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休讲师团宣讲南京保卫战史附约讲热线

南京军休讲师团宣讲南京保卫战史

3月31日下午,南京军休讲师团成员费仲兴教授走进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为中国银行玄武支行以及南京地铁的员工们讲述了南京保卫战的故事。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始建于年,是江苏省第一座反映南京人民抗日斗争的民间专题博物馆。12年来,吴馆长和社会各届志愿者们致力于传播抗战真史,关爱抗战老兵,整理抗战口述历史,征集与抗战相关的文物与书籍,仅去年就征集了近册书籍文献。玄武支行的志愿者们就参与了口述史材料的翻译和整理,今天是他们第四次向博物馆移交整理资料。

作为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幸存者)口述史分会副会长,费教授欣然接受了此次宣讲任务。他在结束语中讲道:整整80年过去了,南京保卫战的硝烟早已散尽,南京大地已焕然一新。但紫金山的密林里还保留了大量遗迹,它们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思考不会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消逝。

当天,费老在博物馆还遇见老朋友松冈环女士。从年第一次来宁后,每年松冈环女士都要带领爱好和平的日本友好人士来宁走访寻证,回日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今年已是第30个年头了。(文/摄清风)

约讲

(南京市军休讲师团)

讲师团十周年相关报道: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期

不忘初心本色在

老兵奋进新时代

南京军休讲师团成立10年硕果累累

□通讯员 张秀芳 丘淮平 何书勉

战地黄花分外香,宝刀不老志弥坚。他们是自称“70后”、“80后”的“白头翁”,他们是唱响军休好声音的故事大王,他们以老军人老党员的情怀抒写着老有所为不懈长征的奉献篇章,成为传承传播正能量、红色基因和核心价值观的“不老翁”。(图后续)

  12月1日,南京军休讲师团成立10周年大会在南京市军休中心报告厅举行。赵明才、任西庆、杨松河、张兰生、袁晓刚、刘友良、纪安卢获评优秀宣讲员,10位军休工作人员获评宣讲保障先进个人。玄武七所、建邺所、鼓楼七所被评为“南京军休讲师团~年度公益宣讲组织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十年征程,十年收获

  年11月,市军休中心将全市军休系统坚持长年对外宣讲的10位军休老党员召集起来组建了南京军休讲师团,“游击队”变成“集团军”。

  10年间,先后有28位老同志加入讲师团,共义务宣讲多场,听众达多万人次。9名同志还进入市关工委“思想道德教育讲师团”,戴伟喜、杨松河先后担任该讲师团副团长。

  年3月,南京军休讲师团首次表彰,雷锋战友赵明才获“老有所为宣讲终身成就奖”,戴伟喜、韩守训、宣培金、赵恕己获“老有所为宣讲特别贡献奖”。

  别看他们已至耄耋,却很有“年轻范”:个个精神饱满、热情奔放,大家互相鼓励、共同学习,还建了群,推送好故事好新闻。

  年,讲师团开启社会公益大讲堂,通过网络对外挂牌宣讲课题,在全国军休系统率先向社会提供“菜单式”义务宣讲服务,引起社会广泛,影响到全国各地,《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南京日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社会报》等均作报道。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鼓楼九所任西庆退休后再执教鞭二十年,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不少学生是听了他的《概论》后,从而喜欢上政治课的。他说:“政治课也是可以让学生喜欢的。前提和关键是,授课的老师必须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今年8月,我国军事文化学奠基人、原南政院教授徐长安应邀到一家世界强企业上党课,中间收到主持人递来的条子:“您讲得太好了,我们爱听,请您放开讲,不必受时间限制。”原定2小时讲了近4个小时,下面掌声阵阵,大家还觉得不过瘾。

  讲师团的同志们不仅宣讲正能量,而且以身作则,践行核心价值观。

  玉树地震时,建邺所韩守训正重病住院,得知消息打电话让老伴捐元钱……韩老早在汶川地震后就定下“家规”,每位有收入的家庭成员,每人每月拿出50元存入“家庭爱心基金”账户。8年来,基金积累约10万元,捐出近6万元,帮助了3名患白血病的孩子,资助了10多名寒门学子。去年,他们家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

  今年11月,讲师团成员袁晓刚,在延安宣讲父亲袁彬将军征战河西走廊等悲壮感人的戎马生涯和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连讲14场,讲得嘴起泡舌发干。一次宣讲会后,青海玉树藏族同胞给他献上哈达并跳起锅庄舞。

