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陈声容,女,年6月生,中共党员,医院妇产科及生殖医学中心护士长。在从事护理工作的34年里,她平安接生多新生儿无一事故;作为一名部队医务人员,她多次上高山、下海岛,深入老、少、边、穷地区,送医送药,服务病患;年,她曾随维和部队远赴战火纷飞的利比里亚,执行维和医疗任务,在那七个月的战火硝烟中,她零距离和艾滋病人接触,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以国际主义战士的突出表现,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年,海地发生强烈地震后,她又随国际救援队前往海地灾区,在满目疮痍、险象环生的废墟中,出色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年陈声容作为全世界38名护士之一,被授予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她用行动忠实履行了军中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一、尽职尽责,接生多新生儿无一事故
护理界有句话“助产工作不是最苦最累的,但却是最需要责任心的。”一个产妇,两条生命,来不得半点含糊,容不得一点闪失。陈声容始终以敬畏之心、仁爱之心去迎接每一个新的生命。助产工作繁琐、艰辛。生育高峰期常常是通宵达旦,一夜接生6、7个新生儿是常事,在担任助产士的日子里,她几乎没有一年在家过过年三十。陈声容经常告诫自己:尽管在自己手中,接生了几千个新生命,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第一次,不能有丝毫闪失。从孕妇待产到临产分娩,她认真细致地观察护理,不厌其烦地解释沟通。许多产妇都说,她的服务让她们终生难忘。身为妇产科抢救小组成员,陈声容在危重病人抢救和护理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多次参与羊水栓塞等紧急情况的应急抢救。每次重大抢救,科主任觉得只要有她在场,无论是大人还是新生儿,再困难的静脉穿刺等操作都不用担心。她接生了多新生命,没有出现一例差错。
二、踏遍海岛山沟,当好官兵健康的守护者
为兵服务不是简单的医疗服务,它因爱而生,为爱延绵。只有与官兵距离近了,心才能近;心近了,爱才能更加沉甸。陈声容多次上高山下海岛为基层官兵服务。一次去舟山群岛巡诊,尽管连日奔波让她疲惫不堪,初次海航让她翻肠倒胃,但仍然克服种种不适,完成了对舟山群岛12个外岛、特类岛,19个基层单位和6个哨所的巡诊。为了更好的服务海岛官兵,她日以继夜编写了优生优育指导手册和心理健康手册,下发上千册,深受官兵们的欢迎。她看着驻岛官兵在恶劣环境下,几乎都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风湿病和胃病时,除了发好药品外,又主动给他们留下手机号码,医院专家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只要有基层巡诊任务,她都会主动请缨,积极参加。几年来,她到过战区20多个基层部队巡诊,为上千名官兵提供了面对面的医疗服务。
生殖医学中心成立之后,为了给官兵们提供最大的方便,她带领护士们建立绿色通道,各方面为官兵提供方便,还专门成立了军属 三、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出色完成医疗救治任务
国家的利益拓展到哪里,军人的使命就延伸到哪里。年底,陈声容参加军区第二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利比里亚地处大西洋西岸,多年战争使这个国家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这里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肺结核、霍乱、疟疾等疾病居高不下。医疗队服务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来自非洲国家的部队和人员,HIV阳性患者占住院病人的三分之一。埃塞俄比亚医务官善意地提醒中国队员,这里曾发生过一起事件:因患艾滋病而绝望的病人,拔出手背上的输液针头,刺向为他进行护理的护士。零距离和艾滋病人接触,陈声容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被患者的呕吐物溅得身上到处都是时,还是有点慌乱。然而看着病人被疼痛折磨得扭曲的脸庞,充满绝望与无助的眼神,陈声容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总是微笑着轻轻擦拭患者嘴角残留的污物,主动与病人沟通,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曾有一位患晚期艾滋病的埃塞士兵,医院来时身体状况极差,高热、站立不稳。陈声容没有任何歧视,像亲人一样喂水喂饭、酒精擦浴、肌肉注射、抽血化验……陪护病人的伙伴非常惊讶,“你难道一点都不害怕吗?”陈声容柔声答道:“怕,可他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来,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能抛弃和放弃”。在维和的7个月里,他们共接待门诊病人多人次,化验多项,做B超多人次;日门诊量最高时,医院的最高纪录!
