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98822.html针挑疗法也称挑治疗法、针刺疗法或挑病筋疗法,是用特制针或缝衣针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部位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挑出、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状物质(此即病根所在,淤塞经络,气血不通,导致疾病丛生;而健康人则没有,一挑即出血),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简易外治疗法。它由远古的砭刺法和络刺发展而来,是通过刺激皮肤经络,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物理刺激疗法,具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此疗法历史悠久,操作简便,安全根治,无副作用,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可有效治疗胃脘痛、腹痛、胸胁痛、腰痛、肩凝痛、落枕、坐骨神经痛、痔疮、疳积、急性结膜炎、痤疮、淋巴结结核、癫痫等疾病。(二)治疗原理从中医学的角度及临床实践的效果来看,皮肤的分布与经络紧密相连。《素问?皮部论》曰:“皮部以经脉为纪”,“凡十二经者,皮之部也。”经脉有十二条,皮部也随之分为十二部分,称为十二皮部。
《素问?五脏生成论》曰,皮部是“卫气所留止”。卫气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卫外而为固”、抗外安内的作用。皮部借以“卫气”的运行和经络的传导作用,起到对外接受信息、对内传达命令的作用,是机体的“受纳器”和“效应器”。按中医学理论,人体一切变化反应,是“卫气”通过自控调节系统作用的结果。而皮肤则是“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素问?五脏生成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灵枢?禁服》)。因此,皮部在人体生理病理和诊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皮肤的特定位置给予适当的针挑刺激,是属于一种良性的治疗性刺激,可以充分发挥卫气的作用,起到疏通经络、推动血行,使阴阳调和,调动体内一切积极因素,与疾病作斗争,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三)功能作用针挑疗法在临床上有如下的作用:
1.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治疗痹证、面瘫、劳损跌打后遗症、头痛和腹痛等痛症,以及由于经络阻塞所致的多种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实验证明,挑治疗法也能改善人体血管微循环。
2.消炎解毒、清热消肿:治疗血毒斑疹、风火眼痛、火毒蛇气、痰火结核、疔疮疖肿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实验证明,挑治疗法还有增加白细胞的作用。
3.祛痰解痉、软坚散结: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面痉、瘰疬、瘿病,以及皮下结节等病症,都有较好疗效。
4.调和阴阳、健脾开胃:对阴虚阳亢的甲亢、阴阳失调的神经官能症,以及脾阳不振、运化失职的疳积都有较好的疗效。实验证明,挑治疗法能使升高的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提高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四)治疗特点
