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龙潭湾散文上湖北作家刘继智

努力打造一流文学微平台

刊名题写:王成勋

散文·随笔

老家龙潭湾(上)

●刘继智一

老家刘家河最初的名字叫作龙潭湾,为何叫龙潭湾,因为它处于滠水源头的两河交汇处,两河交汇的地方原来有一口深潭,深不见底,人们叫它龙潭,据说,很久以前,每到雨后,水潭里面的青龙便会跃出水面,到河边的浅滩之上晒鳞片,金色的晨光之下,龙身上的鳞片反射出一道道金光,一朵朵祥云升起,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我的老家由此便有了龙潭湾这个名字。

据说那条龙有时候也腾跃到半天云里,然后徐徐地落到西边的一大片草地上,盘成一大圈,久而久之,滩西边的草地便形成一大块平川,人们于是把这平川叫做龙盘畈,也有人称之为云盘畈,故事很传奇,无疑给老家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小时候经常听过一首民谣,那民谣是这样唱的:“龙潭湾,龙盘畈,不出王侯出状元!”,民谣似乎也佐证了这是一处风水宝地。从阴阳学上讲,说它是风水宝地也不无道理,阴阳学对于绝妙风水的讲究一般的依据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说。即青龙为河,白虎为路,朱雀为场,玄武为山。老家左右两边都是河,右边有一条大道通向旧时的黄安城,前面就是一大片平川龙盘畈,湾子后面是一座大山,山上建有城寨,名曰刘家寨,寨子南坡缓而北坡陡,故有玄武之象。

清道光年间编撰的《刘氏族谱》这样记载:“始祖讳受,原籍江右,避元乱,游荆楚,会朱太祖微行,祖左右辅焉,迨先明定鼎,不欲登仕,籍敕以军赐,以田令办漕务,免杂役,后复由荆徙邾城,其田遂失,卜居滠源弹弓山,土名刘家湾,创造经营规模,大备隐然,期诸后昆,长大生爻六;次大文生合六。爻六公生子一道冕;而合六已迁居龙潭湾,有子名道景。”

六百年前那次声势浩大的江西过籍,史料至今已经无法考证,据说:元末农民起义之时,徐寿辉和陈友谅在此征战多年,后来,朱元璋打陈友谅,这里又遭生灵涂炭,人死如枕藉,朱元璋坐稳江山之后,兴粮屯田,鄂北豫南一带人烟稀少,田园荒芜,便从江西过籍大批移民,现在,我们这里居住的大部分居民都是从江西过籍而来的。

据说,明初从江西移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迫迁移;一种是自然移民。综上所述,我的祖先属于第二种,元末跟随朱元璋起事,明朝建立,不仕做官,到荆州居住,后来又迁到现在的武汉市新洲县城,然后才北上滠源里鸦雀林,再到滠水源刘家湾,最后才定居龙潭湾。

刘氏先祖一支来到龙滩湾,安居乐业,起先一定请过阴阳先生仔细察看过地形,他选择了这么一个地方,必定有他选择的道理。

那样的年月,谁不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兴旺发达呢?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出将相之才呢?谁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富甲一方、能够有广泛的人脉和源源滚滚的财富呢!主观上,这几个条件似乎都具备;客观上,这里柴方水便,又有方圆几里的平川,又处于南北东西要冲位置,距离西北面的小镇集市仅仅只是一步之遥,后面还有绵延不断高耸起伏的分水岭作天然屏障,有老君山、三角山、大兴寨作坚强后盾,面朝仙居顶。这几个条件,可保衣食无忧,又得交通之便,遇到战乱之时,可守可退,这样的地势地形地貌,是难得轻易觅到的。可见,我的先人还是独具慧眼的。

追根溯源,我带着太多的疑问先后查阅过《黄陂县志》、《黄安县志》,得知我居住的村湾春秋时期属黄国,战国时期归楚国,三国时期属于江夏郡,宋中期归于黄州建制,元朝时期归于麻城县仙居乡,明中期划归黄陂县,明朝中后期划归黄安县,归属几易几变,说明这个位置的重要性。那个时候,豫南的商旅到江夏郡,到黄州府、麻城宋埠、黄安县城,必经过湾前的大道,这里离黄安县城不足30公里,离黄陂县城也仅仅只是40多公里,是豫南通向黄陂第一站,连我居住的小镇过去也叫黄陂栈,足可以证明它也是兵家必争之所。