年1月,陈声容再次临危受命,与医院21名医务人员一同赴海地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赴海地救援的15天里,她们先后参与诊治患者余名,最多的一天诊治了近人。她们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了我们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我军英勇善战的顽强作风,受到国际社会、海地政府和当地民众广泛赞誉。
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义举温暖每位乘客的心
年6月15日下午,陈声容乘坐G40次列车赶赴北京开会。18时07分,列车广播里传来急促的寻医呼救:“乘客中有医务人员吗?请速到7号车厢!有一名孕妇身体不适!”听到呼救广播,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当过多年妇产科护士长、顺利接生过多名新生儿的陈声容,立即从4号车厢的座椅上弹了起来,急忙赶到指定车厢。抵达现场,孕妇四周已围满了乘务人员和群众,只见她双手捂着肚子,脸色煞白,非常痛苦。
“我是妇产科护士,让我来!”陈声容一边喊道,一边扑进人群,凑到孕妇身边。据随行同伴描述,该孕妇已怀孕22周,乘车过程中,一瓶矿泉水忽然从行李架上滚落,正巧砸在她肚子上,顿时揪心的疼痛传遍全身。陈声容迅速为孕妇查体诊断,发现她有轻微的宫缩,但凭着多年的经验,陈声容判断孕妇并无大碍,很大程度是因为紧张情绪导致的心理压力过大。“别担心,肚子里面的宝宝有羊水保护,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陈声容耐心安抚孕妇的情绪,并做出科学专业的解释,孕妇紧张情绪得到缓解,脸色逐渐转红。围观的群众们也放下心来,纷纷竖起大拇指,为陈声容的义举点赞。乘务员的列车记录仪全程拍摄下了这些感人的画面。
当列车长询问姓名、表示感谢时,陈声容这样回答:“不用谢,这是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应该做的事!”看着孕妇情况逐渐好转,陈声容方才回到自己的车厢。车厢里的义举,温暖了每一位乘客的心。
年以来,陈声容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被江苏省妇联授予“省三八红旗手”,被原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年陈声容作为全世界38名护士之一,被授予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年被授予第七届南京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在陈声容从事护理工作的34年里,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可对于陈声容来说,这份工作最让她幸福的还是呵护生命的满足感。来源:江苏文明办中国文明网
一二届南京军中好人相关报道回顾:
南京好人(军中):
陈声容:接生多新生儿无一事故
她在产房及计划生育手术室工作了30余年,累计平安接生多个新生儿,完成1万多例计划生育手术,成功处理多起危重突发情况,从没有发生一起事故。
她医院妇产科兼生殖医学中心护士长陈声容。
年出生的陈声容,年医院妇产科,当上了一名助产士。
今年6月15日下午,陈声容乘坐高铁赴北京开会。18时07分,列车广播里突然传来急促的寻医呼救:“乘客中有医务人员吗?请速到7号车厢!有一名孕妇身体不适!”
