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别样红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57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版图

她是陆军工程大学学员,也是十九大代表中唯一一名军校学员

郑绵绵:“铿锵玫瑰”别样红

□通讯员 马胜伟 王成 朱桁冈

  “我要把十九大精神原原本本地传达到基层,让大家与我一起分享盛会果实,激发学习动力和练兵热情。”见到郑绵绵,是她参加完党的十九大刚刚返回校园。正在准备十九大精神宣讲提纲的她,与记者聊起大会盛况时,精神振奋,激情满怀,谈学习体会,谈宣传贯彻……话语间句句透射出“军中玫瑰”的执着信念。

执着源于初心

  年,从甘肃省警察职业学院毕业后,一心渴望穿上绿军装的郑绵绵,参军入伍到新疆军区某部,准备在部队大干一番事业的她,新训结束却被分配到“一号台”,成了一名“传令兵”。

  初当“传令兵”的“下马威”,让她知道了“干一番事业”的不易。号码记不住,操作不灵活,训练跟不上,业务不精通……受到技师批评后,倔强的她暗下决心:决不能愧对当初向往的军装。补短板、强弱项,背记不行就自我加压,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 操作不行就反复练习,直至手指磨出老茧……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郑绵绵便在同龄兵中脱颖而出,第二年便成了“一号台”业务骨干,当上了班长。

挑战在肩勇往直前

  当了班长后,这位不服输的姑娘时时处处冲锋在前。一次,军区在南疆某海拔多米地域举行重大演习,以往女兵很少参加这样的演习。部队受领通信保障任务时,郑绵绵坚决要求跟随部队到高原地区挑战自己。二十二天的演习,作为本系统唯一的女战士,郑绵绵在高海拔地域克服女性生理因素、生活环境不适、高原反应等多种困难,“零差错”地接转电话六千余个,有时顾不上“缺氧不宜跑步”的告诫,跑步前往相关地域执行紧急任务。战友们都说她不像个女兵,她却说:“战场从来不分男兵女兵,胜利也不是男兵的专利。”演习结束,部队为她荣记三等功。

  “三尺机台岗位虽小,但每一次传令都来不得半点闪失,只有忠诚坚守,才能无愧于身上的军装。”当兵4年多,郑绵绵怀着从军报国的初心,一路奋力前行,先后被表彰为陆军信息通信战备值勤“双百”评比信通尖兵、军区基层建设标兵个人;年,郑绵绵当选十九大代表,还保送到陆军工程大学深造。

光荣当选十九大代表

  来到军校大熔炉学习,郑绵绵深感机会难得,但“能力与荣誉一定要相匹配”,她时常这样告诫自己。郑绵绵对自己能力的担心不是军事基础训练、不是业务技能,而是文化课程的学习。由于文化底子薄,课堂上感觉有些吃力,但她始终不放弃,不懂就向同学请教,不会就向老师讨教,还购买了学习资料,一边整理学习重点,一边巩固复习提高。经过汗水洗礼的青春伴着绿色梦想充满着无限正能量。班长廖银华告诉记者,郑绵绵抓学习就像高考前复习冲刺一样。同学们说,郑绵绵平时热心低调,很有担当,集体荣誉感强,经常帮助身边有困难的战友。她就像一朵红色的玫瑰,在校园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当选十九大代表,我万分激动,倍感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十九大代表中唯一的一位军校学员,郑绵绵自我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了,“我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如今不仅要主动加强理论武装,广泛宣传十九大精神,让十九大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要认真学习,刻苦训练,与战友们、同学们一道精武强能,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跑好属于自己那一段的接力棒。”(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11月6日)

东部战区某部学习十九大宣讲小组组长尹翔凤

军中女博士为官兵提供“开门钥匙”

□通讯员 葛建国 赵松 吴明兴

她叫尹翔凤,东部战区陆军驻宁某部政治处干事,今年7月从原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

  “本科专业计算机,硕士研究心理学,博士攻读政治工作学,最强大脑,跨界‘大拿’,持有国家计算机三级、心理学二级证书……”提到她,官兵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十九大召开前,尹翔凤主动请缨担任部队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宣讲小组组长。

开启知识之门

  为了搞好学习宣传,尹翔凤多次到基层调研。“十九大全称是什么”“党代会与‘两会’有什么区别”“十九大有什么重要意义”……在调研过程中,她发现战士们知道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但党代会基本常识有所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