1.挑治疗法是一种浅刺法,它的刺激点虽遍布全身,但挑刺的深度只限于皮部,最深也不超过皮下筋膜层,所以非常安全,没有任何副作用。2.所用工具十分简单,凡是硬度较强的圆利针、缝衣针、不锈钢小锥子,以及各种特别的针具都可以使用。3.刺激手法是以横刺挑提、牵拉摇摆为主,或者在皮层挑出一些白色纤维状物质(此即病根所在,淤塞经络,气血不通,导致疾病丛生;而健康人则没有,一挑即出血),一一挑断,挑尽为止。创口极小,很快愈合。4.在取穴方法上,除与针灸取穴法相同外,还强调选取皮部的病理阳性反应物“皮肤异点”,作为挑治的中心点。5.适应症广泛,能够根治很多内外疾病,不复发。
(五)治疗用具
(1)缝衣针:大、中、小号各若干枚。适用于各种针挑法,特别适用于挑病筋法。
(2)不锈钢圆利针:是一种特别的针,分针柄和针体两部分,犹如锥子。该针持针方便,便于用力。适用于挑血法、挑摆法、挑拉法等粗挑动作。
(3)不锈钢钩针:分针体和针柄两部分,前端弯曲成钩。用力方便,适用于挑提、挑摆,用时不易滑脱。
(4)巾钳:即外科用的巾钳。有各种规格,最适用于挑提、挑摆、挑拉法等。
(5)2%碘酊、75%酒精若干毫升、消毒棉球、胶布。
(六)挑治部位
针挑的部位、穴位和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机制和原理与针刺疗法一样。操作前首先要选择针挑点。针挑点是针挑疗法的刺激点,简称“挑点”或“针挑穴点”。它是针挑法在人体施术的具体位置,是针挑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固定针挑点和非固定针挑点。前者又分经穴针挑点、分区折算针挑点、头皮针挑点;后者分皮肤异点、异感点、颗粒点、结节点、脉络点等。由于挑治疗法的发展,挑治点不断增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经穴挑治点、异常反应点。经穴挑治点即针灸所用的穴位,内脏病变多用。异常反应点是疾病在体表的病理反应点。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肤和内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体内有病可以在相应的体表上出现异常反应点。反应点的种类很多,有皮肤斑点、疹点、异感点、颗粒点、结节点和脉络点等。在这些点上进行挑治,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1.异常反应点的特征
(1)斑点:其形如斑,与表皮相平,抚之不碍手,形状大小不一,有如针帽、芝麻,颜色有红、黄、蓝、白、黑、褐、紫等,以红、褐、白多见,多无光泽,压之多不退色,无压痛。
(2)疹点:其形如疹,凸出表皮,抚之碍手,形状大小不一,多如沙子、芝麻,有红、紫、白三种颜色。
(3)异感点:即皮肤异常感觉点。一种是自发性痛点,另一种是加压后才发觉异常的异常压痛点或麻木点。
(4)颗粒点:患者皮肤或粘膜上的一种颗粒状的病理反应点。它的形状多为圆形,顶稍平,皮色微红或白色,大小如芝麻、绿豆。颗粒内含有少许白色如米饭状的分泌物,挑破可取出像半粒米饭大小的粘胶物。
(5)结节点:患者某个区域或点线上的皮肤或皮下出现的结节状病理反应物。形状不一,多数是圆形、椭圆形,也有条索状。大小不一,有绿豆大的,也有花生米大的。推之稍移或不移,质韧硬,压之有痛感或不痛,在其上即为结节挑治点。
(6)脉络点:人体因为病理变化而引起体表浅在血管形态色泽变异的一种病理反应现象。有的特别显露充盈,有的扭曲挛缩;颜色有红、紫、黑色之变。
2.异常反应点的好发部位
(1)一切热性病、流感、痧症,在胸、背、颈前后和肘胭窝部位常有异常反应点出现;如果血液热毒炽盛,可出现瘀黑斑块。
(2)肺病患者,如属湿热者遍身可见白痦,温热病邪向外透发时可出斑疹;如果是慢性肺痨,每见胸、背部留下一至数个血斑。
(3)心脏有郁热瘀滞者,在胸背部和肘部内侧有红紫疹点,舌尖有芒痧。
(4)肝脏有湿热血瘀者,在胸背和颈前区可有红斑、紫点,掌部有红斑如朱砂,压之退色,又名朱砂掌。
(5)肾脏湿热内困或湿热下注膀胱时,多在腰骶部、腘窝附近,腹股沟和外阴部出现异常反应点。
