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红楼梦》乃是曹雪芹先生写下的传世名著,其中围绕贾府的兴衰写出了上流社会的喜怒哀乐,对于当时社会的诸多细节描写,更是生动再现了大观园的盛况。
金陵十二钗、贾宝玉、袭人等鲜明的形象也让《红楼梦》的真实性站住了脚,这些人物在推动小说情节的时候,每一个都展现出了故事发展的重要性。
《红楼梦》中的另外一个人物与这些人都不同,她便是荣国府贾政长女贾元春,是书中唯一能联系朝廷和贾府的“正钗”。在前八十回,贾元春仅出场一次,却足够耀眼夺目。
虽才出场一次,所说不过寥寥数语,但仍能在金陵十二钗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
元春她从小就待在贾母的身边,受到了贾母的悉心教养,这为贾元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上流教育,使贾元春打小就是一位贤良淑德的人,也凭借此优良的品德,贾元春被选入了皇宫。元春被选入皇宫后,她的命运如何呢?往下看,她的宠辱沉浮决定了贾府的盛衰荣枯。她兴,贾府兴,她落,贾府落。
根据书中前八十回的种种暗示,贾元春的结局异常的悲惨,而且这种悲惨结局来得特别意外,让贾府毫无招架能力。
元春进宫封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古以来不乏女儿宫中得宠,娘家显赫人前的例子,可惜这样的例子也大多以悲剧收场。元春封妃,至少在她进宫五六年之后了。而且这封妃的过程是怎样的吊诡?
贾政生日当天听闻宫中来人,众人吓得面如土色,这来人却不直接道明来意,只传了贾政进宫,后来方知是元春封妃了,而元春贤德妃的封号更是诡异,自古的妃号惠、淑、贤、德多一字一号,未曾有过贤德二字并用的,除非是谥号,所以这元春,绝非是得宠才封妃,而是另有其因。
元春封妃,使贾家在原本的功勋世族上又添一层皇亲国戚,真是熏天的权势,旁人莫不艳羡。然而,贾家在合府欢欣鼓舞,笑颜逐开时,却无人想到元春根本不具备稳坐妃位的能力。
元春的情商不高,这在其省亲时的表现就能窥见一二,其当着宫里人的面跟家人大倒苦水,称宫中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否认宫中金尊玉贵的日子,连那普通人家都不如。
此等言论,无异于授人大做文章的话柄。而在钗黛择取上,元春未曾做过任何调查,单凭王夫人的一面之词,便擅作主张通过端午赐礼明示宝玉和宝钗一对,令贾母烦闷不已。这些轻率的行为,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史还能长久,而如果做到了妃位,受众人瞩目,牵扯各派势力,元春难免招架无力了。
突如其来的悲剧所以元春的下场几乎是没有悬念的悲惨,这在其红楼梦曲《恨无常》便知: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刚刚还沉浸在荣华富贵中,转眼“无常”便到,这“无常”既是意外的意思,也是死亡的婉词。而且元春死亡的过程很痛苦,是“眼睁睁”中抛却了万事,魂魄随之“荡悠悠”,元春就这么渐渐的失去性命,因为心有不甘,她还托梦了父母,告诉家人富贵无常,穷通有定,早早退步抽身。
可是,元春封妃时,宫中已有规定,每逢二、六日椒房眷属可进宫探视,共叙天伦。为元春还只能等到临死前才托梦告知家人要“退步抽身”?只有一个解释,元春已经被监禁了,而贾府也失去了进宫例行省视的资格。
而原本一个风光无限的妃子,为何会落到被监禁的地步?在第0回,薛宝钗曾因被贾宝玉打趣为杨贵妃怒目圆睁,翻脸狠克道:
“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兄弟,杨贵妃一朝得宠,杨家兄弟鸡犬升天,个个都做上了高官。而杨家兄弟在得势后为非作歹,恶贯满盈,最终祸及杨贵妃。
