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
南京一女子受骗将33万元汇进骗子账户,她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客服,并按客服指点,用骗子的银行卡号登录网银,故意连续3次输错密码,致骗子的账号被冻结,成功阻止了30万元损失。
骗局回顾:假称卖货实骗货款
在南京做钢材生意的张先生接到一个叫彭某某的人打来的电话,彭某某在电话中称手头有吨螺纹钢要出手,双方最终决定以每吨元成交。当天下午张先生安排驾驶员到上海提货,驾驶员赶到后,张先生的妻子朱女士依约通过网上银行,将32万元货款打到彭某某在其上海某支行开设的账户上,另1万元打到彭某某的农行账户上。钱汇出后不久,驾驶员却反映提不到货,并告之货物另有主人。彭某某表示自己马上过去协调。大约过了1小时后,张先生和妻子就再也联系不上彭某某了。
及时止损故意输错密码锁住骗子账户
夫妻俩这时发觉被骗,朱女士当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寻求帮助,银行客服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指导。朱女士按照客服的指点,用彭某某提供的账号登录网上银行,并故意连续3次输错密码,致彭某某的网银账户密码被锁死,这样,便有效阻止了彭某某使用网银在线迅速转出大额款项的企图。但是,就在朱女士锁死彭某某网银账户时,彭某某通过线下ATM机取走账户中的2万元赃款,并通过同样方式取走农行账户中的1万元赃款。派出所火速联系银行方面冻结了彭某某的涉案银行账户。不久,办案民警在福建省将彭某某抓获。法官说“输错密码锁卡”不是“万能之术”
本案中,受害人通过锁死骗子银行卡取款密码,得以成功自救的方法,真的能确保资金百分之百绝对安全吗?
答案是不!一!定!
该案主审法官王燕称,受害人通过登录网上银行,连输3次错误密码的手段,是根据银行方面的相关安全设计,锁死了骗子的网银账户密码,有效防止骗子通过网银迅速转走大额款项。但此举却不能锁死线下取款,即ATM机取款,所以无法达到彻底冻结账户的目的。而且,锁死网银有24小时的时间限定,过了24小时,骗子仍能恢复网银操作。醒醒吧!这些银行职员智斗骗子的段子全是YY
①每次汇1分钱让骗子赔2块?国内绝大多数银行之间转账(包括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并不提供“收款人支付手续费”这一服务,而且这一行为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
谣言内容:4月30日《孝感晚报》报道称一名当地邮政银行员工收到一条诈骗短信让其汇款至骗子的邮政银行账户上。该员工灵机一动利用自己手机银行业务向骗子转账,采用对方扣款付手续费的方式,每次只汇0.01元就能让骗子扣款2元,结果第三天骗子的账户就“卡壳”了。她便据此推测自己用4元多钱让骗子损失了多元。报道出炉不久,人民网、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纷纷转载转发,一些对诈骗短信不胜其烦的网友也争相转发,对报道中银行员工“智斗骗子”的办法表示“涨知识”。
真相还原:这并不是一条新谣言,早在年,社交媒体上就流传着“每次给骗子汇款1分钱,扣骗子2元手续费,汇完1元后骗子就求饶”的段子。年,在《南方都市报》一则深圳警方破获电信诈骗团伙的新闻中也提到“该团伙的行骗对象中有一名银行职员。因为具有很强的反诈骗意识,这名职员故意7次汇款给嫌犯的银行卡,每笔1分钱,导致嫌犯的银行卡每次被扣除20余元的手续费”。
从诈骗犯罪的行为方式来看,为了避免被警方跟踪,骗子会隔一段时间换掉银行账户,对于骗到手的资金也会迅速的转移,极少留余额供汇款方扣除手续费。因此,骗子受损失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该银行员工真的通过小额汇款让收款方付手续费的方式让骗子损失了元,也是侵犯了骗子对其财物的合法所有权的行为,涉嫌毁坏涉嫌故意毁坏他人财物。对于诈骗罪这种和平型犯罪,正当防卫的理由显然是不适用的。
②连续3次错输查询密码可暂时冻结骗子账户?只能锁定电话查询功能或者暂时阻止骗子登陆网络银行,骗子依然可以使用前往柜台和自动取款机转移资金
谣言内容:有关整骗子的不实新闻,除了“汇1分钱坑骗子2元”以外,还有用输错密码的方式暂时“冻结”骗子账户。《现在快报》近日的报道中,也曾提到警方通过输错5次网络银行密码临时阻止了骗子登陆网络银行。
真相还原:这里所谓的电话银行“错输密码”指的并不是支付密码,而是电话银行和网络银行的查询密码。与取款密码不同,查询密码输入错误,只能暂时锁定骗子的电话银行和网络银行,并不影响其通过柜台和自动取款机机上取款。因为错输密码锁定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非金融卡持有者恶意试探密码,而并不是银行为用户设计的紧急救济措施。而且,即使骗子的银行卡电话银行和网络银行被锁定,理论上还可以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到银行网点直接解冻。
另外,多家银行的网络银行并不能直接使用银行账户登陆,而是需要用户设置的用户名、证件号码或者开发人开户地信息以及登陆密码。也就是说,如果骗子的账户开在这些银行,在只知道账户号的情况下,连“错输密码”进而锁定骗子的网络银行功能也做不到。
③被歹徒挟持时,倒着输入支付密码可以报警?目前国内银行暂未提供此服务;若真有此服务,摸索着倒着输入密码也可能激怒挟持者,威胁自身安全
谣言内容:“如果你被匪徒挟持,匪徒逼迫你输入银行卡密码,你可以用倒转输入密码的方式间接通知警方!例如你的密码是‘’的话,你可以输入‘’,这时提款机会识别出你是以倒转方式输入密码,在按你的要求吐出现金的同时,向警方报警”,这是一条曾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谣言,不少网友都被这种“机智”的报警方式忽悠了。
真相还原:这可能是被辟谣过最多的谣言了,不少媒体都曾通过向银行业从业人士或者实验证伪了这条谣言:目前中国的自动取款机并没有这种“倒转输入密码报警”的功能,自动取款机的系统只能识别密码是否与计算机系统内预留的一致,倒着输入密码就表示密码输入错误,不可能取出钱,也不存在报警的情况。
在辟谣的报道中,媒体多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好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x/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