(6)脾胃湿热者,可在下肢胫前内侧出现湿疹,脾虚不能统血兼挟湿毒者,可在全身出现异常反应点。
(7)痔疮患者,多在腰骶部出现异常反应点。
(8)眼部病变多在背胛区、耳部出现反应点。如属脾肺积热而夹风者,可见上下眼睑内有累累如砂的痧点,名为沙眼。 (9)体内有寄生虫时,眼巩膜常出现蓝褐色斑,腮颊内有红斑,面部有血斑。 (10)阑尾炎患者,常在右下腹部、足三里、大肠俞等处有压痛点。
(11)腰痛患者,多在阳关、腰眼、髂窝等处有压痛。
(12)女子白带过多或男子手淫者,常在臀部和尾骨尖处有异感。
总之,很多疾病都会在体表出现异常反应点。一般内脏病的反应点,多在背部和腹部。
3.异常反应点的寻找方法
(1)眼看:将病变的好发部位充分暴露,光线要充足。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如果在预定的范围内找不到异点时,应扩大寻找范围。
(2)手:即在可能出现异感点和部位用手摸、指压,寻找疼痛或麻木区。
(3)仪器探测:用仪器探测异常的穴位或异常的反应点。
4.临床意义
既可以作为辅助诊断之用,又可作为挑治的部位,以治疗相应的内脏疾病。
准备工作
1.体位:按照处方所选的穴位要求,安置好病人的体位。要充分暴露针挑的部位,并便于术者操作,同时病人要舒服,能较长时间不移动体位,以利手术进行。
2.定位:按处方找出挑治点,确定下针的具体位置,轻轻压一个记号。
3.消毒:病人的挑治部位,术者的手和针具器械均须消毒。
(1)挑治点皮肤的消毒:可用2%碘酊涂搽,稍干后再用75%的酒精拭擦干净,拭擦时应中心向外绕圈拭擦。消毒后避免再接触污染。
(2)术者的手部消毒:先剪指甲,用刷子肥皂把指甲缝及指头充分洗刷干净,然后用2%碘酊涂拇、食指腹,再用75%酒精洗净,戴上消毒手套更为妥善。
(3)针具器械的消毒:用2%煤酚皂溶液浸泡2小时,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之后使用,或用煮沸10—15分钟的方法消毒。
操作方法1、持针方法 针具不同,持针方法也各异。现以两种常用的持针方法为例加以介绍。 (1)细针持针法:用右手拇、食指持针,指头与针体垂直,握住针体后部,留出全针1/3长的针尖部分。 (2)粗针持针法:因为粗针的手柄较长,可充分发挥手掌和五指的作用。将针柄置于右掌,四指握紧针柄,拇指顶住针身的中部。这样持针,便于用力挑提、摇摆。
2、进针方法 (1)快速进针法,包括快速穿皮法、浅刺速提进针法。 ①快速穿皮法:用左手固定挑点的皮肤,右手持针用力迅速地穿过皮层。常用于挑摆法的进针。
②浅刺速提进针法:这种方法进皮很浅,约1~2毫米,几乎是一种压进法。方法是:针尖刺入皮肤,旋即提起,把皮肤挑断,如“蜻蜓点水”,分多次把针口挑大、挑深。此法常用于挑点、挑脂、挑血等。
(2)慢速进针法:术者右手持针,针体与皮肤平行,针尖对准挑点的中心,左手食指将挑点的皮肤向针尖轻压,同时,右手将针尖向前缓缓推进,这样,针尖便会顺利地穿过皮肤,每次穿的皮肤不要过多,过多则难穿透。此法常用于挑筋。 3、挑治法的基本动作
(1)刺:即把针刺入皮肤。常用于各种针挑法的进针和刺血。
(2)挑:是指针尖刺人皮肤后再向上提起的动作。挑的动作几乎贯穿于全部挑治手术之中。
(3)提:提和挑的动作差不多,其不同之处在于挑是用细针进行,而提则是用粗针以较大的力把皮肤提起来。针和挑点的皮肤呈垂直方向,做上提下放的有节奏的动作。
(4)摇摆:即提起后再做左右或前后的摇摆动作。
(5)牵拉:针体只朝一个方向拉动,用一拉一松的动作进行。
以上五种方法较为常见,此外还有旋转、震颤等动作。
常用挑治术
1、挑筋法(又称截根法,都容易引起误会,应称为挑病筋法或截病根法):选好挑点后,进行消毒,用细长而足够硬度的针(缝衣针或特制的挑针均可),慢进针,当针尖进入皮肤后,挑破表皮,便可挑出一些稍具黏性的皮下白色纤维状白丝(此物非筋非肉、来历不明,健康人没有,一挑就出血;只有病人才有,而且不出血、不很痛。此物堵塞经络,气血不通,故不出血,挑干净后才见血,症状消失,如释重负,疗效神奇,可惜无人研究)一一挑出或拔断,直至把针口内的病丝全部挑完为止。然后再挑另一病点,每次可连续挑多3-5个点。 临床应用:由于动作柔和持续,适用于体质虚弱者或慢性顽固性疾病。例如慢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风湿痹痛、各种软组织的损伤后遗症、内脏疾患、甲状腺肿、慢性淋巴腺肿、眼底病、沙眼、反复发作的麦粒肿和肩疮等。
