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文明新时代石城军民学雷锋南京日

追梦文明新时代

石城军民学雷锋

军地双方在丁家桥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李晶晶摄

驻宁某陆航旅官兵在宁开展学雷锋活动。孙明建摄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56周年。3月初,南京军民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服务活动,从城市到乡村,从军营到社区,到处都有“雷锋”的身影,展示了南京的双拥文化和城市文明,形成了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线。

“雷锋常驻夫子庙”形成品牌

今年,“雷锋常驻夫子庙”迎来第28个年头。

3月3日上午,秦淮区夫子庙大成殿广场红旗招展,“雷锋常驻夫子庙”广场活动如期而至。陆军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等军地单位, 而来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宣传雷锋精神,展示雷锋文化。

年,原空军气象学院组织学员到夫子庙开展学雷锋活动,驻地部队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逐步形成了“雷锋常驻夫子庙”品牌。27年来,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学雷锋活动由广场延伸到社区和敬老院各点,薪火相传,享誉兵城,赢得社会各界、市民和游客的好评。

有的小朋友在父母的帮助下给贵州小朋友捐款,有的小姑娘依着“雷锋叔叔”和女兵阿姨照相……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在昆山工作来南京旅游的塞尔维亚女孩看到解放军学雷锋,很佩服,她说,她就相信中国解放军,想学雷锋去支教,教大山里的孩子学英语。

秦淮区双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广场活动之外,驻区部队更多官兵还分散到各个社区、敬老院和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让学雷锋活动活跃在每一个角落。

陆军工程大学政治工作处副主任王含丰介绍,如今新学员进校,高年级的学员就会主动寻找有特长的人吸纳进服务站,确保爱心不断线,服务不断档。该校将“雷锋精神”与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强调活动内容的延伸拓展。

这天,“雷锋常驻夫子庙”志愿服务馆同时揭牌,标志着“雷锋常驻夫子庙”进入新的阶段,为开创新时代双拥工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再添新文化新品牌新地标。

在展馆里,参观活动的带队领导、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副院长杨波江意外发现年的老照片,自己身穿军装站在大成殿广场一角,他回忆说:“这张照片15年了,当时我是‘雷锋常驻夫子庙’的参与者、组织者。”

据了解,展馆不仅有27年“雷锋常驻夫子庙”活动的展示,还将不定期邀请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专家,与社区服务站、24小时公益书吧等共同组成“天天学雷锋活动服务平台”。

新老兵传播雷锋文化不停歇

在南京,不仅有两座雷锋文化馆,还活跃着一批新时代的雷锋传人。

南京火车站雷锋服务站是南京文明的窗口品牌、全国学雷锋示范点。50多年来,一代代客运员义务帮扶特殊困难旅客多万人次。

今年2月28日,雷锋战友赵明才来到雷锋服务站,与的劳模一起讲述雷锋故事,激发年轻一代传承雷锋精神和雷锋文化。赵明才还是大金山雷锋文化馆的义务讲解员,只要有空,他就来到文化馆为军地参观者讲雷锋。

今年2月,“当代雷锋”郭明义来到驻宁某训练基地,与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一起为雷锋铜像揭牌,给南京长江大桥守桥部队、湖南路女子民兵连等12支“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授旗。该基地党委激励官兵学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先后涌现出获得全军士官 人才一等奖的铁甲神医牛明元、发明达人顾海山、首席教员乔明星等武教头和兵专家。

南京与雷锋的缘份很多,先后有多位雷锋班长来南京学习或专程参加学雷锋活动,原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三任讲解班长都来到南京学习并参加学雷锋活动,播撒雷锋精神,传承雷锋文化。

今年是“雷锋班”第25任班长毕万昌进入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学习后第二次参加“雷锋常驻夫子庙”广场活动。这一年,他深入接触南京这座文明城市,乐见一颗颗学雷锋的种子在自己的身边生根发芽。他还依托学院做起“荫为有薪”公益平台资助贫困儿童,项目上线4个月,已经资助了3个孩子,还为山区孩子送去了棉服。他们在南京环北市场买棉服时,老板得知用途后,立刻“上衣半价、裤子不要钱”,还表示这样的活动也算自己一个,去买棉服的学员非常感动。

全城学雷锋成为一道风景线

每年三月,是学雷锋服务最集中的展示,全城学雷锋已经成为南京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3月1日,丁家桥社区联系多家驻区单位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来自驻区部队的战士、挹江门社区卫生院的医生,以及辖区便民服务队,为社区居民和部队战士提供测量血压、义务理发、维修小家电、磨刀、修鞋织补等八项便民服务。社区的人民调解室、计生协会也同时开展咨询活动并现场办理业务。