  “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是党的六大,当时……”十九大召开前,尹翔凤专门以《党代会知识知多少》为题,穿插了历次党代会的背景、细节、趣事,配上图文并茂的视频,全方位介绍了历次党代会、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党代会报告的起草过程、十九大的重要意义,为官兵们普及了党代会的常识,有效地调动了官兵的学习兴趣,为大家提供了学习十九大的“开门钥匙”。

搭建兴趣之梯

  “如何焕发战士的学习热情”“怎样调动官兵的学习兴趣”“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宣讲”……十九大召开后,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尹翔凤的心头。她分析,需要克服不讲成效的“大水漫灌”、不问重点的“囫囵吞枣”、不做互动的“我讲你听”。“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习主席的大吕之言给了尹翔凤很深的启示。要用官兵喜欢和接受的语言与方式来对话,为他们解惑释疑……一个个设想在脑海中掠过,一条条思路在心中展开。

  针对“形式单一”,她运用PS软件,每天制作精美的“博士开讲啦”电子卡片和“每日一句”“每日一题”“每日一词”“每日一评”的电子学习卡片,推送到“领航起航远航”   针对“资料缺乏”,她每天整理主流媒体和“学习小组”“军报记者”“人民前线”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精选后推送到“领航起航远航”   针对“互动较少”,每天下午两点半,她把知识点编成知识题,在   战友们赞叹道:“这样的学习很有‘味道’!每天打开   另辟蹊径,却不丢传统,“键对键”和“面对面”都要发挥作用。无论怎么忙,尹翔凤都坚持每天到基层与官兵面对面,一起观看《新闻联播》,参与大家的讨论,帮助解答他们   党的十九大刚闭幕,尹翔凤就在网上发现大家特别   战士白淼淼一直在为买房结婚犯愁,“国家现在调控力度这么大,房价会跌吗?”尹翔凤为他解释,“十九大报告强调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打击投机,鼓励自住是主要目的,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看,房价会稳定在合理区间,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随着学习的深入,对于接下来的宣讲,她有着自己的打算:“如何把学习活动深化,宣讲更生动,让官兵更爱听、更易理解”。这不,她又要“搞事”了,准备让基层各单位每周互相挑战,在群里组织“十九大精神要点对抗赛”。同时,还在指导宣讲小组成员“战士讲十九大”脱口秀训练……(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11月6日)

军旅书法家手抄十九大报告刷爆朋友圈

金陵晚报讯(通讯员 肖刚)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南京警备区干部、军旅书法家仓晓利用业余时间把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抄写完毕,他的成长成才经历成为所在单位宣传十九大精神的生动教材。

  仓晓是南京警备区政治机关的一名干部,也是一名书法爱好者。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单位组织收看大会盛况,仓晓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多年的理论学习实践让他感到,作为一名政治机关的宣传骨干,仅仅靠收看电视、学习报纸和文件是远远不够的,要传播好党的声音,自己首先要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才能更好地带领大家学习。于是,他萌生一个念头,在工作之余手抄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此举不仅对练习书法大有裨益,最重要的是对领悟十九大报告精神会更加深刻。

  心动就立刻行动,仓晓每天除了正常工作外,下班后一门心思认真手抄,经过一周奋战,写秃7支笔,终于在闭幕式这天,手工抄写完了3.2万字的报告全文。仓晓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作品,许多人为之点赞和转发。仓晓坦言:手抄党的十九大报告,一方面因为个人喜欢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另一方面作为宣传干事,也是开展工作需要,加上自己平时喜欢书法,这幅作品是自己对党的十九大最好的献礼,很有纪念意义,没有想到会意外“走红”。据悉,已有多个单位联系展示和收藏。

南京警备区政委张宁告诉笔者,仓晓的“走红”绝非偶然,他多次立功受奖,在军营成长成才,还因救人被评为南京好市民,都得益于他长期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11月6日)

江苏边防:重温入党誓词畅谈强军梦

11月1日,江苏边防总队勤务保障大队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党员官兵来到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举行重温入党誓词仪式。通过回顾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官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革命热情,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加油助力。章善玉 夏亚明 报道(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11月6日)

南京双拥精彩回顾,欢迎在此点击阅读:

陆军工程大学“爱心向黔进”纪实/好人家乡报道

《中国双拥》杂志回眸辉煌五年点赞南京双拥

中央和各地媒体聚焦首届“南京军中好人”

首届“南京军中好人”发布分享会及相关报道

8月1日起,军人到南京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

中国社会报:兵城南京,满满双拥正能量

七一,聆听百岁老红军秦华礼讲长征故事

一组老照片,见证南京政治学院40春秋

《南京双拥》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fz/9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