2、截病根法(同上)
用挑的作用,在挑点上从浅到深,一层一层快速地将纤维状物挑起,再将其挑断或切断,但不需拔出纤维的一种针挑法。
操作方法:选用较粗的缝衣针或特别的圆利针。定点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张开,固定挑治部位,右手持针对准挑点的中心,用挑筋法从浅到深,将皮下纤维(根)挑起,用力挑断,挑割留下的残端不用拔出。如此往下挑割至无根可挑为止,针口可以大一些。挑毕,消毒针口,用纱布敷贴保护。
临床应用:截病根法与挑病筋法相似,但动作较粗快、简单,伤口较大而摇摆动作不多,适用于腰背及躯体外侧皮肤较厚的部位,多用于治疗背痛、腰痛、痔疮、疥肿、痧毒、慢性支气管炎、皮炎以及淋巴腺结核等。挑背俞穴也常用此法。 3、挑刮法一种先刮后挑的综合挑法。操作方法:先在预定的体表上压刮皮肤,使之充血,透出隐伏的痧斑(挑治点),然后改用挑法,把痧斑挑破出血(或挑病筋)。或用手掌蘸清水拍打皮肤,显示出异常点或斑点,再行挑治(古城峒村的四奶奶挑筋治麦粒肿即用此法)。 临床应用:此法多用于外感热病和痧症。有透痧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注意事项:刮皮时要先轻后重,从上而下,顺利而刮。当痧斑透露时,则可停刮,改用挑法。如无痧斑显露,可能是刮力不足,或是病非热毒。前者应加大力量多刮几下,后者则不要再来回乱刮,可改用他法。
4、钳痧法与挑刮法相似。不同的是挑刮法是先用刮法使皮肤充血透痧,再加挑痧;而钳痧法则是采用钳拧法使皮肤充血透痧。钳痧的手势是以右手的中、食指构成一个蟹钳形状,蘸些盐水或开水,对准要钳的皮肤顺序而钳,一拉一放,反复几次,皮肤局部便有充血发瘀现象,热毒越重,皮色越易瘀黑。非属痧斑热毒重症则不易发瘀。5、捉慓蛇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捉拿(或用右手拳尖压刮)患者肌肉丰满的部位(常在上臂内侧、胸大肌、背胛区),如立即隆起一条蛇形样物者,即称慓蛇。如是慓蛇症,被捉拿处可出现索状如蛇的凸起,应瞬即改用钳痧的手势钳捉住这条“蛇头“,把它拉起来,拉起到一定程度时再让它从手钳中滑脱,从蛇头钳捉至蛇尾(先露者为头,后露者为尾),如此捉拿几次。直至被钳处的慓蛇再试验不再隆起为止。如此,一处一处按顺序捉拿完毕。这种方法叫做”捉慓蛇法“。
6、挑点法
用针尖对准身体的某一部位做快速挑提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对准身体一个挑点的中心,做快速进针并快速挑破皮肤,不加摇摆牵拉动作,是多种挑法中用以破皮开口的常用方法。临床作用:此法常用于挑脂、挑络放血、挑痧、挑马牙、挑羊毛疔、挑痔、挑颗粒、挑小结节等。
注意事项:挑点下针不宜太重,一次穿皮不要太多,以快速的动作,把要挑的皮肤或颗粒分次挑破剔除。
常见病症治疗1、瘿病
活血化淤,软坚散结。
喉2、喉3、喉4、喉6、喉7,肿块之阿是穴,颈椎3~4之间旁开1.5寸,颈椎5—6之间旁开1.5寸。气瘿加肺俞,筋瘿加肝俞,血瘿加心俞,肉瘿加脾俞,石瘿加肾俞。气郁气浮者加膻中,心悸者加巨阙、身柱,汗多者加百劳,痰多湿重者加中脘,眼突明显者加眼睑挑点和肝俞,肿块难消者加挑天柱下2寸处。
挑局部点穴用细针挑筋法,把挑点皮层的纤维取尽。也可用挑摆法。远处的挑点一般用挑摆法或截根法,也可用挑筋法,体虚者用细针轻挑,体实者可用大针放血,或加摇摆。一般每次挑1~2点;开始每日挑1次,待常规点挑完后,则每间隔3~5日挑1次。10次为一疗程。两疗秸中间相隔10天。
针挑喉前区之后,最好不要过早吃乌鳢鱼(即生鱼)、酱油和辛辣之品,否则容易引起针E1疤痕增生,色素沉着。如果用大针或巾钳作工具在喉部针挑时,要注意掌握深度,切莫刺破颈部的大血管。
2、面瘫
祛风通络,化痰宣窍。
患侧耳下1、2点,面神经针挑点,阳白、四白、眼周点、阿是穴、风池穴等。
以挑提法、挑拉法为主,不用挑破皮肤。