3月3日,苜蓿园社区联合社区单位,引导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组义诊、政策咨询、征兵宣传、免费磨刀等,一组参与“清洁家园”活动。尚书巷社区的学雷锋服务现场,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私营业主、学雷锋志愿小队踊跃参加,为居民提供义务理发、缝纫织补、测量血压、家电维修、健康保健、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关爱服务。商埠街社区,一位82岁高龄、从业63年、经验丰富的内科老医生参加活动并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等服务,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疗方法,进行全面诊察判断居民的身体状态。

3月4日,宁海路街道与下辖九个社区的志愿者齐聚天津新村小广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共筑文明宁海”志愿服务活动,来自省级机关单位、辖区企业、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志愿者们现场提供免费理发、义诊、教育咨询、金融知识服务、免费地图发放等。当天,“让雷锋精神永驻玄武”年梅园新村街道学雷锋活动月启动,9个 志愿服务组织、36名 志愿者等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受到表彰。在梅园新村社区,医院梅园家庭病房医生参加义诊活动,为部分困难患者提供上门义诊和咨询服务,神经内科医生朱武生还开设“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急救处置”健康讲座。在南京悦华养老院,军校学员组成的学雷锋小分队认真聆听老人们讲述年轻岁月的奋斗经历,98岁的 老兵看到身着军装的战士格外激动,当学员向他敬礼时,坐在轮椅上的他颤颤巍巍地举手回礼。本报记者毛庆本报通讯员练红宁姚建兴云利孝(原载《南京日报石城国防》年3月20日)

与时俱进学雷锋

矢志强军谋打赢

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士兵,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学习雷锋身上那种面对困难敢斗争、面对敌人敢拼命、面对危险敢牺牲的精神,激活骨子里的血性,催发灵魂深处的胆气,时刻准备为使命而战、为荣誉而战。

培塑一身是胆的英雄气概。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宁愿洒尽鲜血,决不投降敌人,宁愿折断筋骨,不做人民的罪人”“为保卫党和人民的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雷锋的铮铮誓言,字字代表心声、句句掷地有声,体现了一名革命战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无畏精神。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就是要有这种重任当前敢打头阵、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的血性胆气,大力培育无畏精神,不断涵养英雄气概,为备战打赢积攒强大精神动力。

历练一往无前的战斗作风。这是战斗精神最直接的标志和体现,也是弥补武器装备不足、战胜敌人的锐利精神武器。雷锋特殊的家庭身世、不平凡的成长经历,锤炼了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意志品格,始终保持着困难面前从不退缩、挫折面前永不服输、强敌面前绝不示弱的坚韧与自信。弘扬雷锋精神、砥砺血性胆魄,就是要像雷锋那样“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以冲天的革命干劲、百战百胜的战斗信念,迎接各种挑战考验;像雷锋那样做一个“顽强进攻的战士”,结合实战化训练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培养敢打险仗硬仗恶仗的过硬作风,锻造坚韧不拔、英勇不屈、无坚不摧的钢铁意志,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崔永乐(武警江苏省总队机动支队)(原载《南京日报石城国防》年3月20日)

南京籍军嫂喜获“上海三八红旗手”

本报讯(通讯员 吴琼记者毛庆)3月1日,上海市表彰一批“三八红旗手”,南京鼓楼籍军嫂周静上榜。

年,周静从南京市鼓楼区陶谷新村随军到上海市松江区某社区居委会工作,如今已成为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10多年间,她用真诚、勤奋、热心,从“外乡人”变成了居民心中的“自家人”。

社区工作繁杂,汛期、暴风雪时,她带队巡查小区、疏通积水、清扫积雪;小区居民家庭发生火灾、事故,她放下一切奔向现场;夜里接到居民电话,她总是耐心倾听,帮助解决问题。周静的父母在南京,她一年只能春节回家看望父母。女儿王越菲常常一人留守在家,学会自立和帮父母操持家务,现在已是品学兼优的高一学生了。(原载《南京日报石城国防》年3月20日)

南京日报石城国防投稿须知

  从年3月开始,市委宣传部、南京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在《南京日报》开设每月一期的“石城国防”国防教育专版。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题写刊名。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更多人来稿,我们将择优刊登并付稿酬。投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ls/11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