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申黄金补骨脂白斑套装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605.html
文艺理论
张松枝读书笔记二则
作者简介:张松枝,网名松林花枝,喜欢读书,喜爱写作,喜好游山玩水,作品散见《解放日报》《天津日报》《金陵晚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等几十家国内报纸副刊。今月捎来古时风——读陈爱松《村姑夜话》有感村姑的新书《村姑夜话》,适合夜读。
小屋南窗下,我啜饮着月色和墨香。《晋朝的月亮》在开篇,就点亮了我的世界,仿佛村姑就坐在我的对面,开始侃侃而谈。我凝神听,听她讲《女子的天空》《老且优雅着》,听她讲《叮当打铁声》里弹奏出的别样《广陵散》曲。《把心放在低处》见贤思齐,我当以《倾听的姿态》从多闻中增智。我有些像凌霄花攀高的嫌疑,不过我还是很享受这样的《两个人的沙龙》。
魏晋风在《村姑夜话》里刮得很强劲,这都源于村姑不厌其烦阅读《世说新语》的结果,并对其感悟颇深。鲁迅先生称《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它所描写的仕途和处世之说,不仅仅适合名士,对大众提高素质也是一把金钥匙。
《村姑夜话》共8个章节,容纳了94篇短文。作者从自我到社会,以今人念古人,又用古人套今人,借魏晋之风用小事晕染大画,哲理深透,画面立体,语言简练而又一笔一划耐嚼。人物,景致,在作者的笔下都超然脱俗,既有佛之莲花的清丽,又有道家的自然而然;有形象的比喻,有透彻领悟,乃至触类旁通的外延升华,读来眼界大开,思维扩展,仿佛自己就在魏晋时期的洛阳城里穿梭。书中的引经据典都那么贴切,好像那些善言美句都是为村姑准备的。
人需要一颗宁静的心,才能拥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胸怀,哪怕是草堂或是村庙,照样可以欣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辽阔。村姑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老师,从乡村走出去读书,又复回乡村来教书,在为人师表的年月里,她依然爱读书,因为山在那里等着她看着她。村庙的夜晚是静谧的,唯有读书才能配的上那天地间的空灵。虽然读书不曾破万卷,但她下笔已如此有神,可见她在阅读当中是多么用心。
《村姑夜话》是把94颗珍珠穿起来的项链,每一颗都熠熠生辉,耀人眼目,夺人心魂。鲁迅先生《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写的非常好,把魏晋士气剖析的细致入微,寸言分语中既有委婉的犀利,亦不乏坦荡的风趣。做为酷爱《世说新语》的村姑当然不可能错过鲁迅先生的笔墨,她当得其精髓焕发自己的写作青春。细细通读《村姑夜话》,不管是写个人还是论名士,抑或是壮家国,每一篇文字都显现着清峻通脱的魏晋之风。
从村姑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她勤观察、勤询问,勤读书,勤写作;善用脑,善发现,善努力,善行动。感觉她的心灵,四面都是窗,能见山峦之四季变幻,能见涧松之坚韧的低姿态;能见日月升起的壮丽,能见西山沉去的暮霭。
人生有很多美好,也有很多遇见,但很多美好都在争名夺利中错过,很多遇见都在不屑一顾中消失。当我们回首时光,就会感慨鬓角染霜,叹息颜容沧桑,不知不觉中却还在一步步浪费眼前的太阳。那么,月亮当空,晚来幽静的时候,何不试着读一本书,比如《村姑夜话》,也许能解开心中旷日持久的疙瘩呢。
秦风秦语绘秦艺
——读陈彦《主角》有感
我是用陕西话把《主角》读完的,尤其是书中的对话,我表达得很到位,为啥子嘛,因为我的第二故乡就是陕西。在读《主角》的时候,我,就是主角。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陈彦的长篇小说《主角》,我是逐字逐句逐行逐页读完的,非常喜欢其中诙谐幽默、情趣盎然的秦风秦语。书中说忆秦娥在练功时,每次练“卧鱼”能卧一个多小时,而我在读这本书时,却是在练“坐鱼”,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并且边读边笑边陶醉边叫好。每每打开书页,就像打开一道闸门,秦地风情汹涌澎湃,裹挟着立体的人物形象扑面而来,把我激荡得一个猛子就扎进了《主角》的浩淼风波里。女主忆秦娥的名字,一下就把人带到诗词的清丽中,古典脱俗的曼妙也是忆秦娥整个人物的灵魂所在。从放羊娃易招弟,到扔在灶口烧火的丫头易青娥,再到名冠三秦的秦腔皇后,忆秦娥这个人物从改名换姓到刻苦求艺,一路走来的历程变化丰富多彩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作者这种细腻的“从每早的露珠说起,直说到月黑风高,树影婆娑”的写法,读来总令人身临其境。书中描写舞台唱戏的文字不多,但对演员后台练功和真实生活却是大笔挥来如狂草漫卷飞舞,如漫画幽默风趣。在作者笔下,忆秦娥的傻笨、憨痴和不解风情,恰恰是成就她秦腔艺术领域的基石。我想,忆秦娥若是精明算计之人,是人前谄媚之徒,那她绝对不会成为站在舞台中间的主角。当然,再伟大的主角也离不开鞍前马后的配角,更离不开芸芸众生的一路追随。忆秦娥的舅舅胡三元在忆秦娥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手作用,可以说在忆秦娥被胡三元从乡下带走去剧团起,从易招弟到改名易青娥的那些年,胡三元就是主角,给她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当悲苦辛酸伴着荣辱与共陪着忆秦娥走过四十年的时候,主角选择了新一代,这让忆秦娥无所适从。在经历被人诽谤诬陷的时候,她哭过;在经历痛失爱子的时候,她哭过,但哭过之后最大的安慰就是练功,她深深明白唱戏也是渡人渡己的禅意,可时代的脚步把她的主角踏得无处安放,她想退缩,她回归故里打算重新放羊。可就在家乡又碰见了胡三元,胡三元为她敲了一出戏,浑然天成的敲唱搭档让忆秦娥找到了方向——她还得唱戏,唱戏已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省秦剧团的路,并且是在他舅铿锵有力的敲鼓声中离开了家乡。从胡三元对于敲鼓技艺的痴迷程度中,源源不断地体现出了艺术的生命力,他为敲鼓的技艺而活,他为艺术的纯美而活,他把身心融进了戏曲的默契精妙之中,他的人生轨迹不断地影响着忆秦娥的从艺历程和生活思维。舞台给了演员完美的艺术形象,生活却给了演员现实的击打,艰难跋涉,痛不欲生。忽而柳暗花明,忽而进退维艰,唯有对艺术的追求才能化去他们生活中的不平。《主角》的魅力在于从细节到时代的一泻千里,更在于民间语言的睿智聪慧,书中人物的言谈举止,乃至思想变化都春风化雨般揉润在方言的风采中。作者是一级编剧,对于秦风秦语的熟稔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运用的那么流畅,那么自如,那么的深入骨髓,这也是文学艺术生生不息的感染力。有这样一句话:要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把自己搞得一身才华!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里的主角,让生命绚烂而对社会又有所价值,那就必须勤学苦练丰富自己,让生活不单单是过成诗意,更要过成才艺!(本期责任编辑:杨亚丽/制作:薛伟)编委主任:赵克红
编委:朱欣英王小朋董进奎
王群芳吴文奇段新强
曲焕平余子愚张松焕
(以上为市作协主席团成员和秘书长)
总监审:赵克红(市作协主席)
主任、主编:吴文奇(市作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陈爱松杨亚丽李向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ls/1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