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按钮,列车自动开始运行,到站精准停车,甚至还可以自己“洗澡”……这样“酷酷的”无人驾驶地铁列车将出现在年建成通车的南京地铁7号线上,成为南京首条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线路。
7号线将有新“开法”通车后启动全自动无人驾驶近日,南京地铁7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在宁举行。根据评估结果,7号线将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无需司机操作,列车具备全自动正线运行、自动进/出站、自动开/关门、自动唤醒/休眠等功能,列车空调、照明系统也可实现远程控制。
由此,7号线将成南京首条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标准设计的地铁线路。在国内,无人驾驶也会在北京地铁燕房线、广州地铁APM线上采用,无人驾驶已成未来地铁发展趋势。
7号线位于长江南岸,南起西善桥,北至仙新路,线路全长35.64km,全线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7号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设计时速80km/h。线路途经雨花台区、建邺区、鼓楼区和栖霞区,联系岱山、河西新城、五塘村、燕子矶、丁家庄、尧化门等地区,覆盖西善桥、丁家庄、中和村等多处保障性住房,计划于今年内开工。
无人驾驶模式啥样?仍有司机,主要起监测作用在目前的南京地铁上,司机都在驾驶室中驾驶地铁列车。虽然大部分时间列车都是自动行驶,但驾驶员的操作等必不可少。
而南京地铁7号线这条使用全自动运行系统线路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无需人工介入,即可实现列车一系列自动操作,如发车、上下坡行驶、到站精准停车、开闭车门、洗车、休眠等。
南京技术人员解释,无人行驶列车其实外观上和普通列车几乎没有差别,最大的差别就存在于驾驶室。
既然列车全自动了,还有司机么?答案是“有”。不过司机从繁忙的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了,职责更多起到监测作用。操作台上的仪器、按钮,还有显示屏……司机就是“看着”这些设备的。
在此前曝光的北京地铁无人驾驶列车上,控制台是被罩起的,单独隔离,这样驾驶室与车厢就也没有隔断了,乘客直接能来到控制台前。
无人驾驶模式啥样?安全性比人工驾驶更强
北京地铁燕房线列车正在进行动车调试
在国内任何一个地铁运行的城市,大小故障总是不可避免。那么无人驾驶地铁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是否保证安全?
“全自动运行就是按照时刻表运营,完成站间行驶、到站精准停车、自动开闭车门、自动发车离站、自动折返,完成运营后自动清客、自动回库、自动休眠……第2辆、第3辆也依时刻表进行同样的动作,全过程都不需要司机和乘务人员介入,这就是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运营的场景。”技术人员解释,相比普通列车,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线路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列车具备障碍物和脱轨检测的功能,一旦列车识别到前方有障碍物便会立刻反应、停止运行。
“无人驾驶的列车安全性、可操控性比人工驾驶的列车要强,乘客可以放心乘坐。”技术人员解释,传统列车很大程度依赖于驾驶员的个人反应,人为的因素难以精确控制。而无人驾驶地铁列车在运行中会根据即时发生的情况,第一时间由电脑程序自动反应并作出决策。
采取大小交路运行预计7号线年建成通车
北京地铁无人驾驶燕房线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开通运营
日前,南京地铁7号线进行全本公示。该条线南起西善桥,北止仙新路,全长约35.7公里。日前,7号线已进行勘测,预计年建成通车。
《建设规划》显示7号线为25个站,到《可研报告》增加至26个站。增加的是高庙路站,该站位于河西南部地区,周边有较多学校和居民区分布。而且,《可研报告》显示,全线26座车站均为地下车站。
建成通车后,地铁7号线运行方式采用大、小交路模式。其中,大交路为西善桥站—仙新路站,小交路为西善桥站—丁家庄站。
