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水乡钱家渡组篇吴月华

点击上方“金陵作家”   阳光和煦,稻穗金黄。这时的钱家渡是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杆,放眼望去,遍地铺金,空气中弥漫着稻花飘香,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吞下金黄色的稻杆,吐出一堆堆散发着清新的稻粒,好一幅丰收的美丽画卷!村民们一年的汗水,经过时节的孕育、催发,风雨的抚慰、灌溉,终于凝结成一粒粒饱满的种子。

  我们在现代农业科技展馆,观看了湖熟自古以来的农业发展概况,学习相关农业知识,感受高科技给农业和养殖业带来的红利。“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村民们以农耕表达信仰,在农耕中陶冶情操。

  钱家渡的水上采摘园、渔趣园、水上街市、花园水街、水上森林迷宫等项目,吸引更多游客。钱家渡不像乌镇、周庄那么久负盛名,但是它安安静静毫不张扬。在这样一个娴静的水乡,可以舒缓身心,不知不觉中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钱家渡不仅清幽秀丽,金陵水乡的美食,有江南的灵巧,枕水居旁的老湖熟鸭馆的全鸭宴让你大饱口福。农家乐小吃一条街也非常值得打卡,让湖熟地道美食一洗我们的倦意。走进船菜馆和清心茶吧,点一份鲜嫩可口的板鸭,配上一壶清茶,一碗松软可口的米饭,尝一口潺潺流水涤荡出的水八仙,品味水乡特有的芬芳,让我们的舌尖和心灵留下美好回忆。

  在这里,一年四季皆是景,河畔开满鲜花,紫色的马鞭草花海、粉色石竹花海、粉黛子,五彩的月季花海、荷塘月色,在不同的季节都美得让你移不开眼。最美、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依水而建、傍水而居的民宿及其田园意境,乡村的夜晚没有霓虹灯火的搅扰,这里的夜,宁静、悠闲、绵长,枕着钱家渡的小桥流水,尽享诗意栖居,让蛙声鸟鸣伴你入眠。清晨推开窗,映入眼帘的是恬静的湖面,对岸是绿色或黄澄的田园,风景优美,恬淡舒适,让人暂时忘却忙碌喧嚣的城市生活,呼吸惬意的田园气息,还可以在这一片湖光山色的美景中放松身心。

  特色田园乡村,需要通过文化传承留住乡村的魂。钱家渡成立乡贤组织,创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充分利用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将“全要素网格”与乡贤相结合,真正做到“贤在格中找,事在格中做。”

  钱家渡特色田园乡村注入了传统文化的血液和休闲文化的气质,田野、河流、乡间小路,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肌理清晰可见,为市民休闲增添了更多内涵和选择。赏花、戏水、游乐、吃美食、住民宿、听蝉鸣,这就是你梦中的水乡。来湖熟钱家渡,与温婉水乡来一次亲密邂逅吧。

春花秋月彩色小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应邀参加了德阳市罗江诗歌节,带着几分好奇心,两次走进罗江区金山镇大井村。沿途两旁是风景如画的彩色民居、苍翠欲滴的树木、绽放灿烂的百日菊、随风摇曳的金色稻田、清香醉人的丹桂,把这里妆扮得格外绚丽娇妖。村委会广场石刻的“春花秋月”是对大井村最好的解读,绘出了村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站在春花秋月广场,随车的讲解员告诉我们,罗江区政府给大井村农户提供了川西、徽派名居等风格的房屋外观设计,在村民房屋改造建设上,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相结合。村里积极推进以产业、生态为重点的乡村振兴工程,引进了民宿、养老等农旅产业。大井村连续举办了十一届梨花节,农耕文化雕塑充分展现了传统的种植场景,体现了农村特色,可供游客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

  我从村口走到村尾,境内山丘与农田交错,农家书屋、康养民宿、文化阵地等功能性建筑应有尽有,真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春花秋月是金山镇万亩金花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是整个川西梨花保存最完整的村庄,整个片区有万亩的梨树,据了解,目前大井村就金花梨产业,村民人均收入已达到上万元。

  金花梨的特点是先开花,再长叶子,最后结果,花期有半个多月。它的果肉洁白、品质上乘,素有“中国金花梨之乡”之称。唐代诗人元稹曾用“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的诗句,用梨花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

