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10艘舰艇准点驶过分界线进驻香

清晨6点,10艘舰艇准点驶过分界线进驻香港

清晨6点,10艘舰艇准点驶过分界线进驻香港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专访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首任大队长朱益飞

□通讯员 练红宁 金陵晚报记者 毛蕾

  年的7月1日0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取代驻港英军接管香港防务,香港回归祖国怀抱。20年间,一茬茬官兵驻守在香江畔,守护着特区的安全。在举国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6月29日,金陵晚报双拥周刊记者走访了当年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进驻香港首任大队长,如今已是南京市民政局巡视员、市双拥办副主任的朱益飞,听他聊起20年前的点点滴滴,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铭记历史时刻

准时驶过海域分界线,香港海警船鸣笛欢迎

  “年7月1日清晨6点,我坐镇舷号为‘’的指挥舰,带领10艘舰艇组成的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驶过内地与香港的海域分界线的那一刻,不远处的香港海警船鸣笛欢迎,我们也马上鸣笛回礼!”作为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进驻香港首任大队长,朱益飞回忆20年前的历史时刻,依然历历在目。

  “当时,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进驻香港是分三路进行的。”朱益飞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第一路是我们的先遣小分队,大约19人,7月1日前已到香港的基地做营房等方面的交接准备;第二路是我们的后勤人员,7月1日零时从陆上随大部队进驻;第三路是我们的舰艇大队,从海上进驻。”根据命令,舰艇大队提前5天就从汕头出发,先抵达深圳的妈湾港,做进驻前的最后准备。

  7月1日凌晨4点半,朱益飞坐镇舷号为“”的指挥舰,这是一艘当时我国最先进的导弹护卫艇,带领10艘舰艇离开妈湾港码头向香港进发,“码头上灯火通明,有很多市民自发前来送行。”

  当时天下着雨,为了准点到达,朱益飞一直在指挥室,密切注视着位置、船速……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1个半小时的航行,当日6点,朱益飞从指挥室的GPS导航屏幕上清晰地看到,舰艇大队正按照计划准时驶过内地与香港的海域分界线。就在此时,不远处传来香港海警船的鸣笛声。这是在欢迎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的到来,朱益飞立刻指挥舰艇大队鸣笛回礼。“一切都是那么默契。”朱益飞说,7点半,舰艇大队到达驻香港部队的海军基地——香港昂船洲码头,他也成为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进驻香港踏上昂船洲码头的“第一人”。

  进驻前的幕后故事

在废弃营区封闭训练,提前为进驻香港做准备

  20年前,当人们通过电视画面看到大雨滂沱中香港市民对着驻港部队热烈欢呼、五星红旗在香港冉冉升起的镜头时,也许并不知道在驻港部队完美进驻香港的过程背后,到底凝结着多少部队官兵的汗水和奉献。朱益飞的讲述,恰恰为我们填补这个空白。

  舰艇大队尽管年才执行进驻任务,但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年4月5日就在汕头市成立了。“可以说,汕头是我们进驻香港的起航地。”朱益飞说,一直到年7月1日的4年多时间,大队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进驻香港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的挑选、封闭式训练等等。

  为了让官兵心无旁骛地进行封闭式训练,训练地点选在下川岛。尽管这个无人小岛上的条件非常艰苦,只有一个已经废弃的营区,但岛上的码头却很适合舰艇泊停、展开训练。于是,朱益飞和官兵们住进了没有门窗、甚至连门框都没有的营房。下川岛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没有床睡觉,他们就打地铺; 没有自来水,就用山上细流积下的水烧饭、洗澡;电也控制使用,一天只能供几小时,用于简单照明,过了晚上12点便全岛停电……

  “一支队伍,往往条件越艰苦,越有凝聚力、战斗力。”朱益飞说,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仅用半年时间,官兵们完成了进港前准备,实现了当年所有舰艇全部通过总部考核的目标。

