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你会在不经意间对你所听见的某一句话,你所看见的某一个场景而感动,那是因为我们心本善良,心怀感恩,其实善良与懂得感恩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一打开电脑,我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这一定是那位八十多岁的离休老干部,我太熟悉了,他常常上午便把下午的号预先挂上了,这一定又是他女儿干的。
有这样一对老夫妻,大约十年前来看过我的门诊,看的次数多了,也便记住了他们的姓名和特点。
十年前他们大约七十岁,双双是走着来看牙的,谈笑中知道他们有两个女儿,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扬州。后来有一天,老太太用轮椅推着老头来看牙了,老头中风了。让我感动的是,老头尽管不能说话,每回见到我总要用颤抖的声音喊我:“孔……医……生……好!”我每次都很感动。
再后来某一天,一个漂亮的中年女性急匆匆地进来跟我说了几句话后出门推着一个老太太进来了,她跟我说的是:“我妈是晚期胃癌,没有化疗,请你千万别提她的病,也请你帮她把牙保下来,她不能拔牙!”我一听蒙了,这老太太和那老头同时坐上轮椅了,该怎么得了?我同时也看清了,他们这个女儿长得真漂亮,年龄与我差不多,气质很好,尤其那双大眼睛,水汪汪的,还含着泪。
“孔医生,我们来了!”今天女儿依然美丽,虽然仍是疲惫不堪的样子,“我爸昨晚上牙疼了一夜,喊了一夜要见孔医生,要见孔医生,说只有孔医生才能救他。”听她这么一讲,我必须得认真起来。
“孔医生好!”老头说话居然口齿清楚了,看来中风已经好转,我看见他一直在朝我看,眼睛里充满了期待,这通常是一个病人对医生发出的求救信号。
仔细查了查,发现右下第一磨牙深龋,且冷热痛明显,很显然,这颗牙齿是急性牙髓炎,我必须马上给它行开髓引流术。
处理完,老头看上去好多了,我想我的诊断和治疗起码能让老人今天度过一个轻松的夜晚了。
我突然有问题想问老人的女儿,这是我前几次就想问的,只因我们是同龄人,面对现实有同样的问题。
“你还上班吗?”
“我上班,我先生退休了。”
“你跟父母同住吗?”
“原来不,自从父亲生病就搬过来同住了。”
“家中两个老人且都是病人,你想过逃避吗?”
“没有,我希望他们活得越长越好。”
“你累吗?”
“不累,我与先生分工不同,共同承担,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每天陪他们晒太阳,陪他们看花开,陪他们聊天,每晚陪他们到十点……”
“有厌倦的时候吗?”
“没有,让父亲陪着母亲,母亲陪着父亲,我陪着父母,父母陪着我,这是上辈子的情缘才换来了这辈子的守候,因为守候才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看着女儿推着老人离开的背影,我不禁感慨不已,我的灵魂被她的话触动了。是啊,陪伴才是人生最长情的告白。谁都是父母生的,谁都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得向她学习。我无法想象老人的女儿是怎样的心态面对两个时候不多的老人,但我相信,老人的女儿在让老人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时候其实也在享受一种幸福,孝敬与感恩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幸福。
小贴士:急性牙髓炎检查时多见有深龋等牙体硬组织的实质性缺损,接近牙髓可见微小穿孔,穿孔处可见浓液或血液渗出。医院就诊时都是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疼痛特点有自发痛、阵发痛、激发痛、夜间痛、疼痛不定位五个特点。
★★★摘自《牙医门诊日记》★★★
《牙医门诊日记》
作者:孔锐
出版:译林出版社 .11
发行:凤凰壹力
分类:文学/畅销
“心狠手辣”拔牙匠VS德高望重女医生
三十年资深牙医,讲述门诊温情故事
爱心小贴士,教你保护“伶牙俐齿”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口腔科主任医师的日记随笔,她用个人的眼光打量着门诊室的一切,呈现了一个个故事:既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尤其是口腔医学知识,又有医患之间的矛盾、争执与谅解,以及作者自己的种种感悟,同时还展现了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敏感,一个医者所具有的对普通人的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
孔锐,江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从事口腔专业临床近三十年,擅长各种口腔正畸技术。近年来爱好写作,已在《金陵晚报》《泰州晚报》《东方文化周刊》等媒体开辟专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