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中,唯有黛玉和宝钗并列第一,两人的画与判词也是合在一起的,可见作者对两人的衷爱程度。第一页上面画着两株枯木,两个木加在一起是林,树上挂着一围玉带,“黛玉”这两个字也在里面了。又有一堆雪,“薛”出来了,有一个女人用的金钗埋在雪里,“宝钗”也出来了。作者通过一幅画引出了两人的名字,紧接着,又通过判词引出了两人的命运。钗黛判词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可叹停机德,说的是薛宝钗,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古代有一个乐羊的人,做官读书没有恒心,他的妻子为了规劝他,就割断了织线、停掉了织布机。堪怜咏絮才,指的是林黛玉,同样引用了一段典故,古代有个才女叫谢道韫,父亲问她怎么形容雪,谢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所谓“玉带林中挂”,将前三个字倒过来是林黛玉之名,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那么,“金簪雪里埋”中并无宝钗的名字,如何解读呢?实际上暗示了宝钗死时的惨状,既可怜又可恨!首先,印证了宝钗的命运。在古代,簪与钗是有很大区别的,簪为单股,钗为双股,“钗”寓意着成双成对,而作者却用“簪”来指代宝钗,也是对宝钗与宝玉有分无缘的一种讽刺。其次,预示了宝钗死时的惨状。贾母去世后,林黛玉与贾宝玉很难走到一起,在王夫人与薛姨妈的安排下,金玉良缘势在必得,宝钗嫁给宝玉,两人真的能相敬如宾吗?个人认为不可能,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早已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即便他与宝钗结了婚,宝玉依旧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贾宝玉一生向往自由恋爱,当林黛玉泪尽而逝的时候,她出家为僧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宝玉出家为僧,宝钗只能独守空闺。所谓金簪雪里埋,初步可以断定宝钗的死亡时间是在下雪天。贾府落败,再加上宝玉出家,宝钗只有流落街头的地步,宝钗流落街头后,可能会被贾雨村这样的小人掳走,最终宝钗不堪羞辱,在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季节含恨而终。宝钗去世时,可能不像林妹妹身边还有紫鹃陪着,她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并且连寿衣都没有人替她穿,因为金钏死时,宝钗将自己的衣服给了金钏,不给自己留余地,因此宝钗死时身上可能连一件衣服都没有,只被大雪掩盖,其况何等悲惨?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尽管薛宝钗的结局令人同情,但也是她自作自受的结果,如果她当时不随波逐流,听从母亲的安排,在宝黛恋之间横插一脚,相信也不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fz/1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