  过了基础训练以后,进入实用训练。当时要求非常细,细到什么程度?舰艇在海上训练,时间上细到秒,距离上要细到米……这样的训练,官兵们的付出可想而知。朱益飞举了一个自己经历的例子:“我记得当时我爱人带着孩子到训练基地探亲。待了1个月,而我却因为训练太忙,只回去陪了他们4个晚上。”正是有了这样高标准、高强度的训练,真正进驻时,舰艇大队才能那么完美地完成各项任务。

  经历新考验

站稳脚跟,获得香港民众的认可和拥护

  “顺利进驻,登上码头的那一刻确实很喜悦,但这种喜悦很短暂。”回忆进驻任务完成时的心态,朱益飞说,比起喜悦,更多的是觉得肩头的担子很重。舰艇大队的所有官兵都认识到,从靠上码头的那一刻起,荣誉已属于过去,必须转换角色,接受新的考验。

  如何站稳脚跟、履行使命?是摆在驻港部队舰艇大队面前的紧迫任务。舰艇大队党委一班人认为,必须及时建立起适应新环境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四个秩序”。

  “那时候我常说一句话:细节体现素质,细节决定成败。任何错误,在我眼里都是‘零容忍’。”朱益飞说,驻港生涯,自己有两个欣慰:第一个是年7月1日,带领编队准时准点进驻香港;第二个就是进驻的两年半时间内,把“四个秩序”全面建立了起来,并且通过举办军民同乐的“军营开放日”活动等,舰艇大队也赢得了香港民众发自内心的欢迎,实现了“站稳脚跟”的目标。

  年底,朱益飞离开香港回到汕头。年,他选择转业到南京,在这个当年他入伍的城市工作至今。

□通讯员 练红宁 金陵晚报记者 毛蕾(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7月3日)

  历史回顾

震撼世界的和平进驻

  年6月30日10时10分,中央军委发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的命令。

  当天,先头部队人分乘39辆小车、交通车和大卡车等车辆,分4个梯队,分别进抵香港营区。

  晚上11时30分,部队准时进驻完毕。至此,连同此前进入香港的3批先遣人员,驻香港部队在香港人员已达人。

  6月30日23时58分53秒,中方中校军官谭善爱对英方卫队长说:“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谭善爱洪亮的声音,犹如铿锵誓言和庄严承诺,响彻香港上空。

  随后,英方卫队最后一名人员走出威尔斯亲王军营营门口线。1日零时整,中国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在中国礼兵手中升起。

  1时起,深圳的驻港部队从不同方向开进香港,8时40分以前,依次进驻14个军营,至此,驻港部队全面担负起香港防卫任务。

  当天大雨滂沱,雨中,香港市民对着驻港部队热烈欢呼,这番景象让当年为阻挠驻军杜撰的谣言“香港老百姓怕解放军”不攻自破。

  这是一场全新的世纪大考,世界为之瞩目,祖国寄以重托。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开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驻军的崭新篇章。

  据悉,驻香港部队年1月奉命组建,是我军唯一一支陆海空三军联合编成的部队。(据解放军报法人   岁的老党员、老红军秦华礼兴致勃勃地讲述长征故事,从红军进入川东讲到长征过草地,展现了红军攻险克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让师生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南京锁金一小、锁金二小、宇花小学、洪武北路小学、景明佳园小学等学校的学生代表向秦爷爷赠送了自己创作的书画、景泰蓝等作品,秦爷爷则回赠了长篇回忆录《百年风雨路》。小学生们还表演了文艺节目,让秦爷爷十分开心。(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7月3日)

南京双拥精彩回顾,欢迎在此点击阅读:

七一,聆听百岁老红军秦华礼讲长征故事

一组老照片,见证南京政治学院40春秋

中国国防报报道江苏军人荣誉感越来越有感军嫂妈妈写给女儿的六一信曝光,感人至深!寻找年给解放军送画的北小的孩子们

《南京双拥》







































北京白癜风研究所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x/8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