听到呼救广播,陈声容立即赶到现场,只见孕妇双手捂着肚子,脸色煞白,非常痛苦。据孕妇随行同伴描述,该孕妇已怀孕22周,乘车过程中,一瓶矿泉水忽然从行李架上滚落,正巧砸在孕妇的肚子上。
了解情况后,陈声容迅速为孕妇查体诊断。她发现孕妇只有轻微的妇科症状。但凭着多年的经验,陈声容判断该孕妇并无大碍,只是由于疼痛导致情绪紧张产生巨大心理压力。
“别担心,肚子里面的宝宝有羊水保护,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陈声容一边耐心安抚孕妇的情绪,一边做出科学专业的解释。听了陈声容的解释,该孕妇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疼痛感也逐渐减轻,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
见此状况,乘务人员和围观的乘客松了一口气。本报记者许震宁(原载《南京日报》年8月24日)
(转自新华社军中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专题配图)
榜样的力量
首届“南京军中好人”榜发布
□通讯员 吴广辉 刘小溪 仓晓 练红宁
8月31日下午,医院礼堂里,来自军营的正能量满满倾溢着。市文明办、南京警备区、市双拥办和南京好人工作室等举办的首届“南京军中好人”发布分享会举行,驻宁部队8名官兵和老干部获此殊荣,1个团队受到宣传表扬。
记者发现,现场不仅受奖者是部队的佼佼者,颁奖嘉宾也有重量级的老红军、老将军,点亮兵城南京文明和双拥的独特光华。另据了解,作为南京好人的组成部分,该活动以后每年进行,形成常态,愿更多的官兵入围。明年就是你我他。
颁奖嘉宾有大咖
8位颁奖嘉宾中3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长引人注目,两位82岁、一位岁,有老红军、老将军,也有雷锋战友。主持人介绍的时候,大屏特意播放了他们的历史照片,加上他们给好人发奖时的殷殷赠言,对人们进行了一次砺志人生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让年轻官兵敬佩不已。
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一贯热心为年轻人加油鼓劲。这位能诗善文的儒将,年8月参军,年走上抗美援朝战场,戎马一生,年任南京军区政委,年晋上将军衔。方将军退休后兼修诗文书画,以军人视角、将军情怀抒写报国志、双拥情、人间爱、中华魂,所创米长卷《黄山图》入评“吉尼斯亚洲之最”。方政委热心慈善,将诗书画作品募集的多万元,建立“方祖岐将军慈善基金”,助老帮残、助学扶贫。他还为南京双拥“八连冠”和《金陵晚报·双拥周刊》题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再创辉煌”予以鼓励。
岁的长征老红军秦华礼的到场,让大家惊叹不已。秦老年过百岁依然身体康健,这次还坚持不带轮椅走上舞台,号召大家“永远跟党走”。秦老年生于川东通江县,年参加红四方面军,曾两过雪山三过草地,跟着徐向前走完长征路,奔赴抗日战场、解放前线,随刘伯承转战太行十年。年,周总理任命他为南京邮电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年百岁老人重走长征路,寻访故地和战友。抗战时守电台,养成常年冷水洗头洗脸洗澡的习惯,现在每天梳头下,自我按摩2小时。去年长征胜利80周年,出版了《百年风雨路》,《金陵晚报·双拥周刊》首发了《长征,坚定百岁红军的人生信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央电视台及省市媒体全覆盖报道,央视《焦点访谈》《开学第一课》和《榜样》等11个节目聚焦,成为去年最火的老红军之一。
“一辈子像雷锋那样做人”的雷锋战友赵明才也已82岁,曾当选感动南京人物、获得雷锋奖。赵政委年作为干部标兵与战士标兵雷锋相识成为亲密战友,雷锋牺牲后参加公祭大会并在雷锋墓前立下誓言。后作为英模代表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年退休以来,在全国作学雷锋报告2多场。他自费赠送《雷锋日记》等近万册、雷锋照片近6万张。多处负伤并切除部分器官,仍坚持宣讲。前些年,老伴中风瘫痪,他坚持白天讲雷锋、晚上当护工,年出席全国学雷锋活动座谈会,再受中央领导的接见。
立体展示挺鲜亮
“短时间内组织这么一场军中好人分享会,别具一格,非常成功,实在不易。方政委现场为南京军中好人证书题名,让大家很受感动。”南京边检站政治处副主任谢明明说。这次虽然时间紧,但部队热情高,积极支持,有的单位还专门抽调人员进行材料准备、视频拍摄和PPT制作等。
