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受降路,你大概不陌生吧?很多人对受降路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位于漯河市中心附近,没多宽,路况也不是很好,是当年日本投降后等待遣返的日军整修的。但关于它更多的故事你是否知道呢?在源汇区老街办事处滨西社居委辖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在受降路住了81年,被附近居民亲切地称为受降路的“活历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有关受降路更多的故事吧。
□文/图见习记者李林润
竹木街里的旧时光
9月17日,细雨霏霏,早上8点左右,记者见到了王庆宾老人。老人住在受降路85号院,今年已95岁高龄,但他眼不花、耳稍聋、声音洪亮。这些年他一直住在受降路,亲眼见证着这条路的修建和多次改扩建。
“这条路啊,以前不叫受降路,叫竹木街。”王庆宾老人说,他生于年。年,13岁的他随父母从开封市兰考县老家来到漯河。由于家境贫寒,那时他们一家只能在现在的受降路与交通路交叉口东南角附近搭一个草棚,这就是一家人的房子。
为了养家,王庆宾就去拉洋车。“你不知道那时候多苦。”王庆宾老人说,那时候家里买不起洋车,他拉的那个洋车还是租别人的。“我那时候拉洋车都是晚上拉的。”他说,租给他车子的那个人白天拉,他就只能晚上拉。“电灯亮了就去接车,电灯一灭就去还车。”回忆起那段艰难的生活,王庆宾老人不禁潸然泪下。
“那时候我三哥去银行看门,他一个人害怕,就把我喊去了。”王庆宾说,后来日本人来把这个银行占领了。有一次,一个日本兵想洗澡,看见王庆宾瘦瘦的,个子矮矮的,就喊他“小孩”,然后让王庆宾用那种大汽油桶给他烧水洗澡。
“那个日本兵让我烧好水后,隔一会儿撩凉水到汽油桶壁上,这样汽油桶就不会烫人了。”他说,有一次,他只顾着填柴火,忘撩凉水了,结果那个日本兵一不小心,肚子上被烧了个泡。这下可激怒了这个日本兵,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刺刀就朝王庆宾追去。“还好我反应快,要不是当时就悬乎了。”王庆宾说,见情况不妙,他扭脸就跑,幸亏碰到一个日本军官,军官和日本兵也不知道说了几句什么,那个日本兵就走了。
“那次真的是差一点就被刀戳死了,算我运气好,捡了条命。”王庆宾说,那时这条街还叫竹木街,没多宽,也就能过一辆黄包车。
由于这里以前是存放木材的,所以这里叫竹木街。大部分日本兵住在几里外的马路街,黄包车经常来往于两条路之间。
“我那时候拉黄包车,也拉日本人。”王庆宾说,运气好的时候日本人坐完他的车会给他钱,但是给的钱也很少,比其他人坐车时给的钱少很多。也有运气不好的时候,日本人就一分也不给他。“他们不给我,我也不敢要啊,只能认倒霉。”说到这里,老人叹了一口气。
受降路已经69岁了
年日本投降后,王庆宾依然在竹木街上拉黄包车。
“日本兵投降后,那真是让他们干啥,他们就干啥。”王庆宾老人说到这里开心地笑了。
“那时候小孩子头发长了,就去找日本人理发。”他说,日本人二话不说就帮忙理发,哪里的树疙瘩破不开了,就喊日本兵过来帮忙,当初耀武扬威的神气劲消失得无影无踪。
“由于战败,这些日本人什么都不敢说,只能埋头苦干。”王庆宾说,当时日本兵投降的时候,他也去了,但人太多,现场把守又比较严,他只能拉着黄包车在外面远远地看看。“那时心里别提多激动、多自豪了。”老人高声说。
日本投降后,没几天,王庆宾拉着黄包车从竹木街上过,突然发现有多个日本兵竟然拿着铁锨在这里修路。“以前这路窄得很,就让日本兵把路给拓宽一下。”王庆宾说,后来断断续续修了一个多月,路修好了,日本兵也走了。日本兵走后,这条路就叫受降路了。
而老人所讲的这段历史,在漯河文史资料中也有详细记载:“受降仪式结束后,驻扎在漯河滨河路、张公路和竹木街的日军,沮丧地向国民党部队清点移交了所有的武器装备。随后,这些日军就等待着遣返回国。但这么多日军整日里光吃饭闲坐,消耗粮食,漯河当地老百姓不愿意了。于是,当时的政府就命令这些日军整修道路,让他们也尝尝出苦力的滋味。就这样,长约米弯弯曲曲的竹木街,被用煤渣重新铺了一遍,筑成宽8米、长约米的大道。”现在的受降路宽约10米,东临公安街,西接五一路,长约千米的水泥街道虽坑洼不平,却热闹非凡。在路东头的一棵树下杵着一个路牌,上面写着受降路,路牌附近有卖各种水果的小摊贩。在受降路西段,路南有一个菜市场,叫受降市场,每天来往的菜贩络绎不绝。记者在受降路上随机采访了部分居民,关于受降路的故事很少有居民能像王庆宾老人一样说得那么详细,很多居民都是只知受降路,不知竹木街。
“王老是我们这个社区的‘活历史’。”滨西社居委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天天见到王庆宾老人带着自制的小板凳,来回在这条受降路上转,社区很多人都认识他。“王老现在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喝一两酒,一天不喝他浑身难受。”该负责人说。
“哎,受降路都69岁了,我真是老喽!”王庆宾老人说,现在我们国家富强了,他家的日子挺不错,他现在每月有元退休金,日子算是苦尽甘来。
受降路全世界唯一
据源汇区文化馆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行多人,前来河南搜集资料,先后两次赶赴我市,专门探访受降路。
记者电话联系上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公众服务处处长唐传贵,他也是来漯探访的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国家要重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将在明年9月9日开馆,漯河是抗战胜利受降地之一,他们来漯河主要是搜集有关受降的历史文献、图片、实物等资料,并且对受降碑进行拓片。
“由日本人修建并以日本投降命名,这条受降路在全世界都是唯一的。”唐传贵说,等新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成后,将把漯河这段受降历史存放在馆中,永久供后人瞻仰。
漯河有受降路南京有受降井
年5月3日,南京《金陵晚报》一篇题为《河南漯河有受降路南
京有受降井》引发了众多网友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白癜风诊疗康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fz/7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