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编辑看不懂论文发表不了的黑色幽

编辑看不懂:

论文发表不了的黑色幽默

《南方都市报》曾经报道一件事,韶关学院大四学生王骁威撰写论文《仅用1表示数问题中素数猜想的一个反例》,今年10月15日被国际数论界最高学术期刊《数论杂志》上SCI收录。他也曾向国内数学权威杂志社投稿,但第二天就被退稿了。

  作为一个外行,实在不明白这篇论文说的是什么,但既然知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通过e-mail对它表示了肯定,国际学术期刊又加以收录,那么可以肯定论文有可圈可点之处。既然是佳作,在国内为什么不受重视呢?国内某数学专业学术期刊编辑表示,数论这一分支非常狭窄,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不多,没有审查这方面稿件的能力,的确可能出现一些有探讨价值的题目被漏掉的情况。   闹了半天,原来是看不懂。我并不认为,一篇论文被国外刊登了,国内不刊登就有埋没人才之嫌,只是这个解释有些让人哭笑不得。每家期刊情况不同,甚至正常工作中百密一疏,都不让人奇怪,但编辑不懂自己负责领域就有些奇怪了。一名编辑应该是自己负责领域的半个专家,至少也要知道哪里有明白人可供咨询。专业学术期刊在这方面的要求应该更高,怎么能拿“没能力”当挡箭牌?按照这个逻辑推导,“自己没能力看懂,也找不到能人看懂”就容易被退稿,这么多年来得有多少优秀论文被埋没?看不懂就立马退稿,本身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编辑水平不高,漏掉精品,学术期刊是介绍最新科研成果、交流经验的重要阵地,要是时不时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是研究人员个人的悲哀,而是研究本身遭遇麻烦了。这些年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但是围绕着科研学术界的负面消息也不少。其中,个别研究人员包括专家水平不高,评奖发表论文重名气重金钱,最受社会诟病。专业期刊有权利决定哪篇论文不刊发,但面对质询,应该拿出专业的回答。刚刚刊发过相同研究领域的论文,或者论文哪部分阐述不清,是否需要修改完善等等。专业学术期刊看不懂论文,太像黑色幽默了。(网友)

毕业论文无纸化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即将到来,毕业生们在离开学校前,还需要上交最后一次“作业”——毕业论文。不少毕业生不仅“头疼”论文修改,还吐槽论文打印既浪费纸张又“烧钱”。记者调查南京部分高校发现,未定稿前,每人至少要打5到7份论文,页数多的,仅打印就会花费上百元。有人建议,“修改阶段,老师应该看电子版。”(据5月3日《金陵晚报》报道)全国每年都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反复打印毕业论文所带来的资金和资源浪费,确实触目惊心。目前,节约、便捷的无纸化办公在许多地方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高校为何依然要求学生提交纸质论文?有人表示,纸质论文显得更加庄重、严谨,而且方便老师修改、批注;也有人认为,采用数字化技术保存论文,万一数据遗失,就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些理由,看似有一定道理,实则是观念陈旧的表现。老师在电脑上阅读论文,可以用不同的字体、颜色等进行批注、修改和提意见,这比“纸质”方便得多。至于对数据遗失的担忧,其实也大可不必——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听说有无纸化办公的单位出现过此类问题。说到底,高校和部分老师应该改变固有思维,提倡“毕业论文无纸化”,以方便学生、节省资源、顺应潮流。(苑广阔)

《自然》杂志出版方:

中国有望领导全球科技

国际在线报道:过去几天,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中国贵州竣工的消息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报道,而在国际领先的科学期刊、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期发表的《数字中的中国科学》一文中,这个项目也被重点   科学是为科学而存在的,就像艺术是为艺术而存在的一样,它既不从事自我表白,也不从事荒谬的证明。

  规律决不会是精确的,因为我们是借助于概念来表达规律的,而即使概念会发展,在将来仍然会被证明是不充分的。在任何论题和任何证明的底层都留着绝对正确的教条的痕迹。

期刊论文发表请联系赵老师QQ

千家普刊,百家核心期刊

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需求

欢迎核心期刊编辑合作;欢迎核心期刊合作办刊,互利共赢

网址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fz/1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