每点约挑5~10分钟。如果初起有炎症时,应有意识地挤出一些血,但不要扩大针口,免生疤痕。也可在颊肉咬合线上挑点放血。一般每日或三日挑1次,每次挑2—4点,10次为一疗程。
针挑面部时不要用大针或巾钳,以免针口过大,留下疤痕。如果经10~15次挑治效果不理想者,可加用温灸疗法,则效果更好。
3、肩周炎
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本症常累及整个肩关节,可选用的挑点较多,常用阿是穴、肩贞、肩髑、臂孺等穴。
以挑提法、挑摆法为主,急性期可加用挑罐法,慢性期可加用挑灸法或挑筋法。每1—3日挑1次,10次为一疗程。
本病初、中期疗效较好,后期,尤其是已经出现肌肉明显萎缩时,效果较慢,要坚持治疗。同时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
4、坐骨神经痛
舒筋活络,祛淤止痛。
取肾俞、大肠俞、腰俞、腰阳关、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或取神经点的骶丛点、坐骨神经点、腓总神经点。
常用挑提法、挑拉法或挑摆法。劳伤积淤者,挑后加拔罐;虚寒久痹者加挑药法或挑灸法。针挑时,从上向下痛者,先挑其下,从下而上痛者,先挑其上。初挑每日1次,挑完全部神经通路后,间隔3~5日挑1次,10次为一疗程。
挑治疗法对一般坐骨神经痛效果明显。但如有椎骨错位或腰椎间盘突出者应先行复位,再挑治。
5、瘰疬
祛淤化痰,软坚散结。
分局部取穴和远距离取穴两种。局部取阿是穴,取点多少,视肿块大小和数目而定。初次挑取中央点,次及四周。远距离取穴视病因和病情而定。本病多有肝郁,故常加肝俞、肺俞、脾俞。炎症明显者加挑身柱、大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者加挑肾俞、膏肓。
局部点与远距离点交替使用每5天挑1次,10次为一疗程。局部先挑阿是穴中央点,再挑四周点,中央点每次挑一点,四周每次挑两点;远距离点凡有双穴者,均一次挑两点,如挑肝俞,左右两点穴位一次挑完。针挑术时,局部点用挑筋法,远距离点,初、中期用截根放血法,后期用挑筋法,可挑后加灸。
瘰疠即颈淋巴腺结核,属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难以迅速消散,要劝说病人耐心坚持,一般挑治3~4次后见效。痊愈则视病情轻重而定。还应嘱患者在治疗期间,思想开朗,精神愉快,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6、麦粒肿
消积导滞,调理脾胃。
主要取背部麦粒肿点,胸1~7椎旁3寸的范围,任意选一点,以胸4~7椎旁3寸之肉的异点最为常用。最好能找到皮肤异点进行挑治,针挑胸3~9椎旁的夹脊穴也有效。也可选用鼻尖点、耳尖点,慢性反复发作者,也可取上睑或下睑的针挑点,但只须选用一种针挑点使用即可。
背部挑点以挑筋放血法为主,耳尖鼻尖点以刺血法为主,眼睑点以挑筋摇摆法为好。
初发病轻者1~2次即能治愈,病程长、病情重者或反复发作者,可在背部加用挑筋法。
7、疳积
消积导滞,调理脾胃。
以四缝穴和疳积点为主。
四缝点用挑液法,疳积点用挑脂法,一般先用挑刺食指疳积点,如一次未愈,一周后轮用各指。病情重、病程长的可用挑灸法,以壮其阳,轻症可只挑刺四缝穴。
如体质虚弱者,可加用调理脾胃的中药,如异功散等。并注意营养。针挑可排出虫,但不彻底,肠虫过多须配合祛虫药,以促其效。
8、痔疮
活血化淤,化湿消痔。
『取穴或部位】(1)在腰骶部寻找皮肤异点,呈微红色、粉白色,稍隆起如尖帽大小之丘疹。(2)如未找到皮肤异点,则取气海俞、大肠俞或上、中、下髑穴为挑治点。或取长强旁开1寸处。
痔点确定后,皮肤常规消毒,用粗针挑破痔点表皮,然后向内深入,可挑出白色纤维物数十条,挑完为止。挑时病人微痛,针口不出血。
经常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热水坐浴,不吃辛辣刺激性饮食,多吃蔬菜和蜂蜜。
9、痧症清热凉血,祛邪解毒。
百会、太阳、印堂、曲泽、委中、人中、金津、玉液等穴。
