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才子郄智成middot难忘年少时

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难忘年少时的读书时光

郄智成

从什么时候爱上书,喜欢看书的,我有点说不准了。大约是10岁左右,我读小学3年级的时候,从看小人书开始爱上书的吧。

我的童年居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屯子,不足百户人家。那时的文化生活太落后了,要想找到一本书看都很难。好在邻居家有个大哥哥,中学毕业回乡,他家里藏了一些小人书。有时他家有点零碎小活儿,譬如搓苞米,就把我们这些孩子招到一起,他发布号令并约法三章,根据苞米棒儿多少,每人平均分多少穗,谁先搓完谁就有选择小人书和先看的权力。这招真灵,我们这些小家伙个个心里铆足了劲儿,比着赛生怕被别人落下。一大笸萝玉米棒子,一会儿功夫就搓完啦。然后大哥哥就把珍藏的小人书拿出来,分给大家看。《铁道游击队》《金沙江畔》《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都是在这个时候看的。

依稀记得我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红雨》,第二部叫《红樱歌》,在那个红色的年代,我最初的阅读,就和“红”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渴望读书的欲望太强烈,看书的瘾大到只要是印着汉字的纸就不放过。那年代家家住的都是土房,有一些人家会用报纸糊墙,母亲领我串门时,一旦让我赶上报纸糊墙的人家,那双小眼睛就扎到墙上拔不出来。每次都是在母亲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声中,老大不高兴的回去。

我11岁上小学四年级,一次去老师办公室送作业本,无意中发现报夹上放着的几份报纸,心里就痒痒的,中午放学回家,匆匆吃了饭就去学校了。当时办公室的窗户是老式的梯子型的,放学窗户都是划上的。恰好有块玻璃破损,又刚好我的小手能伸进去拨开划棍儿,于是我就偷偷地钻进屋了。

学校订了3份报纸,《人民日报》《文汇报》《黑龙江日报》,每个报夹都夹着厚厚的一大摞。翻着这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纸,我血脉偾张!新闻,时政要闻,副刊文艺作品,我真是如饥似渴,大开了眼界。

打这以后,我就悄无声息的天天利用午休时间来偷看报纸。后来,看到好的文章实在是爱不释“眼”,就忍不住用削铅笔的文具刀把文章割下来,我悄悄积攒着,美文越来越多,心里美极了。正当我得意忘形,沉醉于阅读与收藏快感的时候,那个意想不到的事儿终于发生了,我这个“偷报贼”被抓了个正着。

那是个“不幸”的午后。兴冲冲的我正看得起劲儿的时候,开门的声音竟没有听到,校长怕吓到我,悄悄绕到我的身旁,我感觉肩膀被轻轻拍了一下:“看得挺好呗!”声音很轻。我一回头,还是被吓了一跳,校长就在我跟前儿站着。心想,这下逃不过去了,一定会被狠狠地尅一顿。“我,我再也不敢了!”我哆哆嗦嗦,不敢正眼瞅校长,惊魂未定的脸上带着一丝可怜兮兮。惊恐竟让口舌伶俐的我结结巴巴。“看到报纸上这些大大小小的窟窿,我一猜就是你小子干的。”校长的脸上没有平时的严肃,而是挂着笑意。“不要害怕啦,从明天开始,你不用偷偷摸摸了,可以正大光明的来看报。挑你喜欢的报纸,还可以拿回家里去看。”啊,没挨“收拾”,反而得到了奖赏,这是多好的校长呀,我被这从天而降的好事惊呆了。

这是个“不幸”的一天,然而这又是我最幸运的一天!公元年初秋的这个午后,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读书成就了我,读书是否也害了我?在张铁生交白卷受宠的年代,因为如痴如狂地看小说和杂志,我出现了严重偏科的现象,数理化成绩一跌再跌,最后我竟讨厌了上数学课。就盼着上语文,沉醉于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读的那种美滋滋的感觉。

年的隆冬,我刚满15岁,在读中学。一个雪花飘飞的下午,该是我最烦的一节数学课吧。脑子里乱哄哄的,像灌进了酱糊,怎么努力也听不进去。我随手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省群众艺术馆编辑出版的《黑龙江演唱》杂志,胡乱地翻了起来。突然,一首署名王野的儿歌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王野是我省著名诗人,《北方文学》杂志首任诗歌编辑)。儿歌的名字叫《华主席见了微微笑》,一共五段,每段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三个字,第三行七个字,韵律很强,读起来响亮、铿锵,朗朗上口。

大汽车,

哞哞叫,

满载钢管到处跑。

建泵房,

修管道,

大庆天天换新貌。

大汽车,

哞哞叫,

当个司机多荣耀。

我长大,

也开车,

车车装满红喜报。

送北京,

献给党,

华主席见了微微笑!

那时痴迷的多是小说、散文,许是读诗太少的缘故吧,看完这首儿歌我竟然激动得不得了,不知从哪迸发出了灵感,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在心中翻涌。我拿笔的手竟有些颤抖,哆哆嗦嗦拟好个题目——《为了四化早实现》,按照这首儿歌的格式,在别的同学聚精会神听课的时候,偷偷写起了“诗”:

小弟弟,

坐灯前,

手拿书本学得欢。

学数学,

解方程,

做题麻利又熟练。

爸爸瞅,

妈妈看,

全家喝彩齐称赞。

我上前,

问弟弟,

为啥学得这样欢?

小弟弟,

起身站,

放下书本开了言。

学知识,

学本领,

为了四化早实现!

写得很顺,几乎一气呵成。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仍沉浸在初次创作的激动中,竟鬼使神差地投了稿。让我没想到的是,约半个月后的一个上午,班主任和校长同时走进教室,点我的名字,从印有黑龙江日报字样的牛皮纸信封,取出一张报纸,班主任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朗诵至今萦绕于耳。这首让我汗颜的处女作,四十三年前让全班同学羡慕,也着实让我飘了一阵子。

时光荏苒,现在,纸质书刊和电子读物应有尽有,我自己的存书也达几千册。然而惭愧的是,心浮气躁的我却很难再静下心来读书了。但我依然敬佩、羡慕那些喜欢读书的人。

作者简介zuozhejianjie

郄智成:出生于年,钟爱文学,四十余载孜孜以求,不懈笔耕。迄今已在《中国青年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台湾新闻报》《天津日报》《金陵晚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工人报》《鹤城晚报》《劳动时报》《中国作家》《世界汉语文学》《岁月》《青年文学家》东南亚《世界日报》香港《新文学》杂志及人民网、搜狐文化等近百家海内外报刊、媒体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数百篇首。多次获奖并被收入多种文集。现为肇州作协副秘书长,《肇州文学》编辑。

▼想看更多优质文章,点击翻阅往期佳作

心仪|彭丽媛谈幸福家庭生活,值得一读!

看肇州故事和才子梦

家乡人扫码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nr/11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