有意思的是元春省亲时点的《乞巧》,脂批《长生殿》伏元妃之死。《长生殿》是一部主要讲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戏曲,元春的身份暗合杨贵妃,而杨贵妃怎么死的呢?安史之乱在马嵬坡被哗变的士军活活勒死。
在这里,作者将贾元春喻为杨贵妃,意思是元春将遭受与杨贵妃同样的命运。贾元春是杨贵妃,那贾府的这些兄弟就是“杨国忠”无疑了。
那么,贾府这些“杨国忠”们,都干了些啥?往下看!贾宝玉,天生叛逆,其结交的冯紫英、柳湘莲等人,隐约有“作强梁”的性质。根据脂批几次提到的贾宝玉身陷“狱神庙”,将来贾宝玉或因涉及政治而被牵连。
贾琏和贾赦在贾元春被封为妃子后,命令家中举办了一场平安醮。有趣的是,在随后的故事中,平安州这个词出现了两次,都与贾赦派贾琏前往办事的情节有关。然而,关于他们所办的具体机密事务,文中并没有明确揭示。
在贾琏两次前往平安州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第一次,他们遇到了薛蟠被一群强盗打劫,幸运的是,柳湘莲救了他。第二次,他们原计划拜访的平安州节度使却外出未归,需要等待一个多月。这两次事件都充满了神秘和暗示,仿佛暗藏着政治斗争和江湖恩怨的复杂交织,而贾家也被卷入了这场是非之中。
两次事件都如云雾缭绕,隐约可见其中潜藏的政治斗争与江湖纷争交织的复杂情节,而贾家不幸地被牵扯进了这些纷扰之中。相较于这些纷争,贾家过去的历史,如私放高利贷、包揽诉讼、国孝娶妻以及谋财害命等事件,虽然也是错误的行为,但在这种政治与江湖的纷争面前,却显得微不足道,如同小儿科一般。
《红楼梦》虽然不会露骨的描写宫斗情节,但是在一些细节之中,我们仍能找到蛛丝马迹。凡有人的地方,就难免勾心斗角,何况是一举一动决定生死荣辱的皇宫?
在第七十二回,王熙凤说起她昨夜作的一个梦:
“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正夺着,就醒了。”
锦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荣华富贵,如“衣锦还乡”和“锦衣玉食”等说法所体现的。而这批一百匹的锦,与宁荣二公所言的“我们家近百年来显赫一时”形成对应,因此这批锦实际上暗示了贾家一百年的繁荣昌盛。
然而,当这一百匹锦被夺走时,也意味着贾家这一百年的荣华富贵被剥夺。更引人注目的是,背后的主使者是另一位娘娘,这暗示了贾元春在宫中的竞争失败。贾元春的败落,预示着贾家的百年富贵也将走向终结,落入他人之手。
那么,被监禁的贾元春,因何而死?尽管贾家内部有如“杨国忠”般的人物制造了诸多丑闻,但这些还不足以让贾元春丧命,甚至在她被监禁的那段日子里,贾府可能对此还一无所知。
因此,贾元春的死并非单纯因为这些家丑,而是需要一个导火索,一个能够引爆整个局面的导火索。这个导火索,就隐藏在她判词中的那句“虎兕相逢大梦归”。这句话充满了暗示和隐喻,预示着贾元春命运的大转折,以及她最终的悲惨结局。
虎和兕,是两种猛兽,当这两种猛兽相遇,元春就一命呼呼了。而结合脂批中“《长生殿》伏元妃之死”来看,贾元春的死,是同杨贵妃一般,与政治事件有关。所以,这两只猛兽,暗指两个强大的势力,而在文中,有几处细节则对此轻轻点逗,譬如在玩牙牌令中史湘云说的:“双悬日月照乾坤”。而在第三十三回,文中则暗写了“二王之争”。
贾宝玉在冯紫英家初遇蒋玉菡,两人一见如故,互换了汗巾子。蒋玉菡赠给贾宝玉的汗巾子,还是北静王前儿刚送的。
