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新语丨多样的打开方式

多样的“打开方式”

近年来,“打开方式”逐渐活跃起来,如:

(1)九宫格火锅你的打开方式正确吗?(《重庆晨报》年7月12日)

笔者用百度搜索了近几年包含“打开方式”的新闻标题,发现年至年其数量分别为6、69、条,年上半年达条,由此可见“打开方式”越来越流行,呈现异常活跃的状态。“打开方式”原指“揭开、拉开、解开”的“方法和形式”,上例中的“打开方式”显然已经发展出新的意义。

“打开”和“方式”的关系原本并不密切,由于电脑系统打开一份文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它们便结合起来。电脑文件的特点影响着“打开方式”意义的演变:人们打开电脑文件,可能是为了阅读它,“打开方式”便产生了“解读方式”“认知方式”的意义;也可能是为了使用它,“打开方式”便产生了“使用方式”义;还可能为了向别人展示,“打开方式”便产生了“传播方式”“推广方式”义。如:

(2)消防水枪新的打开方式:救下爬上电子眼的男子(《扬子晚报》年4月1日)

(3)“偶像”一词应有多种“打开方式”(《中国青年报》年4月22日)

(4)“70后”写意花鸟画家集体再发声:今天对传统的“打开方式”还有哪些可能(《信息时报》年2月25日)

“打开方式”表示“解读方式”“认知方式”义时,其搭配对象往往是词句、书籍及影视节目等词语;表示“使用方式”义时,搭配对象往往是用品、物品等词语;表示“传播方式”“推广方式”义时,搭配对象往往是项目、事业及各项活动等词语。这几个义项还可以结合特定语境产生不同的言语义,如:

(5)青春的最好打开方式是奋斗(《解放军报》年5月19日)

(6)西瓜全身都是宝!夏天西瓜的正确打开方式在这里(《健康时报》年7月5日)

(7)7个入口你走哪一个?明孝陵的“打开方式”你知道吗?(《金陵晚报》年6月8日)

对假期、节日等时间的“使用方式”可以解释为“度过方式”,对食品饮品的“使用方式”可以解释为“食用方式”,对旅游景区的“认知方式”可以解释为“游览方式”。“打开方式”的搭配范围越来越广,最后突破了名词的限制,动词性词语也可以与之搭配。此时“打开方式”表示“方式”,“打开”的意义趋于消失。如:

(8)高考减压,请用正确的打开方式(《华商报》年6月5日)

“打开方式”是如何引申出这些新义的呢?我们认为隐喻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句法形式的改变也允许了新意义的产生。

隐喻机制是词义引申的常见机制。“打开”最初的搭配对象,如“盒子、包袱”等,都具有一个闭合空间,这个空间是物理空间,在打开这个空间前,人们看不见里面的东西。类似的,书籍、影视节目等在阅读观看前,其内容是未被读者观众了解的,也仿佛存在于一个闭合空间,只不过这个空间是认知空间。认识这个认知空间里的内容,就如同打开“盒子”那样的物理空间一样。于是对书籍、影视节目的解读、认知就被隐喻为“打开”。同样,物品在使用前,项目活动在传播推广前,也可以看作具有一个闭合空间,这个空间是行为空间。“使用和传播、推广”均可以被隐喻为“打开”。物理空间是肉眼可见的,认知空间和行为空间是心理构建的。“隐喻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打开方式”的引申,实际上就是“打开”从物理空间投射到认知空间、行为空间等不同概念域的结果。

从语法结构上看,“打开”与N句法关系的变化,为词义的演变提供了宽松的句法环境。“N的打开方式”是由“打开N的方式”变化而来的。N从动宾结构“打开N”的宾语位置跃出,“打开”与N句法关系消失,“打开”仅在语义上指向N。缺少了句法上的强制,它们互相制约的能力减弱,促进了搭配对象的扩展与新意义的产生。“N的打开方式”是个偏正结构,中心语“打开方式”又是一个偏正结构,其中心语是“方式”。句法结构的强制作用使N与“打开方式”及其中心语“方式”产生了语义关系,最后N变为V,V只与“方式”有语义联系,“打开”成了羡余成分,其意义也近乎消失。

“打开方式”的新义为何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我们认为是当今这个传媒时代和网络时代造就了它的流行。

当今时代是个传媒时代,传播主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眼球,吸引眼球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求新求异是重要的一种。“打开方式”的非常规搭配,可以产生“陌生化”效果,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传播主体便乐于使用,这促进了它的传播流行。另外,传媒时代的社会需求给了“打开方式”高频出现的机会,高频出现又正是新词语广泛传播的重要条件。当今社会知识总量高速增长,普通民众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常常无法应付接踵而来的问题。人们在认知新事物及使用新物品时,往往需要在媒体上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介绍方法的攻略式文章深受欢迎,“打开方式”便大量涌现在传播媒体上。广告商们也利用这一点,常在广告或软广告的标题里使用“打开方式”。百度搜索引擎年7月18日含“打开方式”的新闻标题共30条,其中攻略类新闻15条,广告和软广告类新闻11条。这充分说明传媒时代的社会需求导致了“打开方式”的高频出现,最终成就了它的传播流行。

当今时代又是个网络时代,网络的影响无孔不入,多种多样的“打开方式”是以计算机用语为原初形态发展而来的,是计算机行业词语的“泛化”,网络的传播加速了它的泛化。另外,计算机的普及也使得“打开方式”更容易传播开来。模因论认为,知识文化单位可以称为“模因”,就像基因一样,不过“模因”的传播是通过模仿和复制来进行的,其中强势模因更容易得到传播。新词语也是通过模仿和复制传播的“模因”,“打开方式”作为计算机用语在上世纪末就出现了,它一直被反复使用,深入人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逐渐成为一种“强势模因”。这种强势模因一旦出现新用法,也很容易被网友竞相模仿和复制,最终被大众接受。

作者:许光灿

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李朋编辑:王景校对:张敬印审读:李密珍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效果
治疗白癜风有那些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x/8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