现场既有大屏展示好人工作生活经历,又有美妙的颁奖词和合成的群像,更有德高望重的颁奖嘉宾,气氛热烈,动人心魄,令人难忘。两个主持人,南京好人主持人单通是位退役老兵,唐竹颖则是陆军工程大学的女教员,都有着军旅经历,他们的主持,自然流畅,挥洒自如,现场紧凑活跃。
身披南京好人绶带的南京军中好人精神抖擞,一捧捧鲜花和红色的证书,让他们收获惊喜和荣光。医院护士的舞蹈《大爱》开场,展示白衣天使的风采和美丽心灵;武警江苏总队的《排爆》揭示了官兵不畏艰难完成任务的风范; 南京边检站万傲霜的古筝《让世界充满爱》带来心灵感应,陆军工程大学教员崔曼斯的独唱《情深意长》拨动人们的心弦,获奖的女兵班长陶程程也亮起歌喉唱出《明天会更好》,愿更多的南京军中好人涌现出来,愿社会更加和谐文明。
据悉,这次入选的好人都是部队的骨干、岗位的能手,也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勇于担当的佼佼者。(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9月4日)
首届“南京军中好人”榜
好军护高铁上救助孕妇受点赞
档案:陈声容 医院护士长(女)
医院妇产科兼生殖医学中心护士长陈声容,30余年平安接生多个新生儿,没有发生一起事故。她还两次远征维和救援,荣获南丁格尔奖。今年6月15日,正乘车赴京开会的陈声容在高铁上救助了一位被行李架掉下的矿泉水砸中腹部的孕妇,获得乘客点赞。
“80后”国门卫士履职尽孝两不误
档案:吴伟 南京边检站副教导员
33岁的南京边防检查站副教导员吴伟,家庭遭遇父亲欠下外债、母亲突然去世、儿子患病、岳父受过重伤、弟媳也因车祸不幸离世留下年幼的孩子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坚强地挺住撑起这个家,救岳父、帮父还债、接济弟弟一家,既做到了儿子和兄长的担当,也尽到了军人的职责和孝行。
武警心理咨询师剑胆琴心写忠诚
档案:王鹏程 武警江苏总队心理咨询师
王鹏程作为武警江苏总队专职心理咨询师,入伍17年来,走遍全省数百个基层中队,授课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培训多场次。疏解压力,化解危机。还加入“宁师傅心理咨询热线”志愿团队,服务多小时,为多人提供疏导,真正是剑胆琴心写忠诚。
“80后”老干部发挥余热晚情浓
档案:冯大威 玄武军休六所军休干部
81岁冯大威是玄武6所军休干部,原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英语教师。精通越南语和英语,完成许多资料翻译,曾为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做过翻译保障。退休后,从6年起,到幼儿园等单位义务授课,给孩子们传授知识和快乐,“上午一节课,开心一整天”,让晚霞更美,晚情更浓。
好参谋冲进火场叫醒梦中人
档案:孔海洋 武警江苏总队参谋
省武警总队参谋孔海洋,入伍17年,出色完成“上海世博会”、“亚青会”、“青奥会”、“G20峰会”等安保任务建奇功。今年8月2日,孔海洋上班途中,发现地方一宾馆和餐饮店交汇处冒起烟火。火情紧急!孔海洋冲进宾馆叫醒服务人员,抱起干粉灭火器,在众人帮助下扑灭大火。他回家换掉沾满干粉的脏衣服赶去单位。
入伍7年成长为“一口清”专家人才
档案:耿乙忠部队助理工程师
部队助理工程师耿乙忠爱岗敬业,入伍7年参与过60多项保障任务,成为“一口清”专家型人才。大学时,读国防生学的是机械专业,毕业后做起了印刷工作,1年完成“白面书生”向“印刷工人”转型。年底,从零起步做起数据分析。他平时帮助困难群众,休假带家里老人旅游,尽显孝心。
火场“福尔摩斯”灰烬中找真相
档案:王寅 南京消防支队工程师
31岁的南京消防支队工程师王寅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火场,被誉为火场“福尔摩斯”,从灰烬中找寻真相。7年来,参与数百起火灾等调查工作。年冬天,他冒着凌冽寒风和刺骨冷水,使用水洗过筛法,前后十多天终于找到了关键火灾物证熔珠。他全天候待命,“跟消防车”,随叫随到,环境恶劣却从不退却。
热心女兵照顾“小红帽奶奶”不留名
档案:陶程程部队班长(女)
28岁的陶程程,8年前大学毕业参军。她是技术骨干、是战友的好姐姐,还是热心助孤老的好姑娘。部队有位同志的遗孀“小红帽奶奶”,膝下没有儿女。陶程程得知老人独居,就陪老人回家。陶程程照顾老人不留名字,战友逗趣时的“大头班长”被老人记住了。今夏,南京持续高温,陶程程买来凉席和空调扇,并耐心教会老人使用。
陆工大学员资助山区小学近8年
档案:陆军工程大学“爱心向黔进”团队
