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姜文的鬼子来了,范伟的不成问题

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与如火如荼的抗日神剧相比,抗日题材的电影这些年则显得有些点背,如果拍太过主旋律则票房肯定卖不动,像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和陆川的《南京!南京!》,票房可谓惨不忍睹,如果拍的大胆一点则有可能连龙标都拿不到,像姜文的《鬼子来了》,口碑是极好的,但姜文因此被禁止拍片五年。最新的由范伟主演的《不成问题问题的问题》,虽然也被定义为抗日题材的影片,不过影片中一个日本人也没出现,然而,他所揭露的一个真相,或许比《鬼子来了》还可怕。

影片根据有着“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以先后出场的三个主人公的名字为题,分成三幕剧的形式,考虑到这是大学教授梅峰的处女作,影片被处理成这种学究气十足的电影形式也大可理解,不影响影片的整体观感。只是影片所采用的的影像风格可能有点令很多普通观众接受不了,虽然都是黑白的摄影,姜文的《鬼子来了》的黑白片却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很后现代主义的感觉,而《不成问题的问题》却几乎原本原样采用民国时期的黑白成像效果,给人一种上个世纪老片的错觉感受,甚至有些地方的处理几乎让人以为是技术故障造成,从这一点来说,影片显得有些过于学究气。

影片的时空背景是抗日时期的大后方重庆,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树华农场的地方。由范伟饰演的丁务源是树华农场的主任,他受雇于农场的两位股东,经营管理这个战时的农场,用今天的企业话来说,丁务源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但是,丁务源虽然名义上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但他所秉持的经营理念却还是中国旧时管家的思维,当时正值战争时期,物资匮乏,物价自然飞涨,农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按理说应该大赚特赚,但事实上,树华农场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至于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虽然这个看上去已经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农场,实际上还是地主和佃农式的小农经济。农场亏损,身为主任的丁务源并没有因此被克扣工资,同理可以想象,如果农场盈利,丁务源所得到的好处也是有限的,既然如此,丁务源的主要的工作任务,已经不再是如何让农场扭亏为盈,而是如何打点好老爷和太太们,由此保住自己的主任职位,而丁务源更高明地方在于他甚至对于手下园丁的偷盗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一来,他便成为了一个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好人。

既然是抗战时期,这座偏安一隅的农场自然不会一直风平浪静,很多从全国各地避难而来的人纷纷涌向重庆,当然也有个别误打误撞流落到这乡下来的,张超饰演秦妙斋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过,在秦妙斋身上,还有另一重艺术色彩,他是在老师莫名其妙失踪之后,无路可去,只好暂且偷安在树华农场的一个半吊子学生,然而想要在树华农场长久住下来,游手好闲的秦妙斋自然不愿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自己食宿,他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主任丁务源说自己是一个全能的艺术家,家里老子极有钱,过段时间就把房租邮寄过来。一心想赚钱的丁务源信以为真,便把这个艺术家留了下来。秦妙斋的形象看似是一个抗战时期的新式学生,然而其骨子里,不过是中国旧时帮闲文人的化身而已,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用自己的半吊子的学问以及极端不要脸的习气,为有钱人消遣娱乐。在树华农场,有钱人自然就是丁主任了,于是秦妙斋极力讨好丁务源,而当股东的女儿Miss佟到来时,秦妙斋又开始极力讨好Miss佟,本来一切都进行的顺风顺水,只是在树华农场的画展上,秦妙斋把Miss佟未署名的画作贬的一文不值,这才终于失去Miss佟的芳心,露出自己的马脚来。

影片最后登场一个重要人物是留洋回来的博士尤大兴,尤大兴的到来是因为农场的股东佟老板因为不再信任丁务源,故而准备辞退丁务源,让尤大兴接管树华农场。尤大兴到来的第一天晚上就干了两件大事,一是修好了农场一到晚上就断电的线路,二是抓住了园丁偷鸡蛋。仅这两件事,就足以证明,尤大兴的办事能力绝对没问题。深感压力同时又老谋深算的丁务源想出一个缓兵之计,当尤大兴向提出职务交接的时候,他推说自己要去重庆办点急事,等回来之后再交接也不迟,尤大兴只好同意了。