最早的无人驾驶地铁是什么样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无人驾驶地铁系统就分别在日本和法国悄悄萌芽。年,日本神户修建了第一条无人驾驶单轨列车线路以连通人工岛。但如今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的无人驾驶地铁系统,其技术源头却要追溯到法国北部城市里尔。
年4月25日,里尔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竣工开线。这条运载量并不大的线路,却使用了一项前所未有且在当时看来颇为科幻的技术:由里尔北方大学研发的VAL(VéhiculeAutomatiqueLéger),也就是自动驾驶轻轨列车系统。
而车站月台屏蔽门则是VAL的另一项重要创举,屏蔽门只有在列车停稳之后,才会随着车门打开,杜绝了乘客坠下站台或是向路轨抛掷杂物的可能。这些严密的安全措施,使地铁在自动驾驶的状态下,也可以保证运营安全。
通过安装在车站、站台、车头下方和车厢内等多处的传感器、监视器,作为整个方案的“总指挥”的计算机就可以“知晓”整条线路上的情况,并在每一天的运营中,指挥配属全线的所有列车,完成自动“唤醒”、系统自检、行车载客,以及收班后自动“休眠”等地铁运营涉及的全套操作。
无人驾驶地铁最成功的是哪一家?巴黎地铁14号线年建成通车,这条无人驾驶地铁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环节。
14号线列车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0千米,而其他地铁线路的平均速度则不超过每小时30千米。这条新锐地铁线路,轰动了巴黎,法国人甚至创造出一个混合“地铁(métro)”和“流星(météore)”的新词“météor”,以形容这条线路惊人的运力和无人驾驶列车“快如流星”的特质。
除了更高的行驶速度,无人驾驶技术带给14号线最大的优势,或许是无驾驶室列车独特的乘坐体验,以及更小的车辆段(整备区)。传统的地铁列车必须在运营结束后回到车辆段,以便司机下班回家;但无人驾驶地铁可以直接在车站上“存车”。这不仅意味着节能,第二天早班车发车也会更为方便。
南京地铁还有这些线路有新进展
4号线截至8月底,4号线一期新建的18座车站已全面进入装修施工、设备安装阶段;区间隧道已贯通;正线铺轨除九乡河段外已全部完成。9月15日,4号线信号正式开始了第二阶段(云南路至金马路区段)列车正线测试。在检查了道岔等关键信号设备的状态后,列车以低速巡道进入徐庄站台,顺利开始了调试工作。
4号线文化墙以“宁人伟业”为主题。目前,部分文化墙已经“露脸”。5号线地铁5号线试验站车站的主体围护结构已顺利完成,线路全长约37.5km,设30个车站,该条线计划年内开工,年通车。
据南京市规划局,值得期待的是5号线朝天宫站周边将成为一个文保氛围浓郁的“超级站”。
依照方案征询意见稿,地面层将设置文化体验式商业、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新中式居住区以及幼儿园;地下一层有下沉式广场、零售商业、休闲娱乐和停车位;地下二层及三层均为停车场。
这里将利用地铁站通道及过街通道,形成立体步行体系,合理组织步行、公交车、小汽车、出租车的换乘流线。同时,莫愁路、建邺路的单行道交通暂时不变(仅公交车双向通行)。无障碍电梯及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也将成为标配。与朝天宫风貌元素及色彩基调配合,未来这里的空间与景观环境也呈现一体化设计。
宁和城际一期建设截至8月底,宁和城际一期新建的18座车站已全部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开展土建附属结构施工,部分车站已开展机电设备安装和站内装修施工。20条盾构隧道已全部贯通;9个高架区间已贯通6个,其中江北高架段已贯通。正线铺轨已完成总量的26%。
宁和城际一期工程西起浦口黄里站,东至南京南站,线路全长37.55km,设18座车站。
宁溧城际截至8月底,宁高城际轨道禄口机场——溧水段(以下简称“宁溧线”)金龙路站—无想山站(试验段)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均已完成,高架区间桩基施工基本完成,地下车站已开始土方开挖。首台盾构机已开始推进。
宁溧线全长约31km,全线共新设9座车站,其中5座地下站,4座高架站。线路起点为禄口机场站,终点至无想山站。
除了“逆天”,小编实在想不出其他词汇了~
来源丨南京发布、南京大城小事、金陵晚报、
南京区街一号、南京地铁、网络
南京通整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