年夏天,原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现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部分学员发起了“爱心向黔进”活动。7年8夏,上千名学子接力传递,为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化作乡张洹阳光小学建起“爱心图书角”,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帮助余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据悉,该团队也是本次选出的唯一一个宣传表扬集体。(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9月4日)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0910296
增强军人军属荣誉感,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
第二届“南京军中好人榜”发布
□通讯员 卢遵候 韩永恒 练红宁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毛蕾
9月5日,为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和文明城市建设,南京市文明办、南京警备区、市双拥办与南京好人医院礼堂举行第二届“南京军中好人”发布分享会,10位军人和老干部上榜,1个团体受到表扬。原沈阳军区司令员钱国梁上将,市委常委、南京警备区政委张宁,陆军工程大学副政委樊新太等及驻宁部队官兵出席活动。陆军工程大学、医院、武警南京支队、消防士官学校、等部队官兵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南京军中好人”每年八一推选并发布,将在年底参加南京好人统一表彰,去年,8名军人和老干部获得首届“南京军中好人”并同时荣膺16届“南京好市民”称号。
上将为维和战士颁奖
原沈阳军区司令员钱国梁上将肯定“南京军中好人”有创新意义,这位威震老山、坐镇东海、镇守北疆的老将军欣然参加活动,为新时代的战友加油。得知荣膺“南京军中好人”的陆军工程大学学员管泰然,是原沈阳军区的维和战士,还是一等功臣,钱将军专门找来《金陵晚报双拥周刊》上管泰然的专题报道认真地阅读起来,并欣然命笔写下“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四有精兵”十二个大字,他还给其他军中好人赠字。管泰然说,感谢南京人民给予的殊荣,感谢老将军的颁奖鼓励,一定努力为强军事业再立新功。
推选和发布佳话不断
颁奖现场,多位颁奖领导为军中好人竖起了大拇指,参加活动的官兵收获感动,有的现场表示要帮助贫困学子,为精准扶贫做贡献。东部战区“模范通信女兵连”战士王九香说,“南京军中好人”体现的强军本色和时代精神,必将激励战友争当四有精兵,争做爱民模范。
这次推选过程故事不断,吴涛的最美军礼感动千万网友,受助女大学生写信推荐并寻找南京军人肖刚叔叔,李准跳江救人时还是来宁旅游的外地军人,俞发多年前就因抢救过翻车群众立功,王勇古铜色的脸庞是“强军工匠”的最好证明,李剑锋、庄普之老首长均资助困难孩子,葛晶晶的硬功夫,聂时南的急先锋,把强军责任扛在肩上。现场主持,一个是南京好人工作室年轻貌美的梁泉,一个是东部战区某部的济南籍帅小伙张征宇,两人配合默契,临场发挥出色。首届南京军中好人、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陈声容作为嘉宾颁奖。首届颁奖嘉宾、雷锋战友赵明才说,这样的活动要坚持下去,做成南京双拥和文明的双品牌,做成让军人得到尊崇的兵城文化。
老将军唱歌掌声雷动
92岁的新四军老战士、原28军副政委、江苏省军区南京第24干休所李剑锋老将军是天生的好嗓子大嗓门,发表获奖感言后,他给主持人提出唱首歌。
“勇敢队、勇敢队,姜堰战斗显神威……”随着他唱的《新四军战歌·勇敢队》,台下年轻的战友们打起欢快的军歌节拍,掌声雷动,为老兵喝彩。
军营姑娘小伙能文能武。医院的音诗画《生命至上为人民立功》,反映了军队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和强军保障的奉献精神;陆军工程大学王妍的《阳光路上》,尽情地抒发美好追求;好人就是你我他,部队女士官杭晨的《好人就在身边》,让大家倍感温暖;年休假时只身赴云南鲁甸抗震救灾,资助当地贫困女学生李世梅考上重点中学,多才多艺的消防士官学校士官石磊表演的川剧《变脸》,给分享会增添了一份壮阔的豪气;武警南京支队陈一鸣、高森、石冬的朗诵《战士心中有座桥》,回顾了武警江苏省总队南京支队守桥部队50年守护南京长江大桥的历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把分享会推向高潮。(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9月10日)