刘家河,龙潭湾,三面环山,一面临畈,六百年前,我的先祖远离江西的故土来到这里,他对江西一定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情结,但没有办法,那一次大迁徙,是朱皇帝下的圣旨,皇命难违,他一定是不得已才背井离乡,不惜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惜渡鄱阳湖过长江经江汉平原来到荆州、到达长江边,最后辗转来到鄂北这个弹丸之地,他心里到底想什么,思什么,我无从知晓。

先祖来到这里,最初的创业一定充满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苦,那时候的鄂北,尚属于蛮荒地带,地广人稀,田园荒芜,屋舍凋敝,先祖于是在河滩中间的高地之上搭起草棚,居室而安,然后带着妻子和儿子开始了最初的垦荒生涯。

山是蜿蜒而伸的群山,滩是芳草萋萋的荒滩,平川一片,两条小河在摊头汇集一处,沿着宽阔的平川弯弯绕绕向南流去,那个龙蟠虎踞、鸟鸣凤舞的地方,我的先祖,那时候的心境,一定悲怆意浓,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先祖死后,葬于村南,立下碑石,栽下几株银杏树和柳树,“青藤历世远,恩泽万代传”,那墓茔还在,碑文尚存,银杏树和柳树依然年年焕发新枝绿叶,年年果实累累。

我一直对刘家河古湾落的建筑格局存在疑虑:东南西北四门,中间有两条S形的深巷子,湾子中间的位置早先有一座箭楼,箭楼左侧的位置有一口深不见底的水井,每个城门外面都有两口方塘,塘和塘之间有沟渠相连接,四门相通,巷子相通,巷子两边开着门洞,又串联无数的小巷子,巷子里住着许多人家,如果从空中俯瞰,这种建筑格局就像一个典型的鱼形八卦图,而那箭楼正处在鱼眼的位置之上,如果再仔细一点,又会发现;南门和北门以及箭楼,还有南边祖先的墓茔和湾子后面的寨子又几乎连成一线,这是祖先有意设计的,还是后人按照祖先的意愿附会的,我不得而知。

巷子很深,但不是直的,弯弯转转,长达半里路长,巷道很狭小,只能容得行人通行,不可通车,陌生人走进去常常迷路,一不小心,就走到别人家里。我小时候就住在巷子之中,有事没事就到巷子里躲迷藏,对于巷子里的奥秘也略知一二,人躲进巷子里,寻找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那条巷子的地面铺的都是青石板,由于走路的人长期摩擦,青石板几乎磨得光滑透亮,完全可以照见人影儿,巷子两边的人家想必都是富豪之家,门楼上的石条宽而结实,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原突围》剧组这巷子里住了个把月,许多镜头和戏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古巷幽深,夕阳披彩,如今,它却显得特别冷落孤寂,巷子里的原居民大都已经搬到龙盘畈公路边的居住了,旧屋因为年久失修,变得破落不堪,瓦楞上的荒草迎风摇曳,一片凄凉。

有城门楼就有城墙,最初的村子,四周都有厚厚的高高的城墙,那城墙到底有多厚呢?我小时候经常走到城墙上去玩耍,城墙的外面是几丈高的石砌墙,中间填有黄土,宽处有三四米,城门楼都是用长石条砌成,两扇大门关着,城门楼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两口水塘,这样的城,旧时叫作圩,即堡垒,是很难攻破的。太平天国之时,太平军攻城,攻了几天几夜依然没有攻破。

湾中的古箭楼在文化大革命之时被当做四旧强行拆除,古巷还在,古巷之中已经没有多少人家居住了,城墙大都已经拆除,只留下西城门一点残存的城门楼,那城门楼上巨大的石条还在。

几年前,村民自发集资开始重修箭楼,经过几年的努力,新的箭楼在原址处高高耸立,它高达五层,20米左右,新的箭楼修葺一新,显得更加气派庄重,站在顶楼之上,可以把刘家河古村落一览无余。

数百年来,村庄不断扩充它固有的范围,已由原来的东西南北四门和巷子五个部分到后来扩充的榨子门、上湾、后畈、新屋、干冲、河那边等十几个部分,它组合成刘家河湾落的整体。近几年来,新建的房屋又不断向龙盘畈,江家畈扩展,刘家河已经慢慢地和西北面的小镇黄陂栈连成一片了。

