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年度南京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水墨的新意10+1·金陵美术馆当代水墨邀请展第一回”今日低调开展。
本次展览是金陵美术馆年的收官之展,展览汇聚了蒲国昌、北岛、王华祥、罗氏兄弟、方力钧、蔡广斌、李磊、武艺、一了、雷子人等十一位艺术家。他们既是当代水墨的创造者,又是每一个具体事件与现象的参与者。
参展作品的风格与形态,展示了古老水墨艺术的变异。这些水墨作品在南京展出极有重要的意义,为南京艺术生态带来了不同的维度,和更开放的态度。“新”意既是以开放学术的态度探索水墨之路,也是我们在新年送给观众朋友的一点点“心”意。
期待观众朋友能够从展览所呈现的作品中去一探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新境界、新景观,一睹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审美拓展的时代新风。
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展览不设开幕式、暂不举办学术研讨会,感谢观众朋友的 人生来好奇,总想弄清楚这个世界的一切,也包括鸟为什么叫?除去悦耳,它们在表达什么?读诗,看电影,观展,也按惯例问上一句:“作品表达了什么意思?”似乎这是最重要的诉求。其实,每个人都有走神儿的一刻,那时你未必在想具体的什么事儿。艺术也一样,有的作品,就是作者在走神儿,像接电话时随手瞎划似的。与鸟叫不同的是,艺术家最忌与他人相像,无论它美不美。
“我们不必再去费尽心机,学说古代的死人的话,要说现代的活人的话;不要将文章看作古董,要做容易懂得的白话的文章。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鲁迅如是说。
从来如此便对吗?
我不相信。
今天,
11人汇聚南京,展示古老水墨艺术的变异,
我们不按常理出牌。
年蒲国昌先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80年代就艺闻天下。今年蒲老已经83岁了,一如既往的行走在高悬的钢丝绳上,不妥协,不媚俗,不给自己留退路。
观赏蒲老巨幅水墨作品,字非字,画非画,扑面而来的是强大的生命活力。他的画神秘、幽幻、生猛、阳刚、雄伟、壮丽,大汉精神。
轻歌曼舞的韩剧、古装争宠充斥的国产剧,以及无以计数的小鲜肉们,还有流水线中细描、细描再细描的画手们营造的广阔背景之下,蒲国昌先生的艺术愈加显得珍稀,需仰视才见。
上世纪70年代末国门被慢慢掰开缝隙,让干渴的人们看到滚动的甘露,还有改革开放的希冀之光,无数同胞扒着这条耀眼的光往外瞧。
北岛的诗从寂寥的天空霹雳而下,诗化身为启蒙,诗人化身为时代的先锋。几十年后,北岛在精神的旅途中倒下,大脑空白,四肢麻木,语言障碍,中风让他几乎成了废人。西医抢救,中医调理,笔与墨成为打发时光的伙伴。他用涂鸦疗伤,留下似是而非的图像。这些点子密集、疏松、深浅、浓淡、大小、轻重、穿插,同构了隐喻的世界,或山川或江河或天空或大地,无头无尾,无前无后,无远无近,无际无涯,无穷尽。像他的诗,像他的文,暗藏玄机。看他的画,先寻找诗的痕迹。他的画医了他的病,也医观者的焦虑,让躁动的世界安静下来。
王华祥的油画既古典又现代、或写实或写意、随性挥洒、举重若轻;装置作品诡异神秘,高大生猛、声东击西、旁若无人;版画则画人画己、刀削斧砍、无拘无束、直抒胸臆,堪称经典;素描呢?随意松弛、取舍有度、厚积薄发、大家手笔;他画水墨,不过是借用了毛笔与宣纸的材料,用笔依然坚挺。随性涂抹题跋,皆流露心声,言说当下,发自肺腑。
罗氏兄弟擅于使用油画、漆画、雕塑、传统木雕、陶瓷等多种艺术手法,戏剧性地将中国流行文化产品、各地名胜、古代年画等来表现我们所处的时代。
此次参展水墨作品不再使用以往的元素叠加和拼贴、怪诞与讽刺相结合的方式,也摒弃了之前看似浮华却别有深意的表达,而是从心出发,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物象、活灵活现的“香蕉”,每一个香蕉表情各有不同,样子也是大相径庭,对于细节的处理尤为到位,有时间的厚度。独特的晕染与线条相结合,大量的色块与墨点是他们新的创新与尝试。我们在作品中看到了不一样的“罗氏兄弟”,艳俗艺术回归的新创造。
大名鼎鼎的方力钧做油画、刻木刻、搞雕塑、玩陶瓷、弄装置,也泼墨。无论什么材料,不论何种形式,他都笑口常开、笑逐颜开、笑对人生、笑傲天下。苦笑,无可奈何的笑,流泪的笑,假笑,开心的笑,幸福的笑都是笑。正如哭,不可一概而论。方力钧被贴上“玩世写实主义”“光头泼皮”等标签,我倒一直觉得他的笑藏严肃,含着悲悯,带着批评。
写他的文章多如牛毛,为他定位的夸奖如军歌般嘹亮,追逐他艺术的人成群结队。方力钧无疑是中国当代艺术成功者的代表人物。但其善解人意,谦虚随和。也为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档案这项巨大工程做了大量工作,对于美术馆事业的支持,令人心生敬佩。
蔡广斌八十年代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那里曾是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先驱林风眠、吴大羽诸大师播撒新思想的艺术天地,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赵椿翔等就是在那儿接受启蒙,埋下木秀于林的种子。蔡广斌仰望璀璨星空,一定深深被异样的光所指引。他走的,依然是前辈们当年坚持的异路。
