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91.html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明代〕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的首段点题,开门见山,概括了诗人登台所观。次段即景生情,抒写豪情壮志。第三段联想,感慨朝代更迭,抒发对乱世的厌倦。最后一段呼应开头,抒写一统天下的开阔心境。
白话译文:大江浩浩荡荡从万山奔流而下,山势与江流同奔东。钟山如龙独向西而上,想要搏击巨浪乘长风。江山雄伟相互显威,地势险要相争天下壮。秦始皇空此埋下黄金,佳气葱茏至今为王。我心中的郁闷怎样开放,酒醉走上城南台;坐看苍茫万古意,从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如怒,千群武骑谁敢渡?黄旗入洛竟有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有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此诗首段点题,概括了诗人登台所观之景。“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描绘出滚滚东流的江水从群山中穿行而过的壮丽景象。随后,“钟山如龙独西上”一句中以“龙”喻“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走势。诗人将“钟山”与“大江”相对照,呈现出壮丽雄伟的景象。同时,“欲破巨浪乘长风”一句又赋予了山与江新的寓意:山是巨龙西行破浪前行,而江则是巨龙一路相伴的忠实伙伴。
诗人的豪情壮志在次段中得以抒发。他赞美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惋惜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秦皇空此瘗黄金”一句中,“秦皇”暗指历代帝王,“黄金”则代表了奢华与权势。诗人感慨这些帝王在此埋下的财富与权势都已成为过眼云烟,“佳气葱葱”也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
第三段联想中,诗人感叹朝代更迭、江山易主。“石头城下涛声怒”一句中,“石头城”代指金陵古城,“涛声怒”则暗指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诗人以“武骑千群谁敢渡”一句来描绘那些勇敢的武将们试图征服这座城市但最终失败的场景。“黄旗入洛竟何祥”一句中,“黄旗入洛”象征着帝王入主中原,“竟何祥”则表达了诗人对朝代更迭的无奈与惋惜。最后,“铁锁横江未为固”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朝代的更迭与历史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一段中,诗人抒发了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一句中,“圣人”指当朝皇帝,“南国”则代表了江南地区。诗人庆幸自己生在圣明的时代,祸乱已经平息,人们开始安居乐业。“从今四海永为家”一句中,“四海”指天下,“永为家”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和期望。最后一句“不用长江限南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定信念和期望。
总之,《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抒发豪情壮志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对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和期望。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