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谋杀以坐月子的名义,大夏天开暖风

本文授权转自:凤凰WEEKLY

ID:phoenixweekly

对寒冷的畏惧,对保暖的迷恋,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悲剧。

前几天,山东淄博的一名产妇在家坐月子,医院。据《山东商报》医院说法,当时产妇的体温高达40多度,心脏肝脏都有损伤。

产妇送来时,穿的长裤长袖,产妇的家人说,因为坐月子,怕落下什么病,家里不开风扇空调,甚至让产妇盖上了被子。

大热天,这位20多岁的新妈妈就这么中暑了。医院,不治身亡。

中国产妇捂月子中暑身亡,不是头一次发生了。甚至于山东本地,近年来也已经不是头一遭。

检索一下新闻就可以发现,每年夏天,这样的悲剧都会准时发生。

在中国产妇捂月子中暑的海量案例上,塑造了中暑金字塔的顶端——死亡,或终生昏迷。

年7月,山东潍坊一名产妇在生完孩子的第六天,在36℃的室温下,从头到脚都捂着,身上穿着秋衣秋裤,最终,由于中暑严重不治身亡。

年8月,上海奉贤区的一名产妇,在不开空调的房间捂月子,严严实实地盖着棉被,结果中暑抢救无效身亡,留下了出生刚十天的孩子。

年夏天,医院收治了一名39岁的产妇,她也是在家捂月子。

据《金陵晚报》报道,她家倒是开着空调,不过是暖风。

院方后来说,这名产妇陷入深度昏迷,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直到家属接出院,仍旧没有醒来,处于植物人状态。

△全国各地产妇坐月子中暑乃至丧命的新闻报道,每到夏天就会集中爆发。

产妇在夏日捂月子身亡的极端悲剧,自然是极少数,可这恰恰说明了捂月子的广泛程度。

这些被媒体报道的极端个案,很可能还是少数。类似事情在中国一再重演,只不过,换上了不同时间、地点和人物。

还要感谢现代医疗,那些捂月子的医院后,大多数还有机会捡回一条命,不至于轰动全国。

每年夏天,武汉、温州、沈阳、无锡......各地的都市新闻都会准时继续讲述,正在当地发生的新妈妈因为捂月子中暑险些送命的故事。

坐月子的起源:原始社会的生殖污秽禁忌

在坐月子方面,中国妇女仿佛是一种特殊品种,只要一怀孕,妇女就变得异常脆弱。

这种古怪的现象,让19世纪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们迷惑不解。

年来华的英国传教士麦高温就发现,中国农民不仅生活在五个世纪之前,就算是生产下一代,也保持着五个世纪前的传统。

在炎炎夏日还要把产房捂得严丝合缝的习俗,让他和其他传教士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是一位英国妇女,即使没有死于难产,也会被烤箱一样的产房活活闷死,中国人真是一个极具忍耐力的民族。

有些西方人,希望能对中国坐月子这种“既残忍又很可能产生危险后果”的习俗做出“科学”的解释,

德国汉学家罗梅君,引用的一份记述老北京生育习俗的调查报告,如此记述道:

“出于健康考虑,四周内,妇女必须待在家里,和强壮的西方妇女不同,中国妇女的抗病能力非常弱,非常怕风,因为她们的皮肤毛孔完全不同。

中国人很早定居并以粮食为生,在西方,比如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以狩猎为生,不定居,吃的肉很多,因此抵抗力强。

中国人相信如果一个女人在坐月子时落了病,这种病就会陪伴她一生。”

这种吃肉吃粮食导致体质不同的比较,是西方人想当然的结果,毕竟很少有哪个丈夫会同意洋鬼子触碰自己的妻子,尤其是刚生完娃的时候。

不过西方人很快注意到一点:中国人把坐月子的妇女捂在产房里,跟很多非洲原始部族的风俗一样。

与其说是捂月子,还不如说是隔离起来,不许触碰。

“血房”是对“产房”的另一个称呼,西方人发现,就跟非洲原始部落的人一样,中国人将女性生育视为一种污秽的禁忌。

有一部中国人伪造的佛经《血盆经》,讲的就是来例假或是坐月子的女性如果用手触碰了佛经、祭品或是其他神圣的物品,将会堕入地狱。

△伪造的佛经《血盆经》

也就是说,男人激情一夜之后,就穿上裤子走人了。

而女人不仅要忍受长达十月的怀胎之苦,好不容易生下孩子,给婆婆家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使命后,还要被当成脏东西隔离封闭起来。

