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催生体育热,近日,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体育特长的人在社会中容易取得成功》在朋友圈红了。文中介绍,一些国际知名领导人,都是职业或者是业余体育运动员出身。而我们的教育现阶段太注重奥数、钢琴等等。要不要培养孩子掌握一项体育特长?练体育对个人发展有什么好处?昨天,记者采访了家长、运动教练和动商研究专家。
研究表明
动商要比智商和情商“走先”
“我同意他的观点,但在我国另当别论。”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王宗平教授说,美国崇尚运动文化,80%的学生热爱体育,60%的学生痴迷体育。体育是各行各业都能找到的共同语言,对美国人来说,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容易打入社会。反观我国,人才选拔模式偏向“唯有读书高”,仍然以文化成绩作为评分尺度,所以,体育好的人,他的成功往往局限于体育行业。
但不得不承认,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动商“走先”,并且可以促进情商和智商发展。王宗平解释说,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一种叫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微量蛋白,对大脑发育有神奇的作用。但令人略微失望的是,国内青少年多重视开发智商,成年人注重发展情商,动商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记者采访了几位从事体育培训行业的教练,他们都肯定,有体育特长的孩子有优势。南京一武术学校的校长说,练体育的孩子性格阳光,与人交往沟通无障碍,很少会有心理疾病。一位羽毛球教练告诉记者,研究发现,五六岁就打羽毛球的孩子,身高比同龄人高3-5厘米,其次比赛过程千变万化,孩子的心理抗压点时常受到刺激,他们会主动寻求解决方法,心理抗压能力强。
尴尬现实
“体育热”在升学压力下降温
嘟嘟(化名)从三年级下开始练习排球,嘟嘟妈常在朋友圈晒女儿训练的照片,还开玩笑地说,“这是我家的小鹿纯子。”
不过嘟嘟妈担忧,在体育上付出时间多,女儿学习可能会受影响,这也正是很多家长担忧的问题。一位体育教练告诉记者,近年来家长和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还是挺高涨的,尤其是中考体育开始占分之后,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呈“井喷式”增长。但是,这些人目的性强,锻炼就是为了考试。还有家长为了给孩子调节学习压力,假期给孩子报个班,锻炼一下,这样的占80%-90%。教练分析,这样锻炼的确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但他们开学后不再继续,技能就会逐渐生疏了。
该教练提到一件让他特有感触的事情,今年暑假,他带了几个在国外上学,回国过暑假的孩子,跟中国的孩子比,这些孩子训练特别认真。“模仿一个动作做50下,他们会先问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理解之后,会按要求完成任务。”该位教练说,但有的中国孩子就比较被动,你让他做50下,他都只能做30-40下。“我也问过他们,为什么这么认真,孩子说,在国外学校里,没有拿得出手的运动,社交很困难。”
“近几年体育越来越热,低年龄段孩子集中,以小学生为主。”南京一体育培训学校负责人朱先生说,“面临学业压力时,绝大多数孩子会放弃体育,但也有特别有天赋孩子的选择去体校深造。
有此观点
学生从初二开始被认为分流
王宗平说,家长总认体育和学习不可兼得,其实,南理工动商研究中心据此做过研究,从小学到初二之前,95%体育好的学生文化成绩也很好。初二之后,面临中考升学的压力,被人为地分流了,一部分人以学习为重,还有一部分体育好的学生走体育路,渐渐地认为既然练体育,文化成绩可以差点。王宗平认为,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情况不容乐观。
在国外,运动被当做一个人的一种能力。王宗平举例说,比如美国,75%的运动员在大学里,很多运动员是先上大学,后当运动员。考虑到他们训练占用时间,有的学校允许运动员延长学制,比如原本学4年的,现在学6年,但运动员要在这6年里不折不扣地完成学业,储备知识。
给孩子机会发挥“洪荒之力”
今年奥运会,游泳运动员傅园慧成为新晋“网红”,不仅因为她出色的竞技表现,更多的人被她大大咧咧、乐观坚强的性格折服。在训练中“苦中作乐”,面对挑战表现从容,这要归功于长期体育锻炼对她性格的塑造。
“妈妈,我想先去打会儿球。”“妈妈,我能不能学轮滑。”运动是每个孩子的本能,当他们对运动表现出向往,请家长不要拒绝,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运动吧,与其花2小时追求考试提高1分,不如花两小时进行体育锻炼,他们满满的“洪荒之力”总要有地方发泄。你只看到眼前的影响,却忽视了体育可以锻炼心智,体育是交友手段,体育还可能是一项终身技能,这些都是足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优势呢!
编辑|单姣图片来源网络
投稿邮箱:dongshangyjzx.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北京治疗白癜风费一般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