的医疗废弃物约8.5吨、抗生素类小玻璃瓶约5吨,共约13.5吨。现场的医疗废弃物用蛇皮袋或黑色塑料袋包装,每个包装袋中都混有一次性输液管、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等危险废物,混乱的现场触目惊心。

针对前期的工作情况,专案组对案情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于01医院以每家每月元-元不等的价格回收混有针头、输液管的医疗废弃物,医院每月产生多达十几吨;回收后,张某雇佣工人将回收来的医疗废弃物按照一次性塑料输液软袋、一次性塑料输液瓶和一次性输液玻璃瓶等进行分类,一次性塑料输液软袋用机械进行压缩打包,一次性塑料输液瓶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打成塑料颗粒,出售至宿迁、浙江等地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有些医疗垃圾已经加工成颗粒,进而加工成一次性餐具,这是警方在宿迁、浙江等地查获的。警方供图

医疗垃圾加工成颗粒可能变成玩具、餐具

为了进一步查清这些被感染的一次性输液袋(瓶)的流向,专案组一鼓作气,继续深入调查。民警开展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工作,明确了犯罪嫌疑人张某将回收来的一次性输液袋(瓶)转卖给56岁的宿迁人张某某。专案组立即前往张某某的暂住地燕子矶笆斗东里1号实施抓捕。专案组于年9月8日在宿迁市菜集镇上将张某某抓获。

根据张某某的交代,从年初开始,他以每吨元至元左右不等的价格从张某手上收购一次性输液袋(瓶),然后以每吨00元至元左右不等的价格卖给生产塑料颗粒的加工厂,加工厂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通过塑料市场和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塑料制品厂家。记者了解到,医用的一次性输液袋(瓶)制成的塑料颗粒主要成分就是聚丙烯和聚乙烯,是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原料。这些塑料颗粒经过再加工,甚至还成为了一些黑心厂家,用来生产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餐具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警方提醒,根据规定,产生的临床废物、医药废物及废药物、药品等医疗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消毒、毁型等预处理和处置;无能力处置的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控制标准的,必须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代为处置。

违反规定随意处置医疗废弃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有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来源: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央视新闻

新闻特选(戳下方标题)

1.吸进肺的雾霾怎么清理出来?太实用了!.要买除霾利器?先看看这场中外产品大比拼!

3.在寿光只要符合这些条件,你就可以住保障房!

赞赏

长按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s/8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