孩子是全家的心肝宝贝,生孩子的妻子却成了被晾到一边的脏东西,需要被隔离起来。

这种原始社会中的生殖污秽禁忌,才是所谓“坐月子”习俗的真正起源。

“受风”理论害惨了中国产妇

还有一个事物给“坐月子”这样一个迷信禁忌,披上了一件合理外衣。

这个背后的推手,就是传统的“受风”理论,“受风”是另一个让西方传教士迷惑不解的事物。

在十九世纪的西方,微生物理论已经出现,很多疾病都可以用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来解释。

比如曾导致产妇死亡率高达20%的产褥热,实际上是酿脓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破伤风其实是破伤风杆菌引起的。

在西方,自从年匈牙利医生英格涅.麦克斯韦尔发现了这种交叉感染的病因,强制要求术前洗手消毒后,产妇死亡率就大大下降了。

△17世纪的荷兰产房。

但在中国,中医对这一切的解释只有一个:“受风”。

因此,在中医里,产褥热称为“产后风”,“破伤风杆菌感染”叫“破伤风”。

这些稀奇古怪的“风”里,又分为“血虚受风”、“体虚受风”、“阴虚受风”等等。

各种各样的“风”让现代医学人士看得莫名其妙,但对老中医来说,这些天书一样的密码却是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传承,是千年秘要。

反正也没有别的选择,你不信都不行。根据这一理论开出的药方自然也是神妙莫测。

下面这张药方是光绪年间一位御医治疗产褥热的“宫廷秘方”,供诸位观摩:“当归、白芍、川芎、益母草、泽兰、山楂、桑枝、炒柴胡、豆豉、葱白……”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味药——“童尿一盏”。如此说来,为了方便配药,这个药方应该注上“二胎专用”才对。

光绪帝和珍妃

可惜的是,光绪皇帝在这帮御医的精心诊治下终身不育,所以这张御医秘方一直没有派上用场。

尽管有如此“神妙”的宫廷秘方,但中医认为坐月子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案还是捂着,千万别让任何“风”进来。

本来产妇就已经因为污秽不洁要被隔离在产房里,这下儿又加上一个“受风”的理论。

双管齐下,夏天坐月子,就成为了密不透风的炎热地狱。

不得不说,熬过这一百天地狱的产妇,绝对是中国式物竞天择的胜出者。

而熬不过去的,也就成了报纸上捂月子中暑的牺牲品。

坐月子只能增加产后患病的危险

坐月子就得“捂”,不管是在寒冬腊月,还是夏日三伏。

只要生产之后,就得戴帽子、穿长袖,穿袜子,总之把自己包得跟粽子似的。

此外还要把屋子关得严严实实,门窗紧闭,不能让一丝丝风吹过身体。

要不然,以后就会落下关节疼痛的毛病,一辈子都好不了!

——这简直是中国捂月子手册的通用说法。

的确,其中一些人因丧命再也没有机会落下病根了。

关于捂月子这种事,任何受过现代医学训练的医生都会明确告诉你,产妇保持身心舒适健康即可。

产妇所需要保持的体温,所需要适应的温度环境,和其他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这个道理实在是一目了然:生孩子的时候赶上夏天,医院不也都开空调吗?