第二届南京军中好人榜
三代工兵传承、维和日记感动国人
档案: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学员、一等功臣管泰然
秉承祖、父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工兵基因入伍。年,奔赴马里执行国际维和。他和战友们成功应对50余次袭击……面对战争、肆虐的毒虫、沙尘暴以及致命的埃博拉疫情的考验出色完成任务,写下9万余字维和日记,被联合国授予“国际维和二级勋章”。
绿色生命通道的“应急先锋”
档案: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聂时南
年,医院新建第二抢救室,他主动挑起重担,随时待命,与死神搏斗。他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尽一切可能挽救患者。有一名患者患有罕见的“Bru-guard”综合征,但他带领医疗团队不抛弃不放弃,在该病人心跳呼吸骤停78分钟后成功复苏,该患者已重返工作岗位。
老有所为献爱心,帮助贫困学子成长成才
档案:南京第21干休所离休干部庄普之
曾参加解放恩施战斗。年起,资助湖北恩施贫困学生,10年3万余元,使25名学生重返课堂,10人考入清华等大学。5年,再捐17万元资助孩子并通信余封。年起,向恩施高中捐款50万元设立“圆梦基金”,奖励优秀师生。累计捐资助学70余万元。
临危不惧救人、军礼感动无数人
档案:南京消防支队溧水中队班长吴涛
去年7月12日,他将自己的空呼面罩和随身携带的他救面罩取下让给被困者,自己用毛巾捂住口鼻,最终整楼无伤亡。入伍8年,共参与灭火和救援1余次,营救余人。今年1月25日晚,冰河托车主,被称为“肉垫消防员”。2月14日,“最美军礼”感动千万网友。
助贫娃圆梦大学、乐善好施帮战友
档案:江苏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干事肖刚
坚持多年资助困难女孩向明珠考上大学只字未提,女大学生感恩解放军写信推荐并寻找从未谋面也不知道单位的南京军人肖刚叔叔成为时代佳话。年,他带头捐出元并发动连队老兵帮助患骨癌的退伍老兵……今又开始了资助向明珠邻家小妹的爱心路……
把脉海天保障出色的军中玫瑰
档案:东部战区某保障队室主任兼高级工程师、全国三八红旗手葛晶晶
她出色完成了多项重大气象海洋保障任务,并创下“零差错”纪录。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军内重点科研项目。年初,带领团队提前监测汛情,提出有效保障建议,分析预测在全军气候预测评比中名列前茅。今年,又出色独立完成出海保障任务。
奋不顾身跳进长江抢救落水群众
档案:部队士官李准
去年9月12日晚,休假来宁旅游在“南京眼”附近抢救落水群众成功后,自己手指因用力拉铁丝网扭伤;11月下旬,地方公安部门将见义勇为奖金和证书送给已是驻宁部队一员的他,事迹才被大家知道。他作为英雄部队的一员,经常深入险恶山林,出色完成任务。
十九载十万里、守护跑道托起战鹰
档案:空军某部分队长、强军工匠王勇
作为场务兵,在数千米的跑道上每天巡查0步,十九载十万里,胶鞋已磨坏58双……凌晨四时起床,维护和抢修跑道。年,机场搬迁,作为先遣骨干,他带领人员沿着跑道将缝隙逐条清理,不放过任何细微的隐患。驱鸟时更是辛苦,三伏天50多摄氏度,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
见义勇为显本色
档案:驻宁某部参谋俞发
去年3月14日,他救助一位跌倒在地的老奶奶,在路人和警察的帮助下,老人转危为安,受到玄武区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随后,他把奖金购买了大米、面、油,捐给驻地敬老院。年6月5日,他在乘坐长途汽车翻车后,忍着伤痛将十几名受伤乘客转移到车外……
坚持不懈传播红色基因的九旬老兵
档案:南京第24干休所离休干部李剑锋
30多年来,他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在军地单位作报告数百场,并先后资助2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年参加“九三”大阅兵。他还把渡江战役日记捐给纪念馆;把家里变成第二课堂,购书借给师生和学生家长阅读; 是熟练电脑和 坚持50年守卫南京长江大桥
档案:武警江苏省总队南京支队守桥部队