几日后,忠顺王府的长史亲自上门拜访荣国府,从贾政的反应中可以明显看出,贾家与忠顺王府之间平时并无交情,双方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位长史态度傲慢,对贾宝玉进行了严厉的质问,而贾宝玉则撒谎称对此一无所知。然而,这位长史却连贾宝玉和蒋玉菡互赠汗巾的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面对无法隐瞒的真相,贾宝玉只能透露给长史,蒋玉菡在郊外的紫檀堡购置了一处宅院,可能住在那里。因为这一事件,贾政对贾宝玉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愤怒地斥责他将来可能会犯下“杀君弑父”的大罪。初读时,可能会觉得贾政过于小题大做,但仔细品来后,便能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非同一般。
一,蒋玉菡之“菡”字,通函,他住的房子叫紫檀堡,而皇帝用来装置玉玺的,正是紫檀盒子。所以这蒋玉菡,暗指玉玺,象征着权力。
二,蒋玉菡原本是忠顺王府养的优伶,却转身投靠北静王。暗指将来忠顺王和北静王相争。
三,蒋玉菡最先认识北静王,但找不到蒋玉菡时,忠顺王却只先来质问贾宝玉,说明忠顺王府“柿子挑软的捏”。将来“二王之争”,贾府首先成为炮灰。
那么,忠顺王一派势力,是怎么攻击贾府的?往下看!在前八十回的伏笔中,我们可以预见佚稿中会涉及西北战事的描写。如,史湘云诗中提到的“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贾兰演习骑射并最终“光灿灿胸悬金印”,以及贾宝玉为芳官改名为“耶律雄奴”等情节,都暗示了战争的可能性。
一旦西北战事爆发,作为“武荫之家”的贾府必将首当其冲,面临从戎出征的命令。然而,在贾府内部,谁会出征却是一个问题。贾敬已死,贾政和贾琏都是文职官员,贾宝玉和贾环等人尚无职位,只有贾赦和贾珍两位“将军”。但这两位将军早已荒废武艺,一个沉迷于飞鹰走马和男女之事,另一个则只会与小妾饮酒作乐,欺压百姓,哪里谈得上骑射之技?
因此,在他们斑斑劣迹已被揭露的情况下,他们不仅无法争取“将功赎罪”的机会,反而可能被忠顺王一派利用,指责他们身为“武荫”世家却辱没祖先、辜负皇恩。加上战事紧张,即便北静王有意保护贾府,也可能力不从心。
而对于被监禁的元妃,忠顺王一派又岂能轻易放过?当年马嵬坡之变,军队怨恨杨国忠而杀之,转身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被暗喻为杨贵妃的贾元春,自然难逃此劫。
让人心疼的是,贾元春的死,比杨贵妃的还要惨厉。那么元春在监禁中是否也是被勒死的呢?早在第五回,她的判词中就露出端倪。元春判词有一幅画,画中是一把弓,弓上挂了一个香橼,这香橼自然指元春,而弓指什么呢?
有人说是宫殿,但作者觉得不应该,毕竟秦可卿判词中的画中,画着高楼大厦;巧姐的画中,画中荒村野店;惜春的画中也是一座古庙。如果作者要表达元春处在宫中,可以直接写道画中画着一座宫殿,没必要用一张弓表示。所以,这弓是另有其意,那就是元春最后被弓勒死,就像这香橼画在了弓上。
元春是被弓绞死的“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这16字就是元春死时的场景,被勒着的元春眼睛是睁着的,透露着恐惧、哀求和绝望,就在这绝望中,她的魂魄渐渐的消散。
在十二钗中,黛玉为情泪尽而亡,宝钗为婚姻寂寞一生,探春远嫁藩国,迎春被虐致死……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凄绝,但她们毕竟曾经在大观园里享受过几年的青春快乐自由的时光啊,吟诗作赋,描鸾画凤,弹琴下棋,而元春呢?早早就被当成了家族复兴的筹码,家人也不管她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以至于自己成了那爆竹,喧嚣灿烂一时,转眼却飘散如烟。细细说来,元春当比钗黛还要薄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