刘家河依山而建、傍水而生,山成了村湾固有的天然屏障,河便成了村庄的生命之源。两条河交汇于村南的位置,我们的村湾就像两条巨龙嘴里衔着的一颗巨大的明珠。

两条河都是滠水之源,一条发源于三角山叫玛瑙冲河;一条发源于老君山东面的大兴寨,叫竹林沟河。两条河又串联无数的小溪山泉,组合成如扇形的水脉动态网络。有流动的水,山就有了灵气,村庄就有了活力,人就有了精气神。数百年来,源源不断的河水让我们历代的先人生命繁衍生息,传承至今,才有了我们这一辈人的血肉之躯,有了生命的进一步延续。

常常听老人讲过这两条河,上世纪六十年代未修水库之前,清清的河水从村前流过,冬不枯,夏猛涨,每到汛期,洪水奔腾,白浪翻滚,村头河边的小石墩桥便被河水淹没,人们试着走石墩桥,就像在水中跳舞。河水日夜鸣声不断,流水的声响就像是大自然美妙和谐的乐曲,给小村增添了宁静而幽雅的气氛。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家乡人才开始在西河上建起一座狭窄的钢筋水泥桥。

河边之上有一大片柳树林,那柳树大的有数百年的树龄,高达几十米,它一直是家乡的一道美丽迷人的风景。每到夏天,巷子里的人都喜欢驮着小椅子,拿着草垫,到河边的柳树下,坝子上,小桥上乘凉儿,凉风习习,夜色朦胧,柳树林里传开一阵阵蝉儿的叫声,萤火虫在柳树林中飞来飞去,还有一阵阵潺潺的流水之声不绝地响起,沉浸于这迷幻而又和悦的意境之中,是多么的惬意。

小时候,我经常到柳树林里捡枯枝,打柳树籽儿卖,或者爬上树梢之上掏鸟窝,或者折新嫩的柳树枝做柳哨。

刚刚抽芽的柳树枝,水气重,随便截一支,两三寸长即可,两边削平,放在手掌里轻轻揉捏,抽出木心,圆圆的柳树皮卷便便可以做柳哨了。

那时候,湾子里的小伙伴最喜欢的就是做柳哨,吹柳哨,满巷子,满湾子都是“嘀嘀”的柳哨之声。

小河边石头多,水草很少,每到汛期过后,河里的鱼儿特别多,常见的有鲫鱼、麻鱼、马口鱼、银鱼、石板鱼等,围堰捉鱼便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门功课,捉鱼富有乐趣,也有收获,那样的劳动,我们常常乐此不疲。

弯弯的小河向南流,有了清澈的河水,田地就有了灌溉用水,居民的生活便有了诸多的方便,河,就像母亲永不枯竭的乳汁,哺育着这个古老的村落,使之有了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龙盘畈,又名云盘畈,是一处四面环山、两河相夹、南北狭长、东西宽阔的大平畈,就像一个巨型的葫芦,它原是马匹寨延伸的脊岭,经过几百年的开垦耕作,如今畈是已经变成一块块的水田,中间有一条小小的水沟,常常有清水从沟渠之中流过,它成为整个龙盘畈农田灌溉的大动脉。

据说,解放初期,当时的礼山县委在副县长王志国的提议下,准备在龙盘畈设立县政府治所,因为缺乏充足的水源而只好作罢。

龙盘畈的中心位置,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被国家征用建有县鱼种场,几百亩的鱼种场,曾经有工人十多名,培育的鱼苗曾经供应附近好几个县市,可惜这个鱼种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县里拍卖给一个私营老板,说是要开发,可是20多年过去,鱼种场还在,鱼苗却没有了,至于开发,也没见有什么动静。

我对于鱼种场最深的印象是:上世纪七十年底末期,鱼种场购回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们都去看热闹,鱼种场的院子里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那一次,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电视机,第一次看了电视剧。

龙盘畈上的农田,为我们的村湾和附近的几个村湾居住的人提供了粮食,提供了生存的保障,那个年月,最动人的场面莫过于插秧的季节,满畈里全是劳动的人群,他们星星点点布在其中,水田之中微波荡漾,泛着片片金光,绿色的秧苗很整齐地排列其中,不几天工夫,满畈里便是绿油油一片。还有就是割谷的季节,金色的稻浪之中,人们戴着草帽,挥舞手中的镰刀,镰刀在阳光下闪烁金光,微风之中飘散着稻谷清香的气息,累了渴了,就到畈中的一棵大枫树下面歇息一会儿,然后,再继续下田干活儿。