痧毒在气分者用刮痧法;痧毒人于营血脉络、青筋累累者,用挑血法。痧毒入脏腑者,应加服药。轻症轻刮,放血较少;重症重刮,放血应多些,以其流血自止为度。一般一次见效。
宜食流质或半流质,忌食一切辛辣、肥之品。
10、蛾喉
祛风清热,利咽润喉。
外扁桃腺点,颈后C4~C7,两旁的皮肤异点、风门、肺俞、尺泽、耳背点。
急性期以碎针速挑法,加以适当的摇摆放血。耳背点、尺泽用挑络放血法,这两点对急性扁桃腺炎效果较好。慢性扁桃腺炎或慢性咽喉炎以挑摆法、挑筋法进行,多取喉周穴点挑刺。
慢性咽喉炎疗效较慢,须耐心调治。避免受凉。
11、沙眼
活血祛淤散结。
以耳尖点、耳背肺络点为主,必要时加用上、下眼睑挑点。
急性期以耳区点挑血法为主,慢性期以挑筋法为主,主要挑治上、下眼睑挑治点。配合挑治肝俞、肺俞。每次挑1~2点,一周为一疗程。
要注意卫生,保持手和毛巾清洁。
12、阳痿、少精
滋补肝肾。
肾俞、命门、八髑、三焦俞、关元、关元俞、百会、大椎、大杼、长强等穴。
每次选1~2点,以挑提法为主,一穴挑摆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3—5次为一疗程。
节欲,加强营养,可同时配服中药。
13、痛经
理气和血,祛淤止痛。
骶环点或次醪穴、关元、肝俞、脾俞、肾俞等。
虚寒者以挑筋法、挑摆法或挑药法。淤血实证用截根法或挑罐法。一般每次挑两穴,连挑两三天即可。如反复发作者,可用“三?三?三制”方法进行。即每次月经前三天、后三天各挑1次,连挑三个月。
注意无菌,防止感染,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注意事项
1.准备好长短粗细合适的针具,并检查针体有无缺损、弯曲,针尖有无钩刺现象。检毕进行消毒、备用。 2.注意患者挑治部位和术者手指的消毒。 3.对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针挑或慎用。 4.心脏病、身体虚弱、过敏体质的患者,选点挑刺应从少到多,从轻到重,逐渐增加刺激量。 5.伤口要注意消毒。涂药(红汞或碘酊)后敷贴保护。一般不用胶布直接封贴针口,避免造成渗液感染,6.挑治后3~5天内禁止洗澡,防止感染,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7、孕妇、有严重心脏病、出血性疾病及身体过度虚弱者禁用本法。
小编推荐文章:
养足生命三要素“精、气、神”的具体方法
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北京德鑫堂中医中药研究院、北京世界针联浮针中医研究院南宁分院联合南宁周永贞诊所痛症康复科举办的中医特色疗法技术推广培训班主要传授浮针疗法(一分钟止痛疗法)、超微刃针疗法(安全、无痛、快速松解浅筋膜)、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疗法、火针、火疗、正骨、刮痧、拔罐、艾炙等全套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通俗易懂、易学易会。有医学基础的,参加培训后你更加医技高超,很快成为当地名医,可以特效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鼻炎、痔疮、哮喘、胃病慢性病及疑难杂症。没有医学基础的,通过培训,同样可以调理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腿痛、鼻炎、青春痘、减肥、痔疮等,同时掌握保健及亚健康特色调理技术,学习回去可以开养生保健馆,可以帮助家人调理身体,每年可为家里省下很多的医疗费,一次学习终身受用、全家受益。每个月15号报到,16号开始培训,有一定临床医疗经验或多年保健经验的学习5天即可,没有基础或基础较差或者虽有基础但时间比较充裕想多实践的就学习15天。包教包会,同样的课程免费复训。报名及咨询(莫老师)(韦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fz/1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