尤大兴虽然是留学的博士,但他代表的其实是中国社会上这样一类人,他们办事能力极强,原则性极高,人品极好,但是,他们却不谙人情世故,或者说不屑于搞这一套,尤大兴上任之后,首先干的事就是规定工人上下班的时间,然后开除了几个偷奸耍滑的老园丁,最后还要会计赶去秦妙斋。战乱时期,失去工作无异于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尤大兴这种完全真空式的工作方式,必然要激起工人的反扑,同时被赶的秦妙斋也看到了自己的阶级朋友们,平时不屑于跟园丁们来往的他,这时主动凑过来,给园丁出主意,让他们给尤大兴的太太送鸡蛋,让她吹吹枕边风,兴许还能留下来,园丁们果然听取了他的意见,给尤太太送了一筐鸡蛋。

殷桃扮演的尤太太虽然不是影片的主要人物,但其起到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在民国时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留学归来的男人娶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女人,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大文豪鲁迅先生了,当时留学日本的鲁迅在母亲的欺骗之下,回国娶了朱安女士,这段婚姻成为鲁迅一生的伤痛。同样,尤氏夫妇也是这样一对组合,丈夫尤大兴是留洋回来的博士,而尤太太则是传统的中国妇女。当园丁给她送鸡蛋求她说情的时候,她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受贿行为,反而她觉得这是为了丈夫好。殊不知,正是这筐鸡蛋,成为他们被赶出农场的定时炸弹。

丁务源去了重庆之后,便音讯全无,正当大家都以为他不再回来了的时候,一天晚上,狼狈不堪的丁务源走进了秦妙斋的房间,诉说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原来自己坐船的时候不知为何掉进了江里,幸好命大,被江边的农夫救了上来,这件事让他明白生命真的太重要了,他这是来辞行的,秦妙斋却告诉他,你不能走,你还得继续当主任呢,同时他秦某人还要帮助他赶走尤大兴。丁务源问怎么赶走,秦妙斋却笑而不语。

没错,就是那筐鸡蛋,成为赶走尤大兴的罪证,秦妙斋把园丁们带到尤大兴的屋外,高喊:打倒尤大兴!自知理亏的尤大兴夫妇只好躲在屋内不敢出来,等到园丁们都散去了,尤太太找到丁务源让他给出出主意,丁务源这时装作深表同情的样子,告诉她只能走人了,但是,凭借他丈夫这样的学历,再找一个工作是不难的。没奈何,尤大兴夫妇只好离开了树华农场。赶走了尤大兴之后,丁务源和秦妙斋以及园丁们大摆宴席庆祝,庆祝他们抗战的胜利。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通过这个件事,丁务源认识到,秦妙斋这小子不是个省油的灯,今天他能帮助自己赶走尤大兴,保不准哪天反咬自己一口,而且,欠了他这个人情,房租还不好问他要了,于是,丁务源暗地里向警察关告了一状,把他老师失踪的事情扣到了他头上,结果秦妙斋被警察带走了,最后秦妙斋还不知道是谁出卖了自己。空下来的房间,丁务源重新租给了一个新的租客,而且人家是付现金。

在写民族性方面,鲁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但是在看了《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部电影之后,对于老舍,我们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不但写北京人写得好,在写中国人的民族性方面,同样身手不凡,小小一个树华农场,却把中国几千年的人情世故涵盖了其中,这样的手笔,丝毫不弱于鲁迅。而在电影方面,相比于姜文的《鬼子来了》,《不成问题的问题》虽然在影片的艺术效果方面不占上风,但是其反映的旧中国乃至今天仍在发挥作用的人情世故,却远比“鬼子”还可怕!如果把姜文的荷尔蒙爆棚影像风格比作鲁迅的勇猛刚进写作风格,那么这部电影却完全复原了老舍的写作风格,虽然看似轻描淡写,娓娓道来,但等你回想起来,却也深刻无比,荡气回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fz/15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