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在金陵,金陵还有台城柳,品读韦庄

吃铜治白癜风吗 http://pf.39.net/bdfyy/bdfyc/140913/4472905.html

我站在台城的城楼之上,看着数不尽的江南细雨穿梭于江岸边的春草之间。春雨无声,滋润万物,春草漫绿,生机勃勃。遗憾的是,这里很久前却是六朝的古都,它的繁华早已不在,幽幽鸟鸣也只能唤起我对往昔的无限遐想。但它终是梦,是我想象中的存在。

还是回归现实,极目之下,除了江与草,还有柳和那烟雨笼罩的长堤。柳和堤从繁华中来,亦从繁华中去,看尽兴衰和沉浮,阅尽世间百态,终究还是静默着。有时候,无情就是这般模样,生与存让人言语难断。

韦庄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很是强烈,本是很有生机和活力的事物融入了一片断壁残垣之中,形成了思绪上的波澜起伏。

那么诗人到底是在哪里看到的景,大地方是台城,具体地点真的就是在城楼之上吗?显然,以上的解读也只是从某一个视角意想的。

韦庄到了台城,做了些什么,只是猜测而已。或许他只是静静地走在柳堤之上,不知不觉就走了老远老远。他一手撑着伞,一手抚着柳枝,顺带听停鸟儿的歌声,想一想六朝昔日的繁华。结果,他似乎看清了王朝的更替,读懂了历史的经验。

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一千多年后,台城又会是什么样呢?如果看见了,他会写出什么样的诗篇?

既然说到了六朝古都,来点题外话。

一说六朝古都,自然就想到了金陵,想到了南京。一说金陵,又想到了千古词帝李煜。想到了李煜,又记起了自己写的诗。

年11月28日写了一首七绝诗《再识重光》:万里河山已被擒,金陵只得梦中寻。离愁别恨词间叙,寄月留情照古今。

今天又拿出来分享分享,读一读,还是有一点嚼头的。

最近几日,分享诗家名篇,自己都没有进行步韵了。至于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就是估摸着还是要把诗写得好些才是。步韵的打油诗,思来想去,还是不发为好。

写诗还是要有感觉才好。这里的感觉可能是灵感,也可能是写诗的意愿,不太喜欢强行练笔。

我是作者佰顾无名,笔名相识的矜持。感谢素材库提供的图片。如果对我的文章感兴趣,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fz/15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