  雷锋亲密战友、81岁赵明才坚持57年学雷锋讲雷锋。退休后,担任多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80多家机关、企业及部队单位的思想教育顾问; 共编写了80余万字的革命传统和雷锋精神演讲稿,31年来,在省内外作报告2多场,听众达多万人次;自费购买《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等书籍多册、雷锋照片多张、雷锋纪念章多枚赠送给青少年; 给学生和军人等回信余封。

故事大王,名不虚传

  为青少年上课就要讲好故事,才能让他们爱听爱学,而讲师团成员都是名不虚传的“故事大王”。

  建邺所的杨松河,在驻比利时使馆工作时,曾翻译《小孩救城记》,把救了一座城的撒尿小男孩介绍到中国。如今这位退休后的老天使,又给小学生讲活了“一带一路”。他准备了两个篮子,一个篮子装黄瓜、蚕豆、核桃;另一个篮子装红薯、南瓜、西红柿。讲课时,他指着两篮子菜开讲:胡瓜就是黄瓜,胡豆就是蚕豆,胡桃就是核桃。又从“胡”字讲到“番”字,番薯、番瓜、番茄,点明带“胡”字、“番”字的瓜果菜蔬大多是从海上丝绸之路传进中国的。就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一带一路”主题上来。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

  讲师团唯一的“花木兰”是刘飞将军之女刘凯军,她头一次给小学生讲课,在家试讲就让小外孙当听众,小外孙说:“外婆,你会给小朋友发奖品吗?”于是,刘凯军在备课时特地准备了几个问题,还从家里带了几枚小徽章作为奖品。“没想到,第一次讲课就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鼓楼三所的张兰生曾经历2年半抗美援朝洗礼,至今肺部还残留着2块弹片。他为青少年和官兵讲的都是亲身经历。建军70周年时,他给南京市宁海中学学生讲到“红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时,话锋一转,“学习也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同学们现在的学习就是长征,功课多,家长期望高,需要爬雪山过草地的精神,攻坚克难才能胜利。”

设计新徽章,奋进新时代

  年是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十九大部署的开局之年,也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讲师团已经在谋划明年的宣讲课题了。

  南京市军休中心还特地为讲师团制作了公益宣讲徽章,以红色、深蓝、浅蓝三种底色表示来自于陆海空三军。今后,他们将佩戴徽章参加公益宣讲活动。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南京军休讲师团成员将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走好新的长征。

南京军休讲师团公益宣讲人员名录

  赵明才:雷锋战友,一个活雷锋!

  张兰生:江苏省军区原政治部党史办主任,身留弹片讲国防铸军魂。

  任西庆:陆指原副教授,被学生称为“会讲哲学的任爷爷”。

  杨松河: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大王”,老教授老武官讲的故事让孩子们百听不厌。

  刘友良:预备役师老副师长,研究军事和国际形势,解读世界风云。

  刘凯军:新四军后代传承红色基因,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袁晓刚:西路军幸存者、我军首批飞行员袁彬将军之子,主要宣讲父辈戎马生涯及红色家风。

  费仲兴: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理事兼口述史分会副会长,被媒体称为“南京大屠杀民间调查第一人”。

  徐长安:原南政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军事文化学奠基人。

  张晓林:海院教授,军事战略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特聘专家、军队常备外宣专家。

  纪安卢:连云港警备区原政委,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讲师团专家。对解放战争、华东战史如数家珍。

  朱艾华:陆军指挥学院原首席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军事教育学、军事训练学、军事教育技术学三大学科的创始人和创立者。

  赵景峰:国关原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近期重点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

  吴新华:国关原教授,报告文学作家。宣讲《文章写作与修改点滴谈》、《幼童母语听说读写兴趣培养三部曲》,深受欢迎。

  江明德:原海军电子工程学院雷达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微波研究,开展科普宣讲。

约讲

(南京市军休讲师团)

南京双拥精彩回顾,欢迎在此点击阅读:

南京籍官兵立功光荣榜、战斗英雄韦昌进的人生启迪

我的芳华笔为枪(金陵晚报双拥周刊)

东部战区与七省市携手推动拥军支前工作纪实

南京挖掘红色和国防资源激励官兵担当强军重任

南京打造铸牢军魂赓续血脉矢志强军的时代课堂

陆军工程大学“爱心向黔进”纪实/好人家乡报道

《中国双拥》杂志回眸辉煌五年点赞南京双拥

中央和各地媒体聚焦首届“南京军中好人”

首届“南京军中好人”发布分享会及相关报道

8月1日起,军人到南京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

中国社会报:兵城南京,满满双拥正能量

一组老照片,见证南京政治学院40春秋

《南京双拥》,手指长按上面识别加(或扫描),投稿邮箱(请同时发两个邮箱):shuangyongbao

.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jj/9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