50年前的6月24日,由毛主席亲自批准组建,“忠诚守大桥,奉献为人民”“情系大桥,爱献哨位”,用生命护卫,以青春相守,确保南京长江大桥的安宁。他们被驻地人民群众赞誉为“天堑飞虹的平安使者”。他们练就“顺风耳”,及时处置隐患,受到原铁道部的致谢。他们经受噪音、尾气等影响,不少官兵患上了“守桥综合征”;他们救助千余名意图轻生者,挽救了数千个家庭;他们帮助驻地群众,写下“背你去看桥”的美谈佳话。(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9月10日)
中央和各地媒体聚焦首届“南京军中好人”
8月31日,首届“南京军中好人”发布分享会召开后,引起中央和各地媒体的聚焦,产生了较好的正能量传播效应。截至目前,中国文明网、中国社会报、中国长安网、央视网、法制网、中红网、搜狐、凤凰网、中华网、网易、新浪、中国边防警察报、江苏电视台、江苏法制报、中国江苏网、江苏文明网、江苏民政网、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京电视台、南京广播电台、徐州都市晨报、宿迁日报、宿迁晚报、阜阳日报、今日头条、今日爆点等以及东部战区等各地和部队许多 武警孔海洋:面对火情不退缩
孔海洋是邳州市区人,年12月入伍,现任武警江苏总队司令部警务处正营职参谋。入伍17年来,他20多次参加重大军事活动,参与抢险救援任务并出色完成了多个国家级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 据介绍,孔海洋忠诚使命、爱警精武,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开工奠基时,他被遴选担负出席开工仪式的中央领导同志住地警卫任务;我国北方发生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他受命参与抢险救援任务。近年来,他又参加并出色完成上海世博会、亚青会、青奥会、G20峰会等国家级重大活动安保任务。 年8月2日7时16分,孔海洋徒步上班途中,突然发现前方一宾馆和餐饮店交汇处冒起了烟火,随即燃烧了起来。面对火情,孔海洋当即冲进宾馆叫醒服务人员,紧急拉开消防栓抱起干粉灭火器扑救。在众人帮助下,大火终被扑灭。 耿乙忠:坚守岗位做好“螺丝钉” 耿乙忠是邳州运河镇人,今年28岁,是驻宁某部队助理工程师。他爱岗敬业,入伍7年来,参加过60多项保障任务,是所在单位的专家型人才。 从小,从军就是耿乙忠的理想。大学时,耿乙忠就读国防生,学习的是机械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印刷岗位,跟印刷机打交道。从静谧安逸的校园一下转换到嘈杂轰鸣、充满刺鼻油墨气味的印刷厂房,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应。在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他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凭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不怕脏不怕累的工作干劲,完成了由“白面书生”向“印刷工人”的完美转型。年底,因工作需要,耿乙忠被调整岗位,承担起数据分析工作。又一次面临一切从零开始的局面,耿乙忠时刻牢记职责,刻苦学习、虚心请教,坚持扎根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 “无论在何种岗位上,我们都是解放军这个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所做的事业,可以用几个千万来形容,跋涉千山万水、经历千辛万苦、描绘千点万线、服务千军万马。这是我们测绘兵的本职,也是我们的职责。”耿乙忠说。(原载《都市晨报》年9月5日)
《宿迁晚报》9月6日报道吴伟
点滴之行诠释孝爱之心!
宿迁籍边警当选首届“南京军中好人”
宿迁晚报讯(记者徐其崇通讯员谢明明)8月31日,南京市文明办、南京警备区、南京市双拥办联合主办的首届“南京军中好人”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南京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副教导员吴伟光荣当选。据悉,首届“南京军中好人”仅有8位军人当选,来自泗洪县四河乡潼河村的边警吴伟位列其中,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为他颁奖。9月5日,记者通过电话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zz/1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