  每年三至五月,漫山遍野的万亩梨花、一片片油菜花、芍药花竞相绽放,散发出缕缕清香。大井村建设的观景台,便是观赏金花梨等全村景貌的最佳地理位置,满园春色,尽收眼底。春风吹过,飘落的梨花拂过脸庞,洁净的如同天使一般,春色旖旎,整个村庄似烂漫唯美的梨花海,梨花飞舞,香气扑鼻,仿佛下了场梨花雪。白净素雅的梨花丛、金黄色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粉中带白的芍药花海相互辉映,配上五颜六色彩虹墙面,若隐若现犹如童话小镇一般。徜徉其中,拂面而来的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每年秋天,金花梨悬挂枝头,硕果累累,勾勒出一幅灿烂美丽的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专程前来欣赏。它是一个春赏花,秋品果的好地方,春花秋月由此而得名。

  大井村,古朴中不失凝重,宁静中透着秀色。游客除了一睹万余亩梨花盛开的盛况以外,还可在不同季节欣赏荷塘月色、文艺表演,参加垂钓活动、自助烧烤、自行车骑游、摄影大赛等活动,阳光漫撒,闲庭信步,一步一景,让游客享一片宁静祥和,春花秋月浓浓的田园光景。每年有无数的摄影爱好者、画家,扛着长枪短炮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把这美不胜收的仙境永远定格在画面中。

  悠悠万事民为先。大井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毗邻千鱼欢自然村落水乡、香山鹭岛水库风貌优势,因地制宜,注重激活整合资源,将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融合发展,使之成为吸纳群众就业、富民增收和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赏花、品果、休闲、养老、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园和千鱼欢村养鱼、赏鱼、抓鱼等主题的产业发展优势。立足自身资源发展原生态田园文化,依托梨花节,打造金花梨;做足水文章,深挖渔文化;借力互联网,发展乡村游,走出了一条“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田园美、景观美、庭院美、生态美、产业美、乡风文明的春花秋月彩色小镇,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休闲好去处。

  天道酬勤农家乐,瓜果蔬菜满田间,在这里最能感受最原始的生活状态。村民们随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醉人画卷让你乐在其中。来吧,朋友!远离城市的喧嚣,抛开家务的繁琐,邂逅最美的春花秋月彩色小镇,呼吸新鲜空气,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品尝农家饭,在你流连忘返的心境中体验春花秋月彩色小镇的生活。

品味书香 悦读文明

  一个文明的城市,是喜爱阅读的城市,是有文化气质的城市。近年来,南京市着力推进以文育人的全民阅读活动,让书香浸润城市,倾力打造书香社会,提升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

  人们除了到公园、林荫下散步,相信许多人都想找一块休闲之地,温一壶绿茶,捧起一本书,品味着字里行间的一缕书香,茶香缭绕,书香浸染;当我们置身于图书馆或阅览室,会在这里沐浴一份宁静和温馨,传承文明,畅享美好时光!

  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一本让我们记忆深刻,有影响的书籍,有时候它代表着曾经我们经历过的时代,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我们所喜欢的书也会有所变化。

  小时候,我总觉得村上的大广播和家里的小喇叭十分有趣,经常播放县里的新闻轶事及天下大事。家里订了报刊,看书读报是父亲每天晚上的必修课。我会拿着小人书凑过去,父亲除了给我讲故事外,还讲一些道理,说实话,那时的我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亲这么爱看书?

  我第一次看课外书,就被《安徒生童话》深深吸引,看见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听见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在森林里追逐嬉戏的声音,也被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命运伤心地留下了眼泪。在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童话中,我懂得了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真谛。这本书像宝贝似的我一直珍藏,留给了女儿,至今还保存在书柜。

  我从中学到部队,再转业到地方,我的思想逐渐成熟,见识逐渐增长,眼界逐渐开阔。虽然学习、工作、生活的气氛紧张了,读书的时间少了,但琳琅满目的书籍令我爱不释手,一本本好书丰富了我的生活。从《十万个为什么》中,我看到了动物世界的奥秘,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还帮我解答了日常生活中的疑难杂症,激发了我求知的渴望。哈利波特热潮,让我懂得了正义的力量。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便成了我的必读之物:罗贯中的百年历史之作《三国演义》,曹雪芹可歌可泣的爱情小说《红楼梦》,施耐庵英雄好汉起义的《水浒传》,吴承恩唐僧四人历经磨难,取得真经的《西游记》,细细地品味,体会它的内涵所在,都使我受益匪浅。

  翻开书本,凝视着纸上婉转的文字,仿佛是飘荡在耳边的箫声、笛声,我心里的思索已化作一眼甘泉,流入书的殿堂。读书像源源不断的泉水,滋润了我的心田,它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书籍里,我会感受文字、情怀、人性之美,我会有自己喜欢的人物,并对他们有不同的看法。