我的同事陈胜利吐露了他当年同家中老人对峙的遭遇:

“医院护士直接告诉两边父母,必须开空调保持室内恒温,那是八月下旬。对很多老人来说,医生护士的话就是金口玉言,是真理。”

尽管说服了老人可以开空调,避免了被“捂月子”,“过来人”还是不忘告诫年轻人种种必须遵守的产后禁忌:要卧床一个月,不能出门,不能洗头洗澡,要忌“凉性食物”……

中国人坐月子期间的禁忌行为有多普遍?一篇发表于10多年前的文献能帮我们看清部分现实。

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于年前后,对中国农村地区2万多名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做了调查,她们分别来自28个省多个县。

调查结果表明,在产褥期,也就是俗称的坐月子期间,不洗头,不刷牙,不洗下身,不正常活动,不晒太阳,不开窗通气,以及有饮食禁忌的母亲比例,分别达到了71.9%,45.4%、37.5%、23.1%、55.6%、37.2%和61.9%。

结果还发现,随着月子里禁忌行为的增加,母亲们2年内患病的危险不但没减少,反倒可能由于各种不卫生的行为和营养不良,导致患病危险不断增加。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年发表的研究论文,指出了中国农村地区坐月子期间的各种禁忌行为发生率。这个不讲卫生的比例真是触目惊心。

其实,坐月子是中国特有的说法。它强调的是对产妇的照顾,保障身体的恢复。

在传统社会里,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不洗澡不洗头、不与外人接触,几乎可以避免免疫力较差的产妇被感染。

现在看来,坐月子与现代医学所说的产褥期恢复是一致的。

然而,旧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威胁产妇健康的到底是什么,他们停留在发烧、畏惧、寒冷的表面观察上。

既没有病毒的概念,缺乏对细菌的认识,也不知道摄入维生素,更不知道运动恢复的种种好处。

科学不够昌明的时代,误解与陋习混杂,逐渐形成了传统。

而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现代医学越来越多地发现:“月子禁忌”,反而伤害母婴健康。

比如不能洗澡这一点,显而易见,古时既没有方便卫生的自来水,也缺乏浴霸这样的取暖工具,很可能是打一盆水,草草地进行盆浴。

但现在,人们的沐浴条件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全世界最权威、最畅销的家庭医学健康全书《默克家庭医学手册》的说法:产妇可以在分娩后即可进行淋浴,除非她是剖宫产。

如果是剖宫产,术后24小时后可以进行淋浴,但要避免切口部位搓洗。一般情况下,在拆线前,泡浴应该禁止。

△来自全球权威的《默克家庭医学手册》对于产妇沐浴的建议,说法非常明确。

现代社会发展至今,对于产后的产妇康复来说,把身体收拾得舒服干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族群中,都是通用的健康法则。

又比如,不能下床活动的“坐月子”禁忌,早已被摒弃。

产妇过去不下床,可能是源于古时女性要劳动,做家务,在农业社会中,女性的田间劳作强度高。

“不下床”是一种预防感染的措施,同时防止女性被迫过快回到体力劳动中去。

得癌症也怪没坐月子?只能说是可笑的吓人

外国记者JamesPalmer,曾经对中外的坐月子习俗进行对比。

他提到,西欧也曾有过类似的做法,比如源自圣经的安产感谢礼,是对于产后第40天的妈妈们的祝福仪式,这种仪式后来在19世纪演化成“卧床期”和“静养期”。

但到了年代,西方妇科学家意识到静养期可能导致的血栓风险——于是将其废除。

在JamesPalmer看来,现代中国对产妇的“照顾”更加精细化了:不仅依照中医理论有各种禁忌、比如新妈妈要避免冷水生食、还祭出癌症风险来恐吓不信者。

新妈妈们被告诫,不能淋浴,不能看电视,不能吹空调。

因此,在看到英国凯特王妃产后的新闻后,很多人瞠目结舌:凯特王妃生完小公主后不到10小时就出院,还踩着高跟鞋,做了头发,化了妆。

西方女性居然不用坐月子!这不科学!

△BBC报道,诞下英国王室小公主的当天下午,威廉王子和凯特夫妇就出院回了家,中文媒体广泛报道:凯特王妃不坐月子?

坚持坐月子理论的人倾向于将人这一生大大小小的毛病,都归宿到产后的那一个月:因为没坐月子,因为洗澡……

外国记者JamesPalmer,引述他的一位中国女同事的说法:“我妈就是因为没坐月子”,这位30多岁的女同事哭着对他说:“后来很年轻就得癌死了,生下我才过了15年啊。”

连十几年后得了癌症,都能归因于当年没坐月子,实在是可笑的吓人。

再浅显明确的科学道理,在老祖宗的陋习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

更多文章,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zz/8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