那棵大枫树在八十年代初期轰然倒了,村民们于是新栽了一棵法国梧桐树。龙盘畈上,如今已经建了好几排新房,一条宽敞的公路通向畈的中央,把刘家河和黄陂栈连成一体。而且,正在修建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正从龙盘畈南部穿境而过,要不了两年,龙盘畈,将成为山镇的中心地带,南北东西向的省级公路在此交汇,龙盘畈,这一马平川的大畈,也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它固有的形状。五

一个村湾就是一部渊源长流的历史,一个村湾就是一个永无完结的梦,刘家河,在我的心中,依然充满太多的神奇!

那箭楼建在湾子的中心点上,据说它是三层结构,底部为长方形石条砌成,四周是用几寸厚的青砖砌墙,内部是木式结构,有旋转楼梯可通箭楼的顶部,顶部是一个瞭望楼,有诸多的瞭望孔,站在高高的箭楼之上,整个湾落尽收眼底,而且,向远处眺望,还可以望到方圆几里路范围内的动静。

古代的箭楼到底作何用?我不得而知,是敬神,还是聚会;是防盗,还是用于观察。也许它的作用不仅仅只是这些。文化大革命拆除箭楼的时候,我还小,但依稀记得一些事:从箭楼之上拆下的厚厚的青砖,我们把它叫作神砖,有尺把长,四五寸厚,一个人想轻松地搬动两块是相当困难的,而且比较坚实,不像现在的灰沙砖一摔就碎,那砖即使用铁锤打,也是轻易难打碎的。整个箭楼拆下的青砖用于筑河堤,垒了数千米之远。

那个时候破四旧的举动很多,譬如大门两边的玉石马,屋檐之上的龙头、马头、鸟头玉石,门外的石狮子,墙壁之上的彩画,都被一股脑儿破坏干净,都是红卫兵的首领干的,这些人有的还健在,他们心里是否对那时的行为有个愧疚之意,我难以知道。但那破坏之举,在当时的确树立了自己在村民们心中的威信,刘氏先祖在营造这些珍贵的物件之时,却不曾想过,他的后人之中,竟然有人斗胆把它们砸了个稀巴烂!

村中的小巷两边古朴典雅,画梁雕栋,总有太多的精美雕刻,但这些都被破坏了,箭楼拆了,玉石马没有了,人们似乎早已经淡忘了这一切,刘氏的后人,你们远没有先祖的智慧,远没有先祖心里面所具有的深沉的文化内涵。

唯一没有被破坏的便是村南的那座祖墓,它占地约平方米,那里有几株古树,后人一直不敢动这些树,墓茔也保存完好,墓茔的面界足有六七尺高。前年,我带武汉的网友去看过,有一株柳树几乎枯死,但枯死的枝头之上依然焕发新枝,墓的四周用铁栏杆围着,每年清明,宣化店的刘氏后人总要成群结队地前来祭祀祖先,那场面很热烈,我有幸见过一次。

榨子门的三重古民居还在,据说那是一处大地主的房子,现在有好几户人家居住着,那里面的阁楼已经破旧不堪了。

刘氏先祖在建村的初始,一定有一个梦,先祖里一定有一个高人,起码读过很多的书,起码有一定的远见卓识,起码它懂得一定的建筑学,起码他想把心中的梦想传承给后人。

一代又一代,刘氏后人,你是否读懂先人留下的这个梦呢?

作者简介:刘继智,网名山夫子,湖北大悟人,中学教师,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在《湖北日报》、《中国人口报》、《陕西文学界》、《山西青年》、《小说界》、《六月》、《散文诗》、《金陵晚报》、《荷花淀》、《楚天都市报》、《华商报》、《厦门文艺》、《美丽乡村》等全国20多个省市余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评论余篇,获得过全国青年散文大奖、“丁玲杯”、“文心杯”“黔台杯”“国贸杯”等全国50余项征文大奖,有文章被选入《中国散文诗人》《中国河》《玄坛村调查》《赤子情》等选集。

新长江文学欢迎您来稿

投稿邮箱:

CZL

.







































白癜风诊疗指南
美丽黄皮肤行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fz/8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