  在书的殿堂里,百家争鸣,宛如一朵朵竞相开放的花儿奇葩芬芳;在书的殿堂里,流转的是清风明月的雅致,展现的是梧桐细雨的韵律,还有那令人魂牵梦绕的文思。因为我喜欢飞翔在书的世界,抛开生活中烦恼,去领会书中精彩的故事。读着《老人与海》,恍惚间我成了那位坚强的老者,和鲨鱼一起殊死拼搏;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真想与故事中的保尔并肩作战,与他分担忧愁;读着《海底两万里》,我似乎在尼莫船长的鹦鹉螺号中与船长一起探寻神奇未知的海底世界。

  在品读中,我体会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在。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伤感。王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迷恋。李白的豪放洒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铸就了他的豪迈与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荡着他的崇高信念。酒入豪肠,七分酿,可称“醉中仙”。柳永委婉与哀愁,“草色烟光残照里”是怎样的惆怅,“无言谁会凭阑意”是怎样的忧伤,“对酒当歌”是怎样的悲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是怎样的柔肠。岳飞遒劲雄浑的意气,精忠报国的一腔热血豪迈,怒发冲冠,南征北战,就算自己身临绝境也高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用自己的一片丹心照亮汗青。

  我渐渐地感到书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它给我知识,给我力量。让我从一个无知的孩童,变成了一名有理想、有文化的机关干部。人生需体验,书香需品味,书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品味书香,可以感受到春天那风轻云淡的惬意,可以感受到夏天那滂沱大雨后的一丝清凉,可以感受到秋天那落叶纷飞的奉献,可以感受到冬天那雪花飘零的壮观。

  书,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韵香;书,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书,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书,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书,是最灿烂的朝阳,雨后缤纷的彩虹;书,是沙漠中的大片绿洲,开阔视野的窗户。在书中,我看到了杨开会、刘胡兰、江姐、黄继光、王成、雷锋、焦裕禄等一幕幕动人的英雄事迹。

  书是人类的精神所在,知识的源泉。“看一本好书仿佛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一本书,汇聚了知识精萃。在书的大地上,我们像一株小草,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吮吸着知识的玉露;在书的海洋里,我们是一只小鸟,随着朵朵白云越过一座座高峰,一片片草原,一条条河流,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自由快乐地飞翔。它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润育了我们的思想,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它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要是有人问我:读书像什么?我会回答:读书像喝红酒,必须细细品尝出当中的滋味儿;读书必须斟酌每一个字,才能把文章融会贯通。书,是一位优秀无声的老师,它让我懂得人生的真谛。我特别偏爱鲁迅先生、老舍先生的散文,每一个字渗透着感情,让我融入它的世界里。

  书香,那是一种朴素的香,一种有活力的香,一种文化气息的香,这种香沐浴着我的青春时光,仿佛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一直鼓励着我,畅游在知识与文明交织的海洋之中,让我勇往直前攀登,把自己修炼得更加文明,品德高尚。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盏导航的灯,书是位良师益友。品读经典,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益智明理,从经典名著中汲取精华,从圣贤哲理中感悟真理;博览群书,从阅读中吸取养分、开阔视野;学以致用,将读书、做人、做事统一起来;终身读书,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读出人生的充实与美丽,从而实现自身知识、能力、观念的有机转化,达到完善自我,全面发展的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中系统回答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金钥匙。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巍巍大中华浩瀚民族风。

  传承中华文明,品味书香人生,我们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用阅读来匡正理想、指引方向、实现梦想。要从娃娃抓起,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书香弥漫的校园、家庭和社会中,弘扬民族传统,崇尚读书,用书香润泽心灵、陶冶情操、涵养素质、丰富人生、健全人格,让阅读的力量不断积蓄和持续迸发。要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世界:少年强则国强,共筑我们的中国梦。

  书籍承载文明,书香滋润心灵。千载史书韵,满城翰墨香。如今,各种书店、书吧、职工书屋、书香校园、农家书屋、社区书屋遍布城乡,蓬勃兴起的网上读书会又将全民阅读拓展到了网络空间。全民阅读已成为文明南京一种全新的社会风尚,成为南京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如“市民求知讲堂”公益讲座,座无虚席,各种诵读演讲比赛轮番上演,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诠释着南京人全新的历史使命与文化担当。

  书香引领文明,阅读成就梦想。全民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新常态、新风尚,书香满金陵,让优秀文化在中国梦感召下,凝聚起中国力量,书写出现代文明,为南京高质量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加快建设活力、文明、生态、开放、智慧、和谐、幸福的强富美高新南京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吴月华,南京机关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学习强国》、《健康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扬子晚报》、《中国诗人》、《中国诗歌》、《中国当代诗人》、《中国江苏》、《金陵瞭望》、《南京新风》、《老子文学》、《沂蒙红课堂》、《雨花文艺》等。

《金陵作家》年第期(总期)

《金陵作家》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x/11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