毕业之后30多年,蔡广斌始终站在探索当代水墨艺术前沿,开创水墨影像化独特的面貌。这种影像化水墨从一开始描绘的就是现代人的当下日常生活,尤其近年来的“自拍”“表情包”系列作品,无不关照4G、5G时代普通人的迷离、焦虑、兴奋、从众,消费与被消费的喧闹……蔡广斌的水墨视角平淡,手法厚实繁复。他将传统水墨注入观念,添加个人心理化实验性,形成独特的影像化图式,拥抱属于自己时代。
广斌对我说:传统是大树的根,扎在深处,但叶应该是新的。
说实话,以前我一直觉得李磊的抽象艺术有点简单,直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意识到也许是偏见,也许是我过于简单。
李磊涉猎广,手法多,有着丰富的艺术经验。比如画瓷,画家到了景德镇,通常是拿笔画画,把瓷器当纸,将瓷片做布,无非画自己已有的绘画符号,更笨一点的是画传统瓷艺里的图案,似乎想与手工艺人分高下。而结果,除了瓷上的贼光,没有任何新意。李磊不会那么简单和幼稚,他把已有的器形掰开、变形、切割、重构,再搞一个俗透了的瓷器小动物现成品涂抹些釉色,粘合在再造的器形中。炉火正旺,浴火重生,出炉的作品出乎寻常,精神抖擞。
看他的瓷作品,脑洞大开,他聪明,会玩,异于人,异于己。诗性与江南特质并没有让他的艺术变成甜点,失去弹性与张力。他的油画、雕塑、水墨,都充满活力,按以上路线寻找,可以发现他布下的密码,解开他列下的迷阵,走进他多变的艺术世界。
武艺与一了还有雷子人是这次展览中最年轻的三位艺术家,且皆出道早,影响力大,特立独行,一言难尽。
武艺年纪轻轻在鲁迅美院教书,与学院格格不入,系主任不待见他,又无良方,便鼓励他考研。武艺这才想到前程,报考央美,鱼过龙门,竟成了卢沉先生的研究生,毕业后顺风顺水留校。一不小心,成了大名。其人其艺散淡、平淡,但并不寡淡。他眯着小眼儿,东看西瞧,南来北往,国内国外,一一记在小本本上。然后,出版类似游记的书,你翻翻看,不认真仔细看不出他的画与文藏着玄机,仔细看,这家伙声东击西,幽默而睿智。
一了则住在河南的山里,以书法名世,之后画起画来。如今你看电视、网络、大街上,许多男孩子们喷了香水,抹了口红,描了眉毛,穿了花衣;轻声细语,扭扭捏捏。人们称之为“娘炮”。不知何意,每见,肉皮发麻,鸡皮疙瘩一身。这时你再看一了的艺术,无论书法与画,还有他的文字,狂放、野逸、辛辣、元气淋漓。有人说他:“颠覆了文人的制作,破坏了学院的规矩”此话于他,便是勋章。大中华,文明古国,需要赳赳男儿、阳刚、顶天立地。
雷子人生于年,在中央美院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又到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课题。他也是本次展览中学历最高的艺术家,现任江西画院院长、江西省美术馆馆长。他没有一点点松懈自己的意思,画了那么多画,且绝不摆出空架子,一如既往地学术、怪异、高深、鲜明、活力,绝不甜俗。尽管他位重,但其艺术深刻,得到公认;虽然拥有高学历,但他画的写的确实好!实不多见。
他画新农村,古村落,把情怀当饭吃,竟然被家乡南昌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招安”,从北京回到江西工作。那里的文化生态与资源配置远非京城可比,期间他吃了多少如墨汁般浓浓的苦,受了多少累都摆在脸上,体现在体重上了。江西文旅厅官员给他起了一个雅号:雷子人,累死人。他满脸憔悴,一身疲惫。他的艺术却依然威猛强劲。
至于我?发起此展,想混水摸鱼,与大家同行。从艺数十年,自知缺啥补啥,才华短路,缺少大气。以往为了讨好,不惜时间,不论代价,不计笔墨,千雕万刻,满心匠意,浑身匠气,恨不能雅。如今,跨过山丘,知晓了抽象的辽阔,脱世相,天地无限。我画无技无法,无笔无墨,有墨无笔。拓、画、撕、扯、洒、冲,皆为我法。我心怀敬意,想生新意,岁月无痕,笔墨留痕。这些画是我生活的数码,活命的痕迹,信仰的果。
新年将至,谨以水墨的新意,献给亲爱的观众。
策展人刘春杰.12.26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蒲国昌《说话系列》cmxcm
北岛《无题》96cm×cm
王华祥《锔瓷》30cmx49cm
罗氏兄弟《水果系列》cmx68cm
方力钧《无题》38cm×44cm
蔡广斌《热点·A》cmxcm×2
李磊《太阳鸟》cmx69cm
武艺《无题》44cm×33cm
一了《语世系列》cm×cm
雷子人《莲说之一》60cmxcm
刘春杰《日月同天》cmxcm
合作媒体
雅昌艺术网、艺加文投、南京晨报、江苏城市频道、南京日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荔枝新闻、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紫金山新闻、南京十八频道、十楼、江苏苏讯网、紫牛新闻、扬子鉴藏、收藏与投资、南京电视台城市面孔栏目等。
特别鸣谢江苏乙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文字编辑:任飞蓝
编辑排版:周莎丽
校对:王曦
审定:张凡、张雪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nr/1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