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兵主编新文报副刊文艺598期十

我老了,我写下时光

宋清芳

告别追梦的马蹄,就能抵达光芒的另一面

人们依然急匆匆地追逐,一回头

就能发现遗失的妄言,长出了翅膀翻飞

我老了,抽不动刀锋,也无意断却流水

一切顺理成章地出现,消失,原谅和悔改

不用悲伤,时光就是一匹不驯服的怪兽而已

你一吆喝,它们就在一个多维空间

变幻了形态让你迷茫

不过是一念,让山河反转了方向

人心向背的春天,正在回家的路上

我老了,我写下时光的时候

枯萎的水正以速度,回流,淡泊

里面每一个影子都互相热爱,分不出彼此

蓝雪儿点评:当说到老去时,如同说今天的天气一样,表现了一种沉静练达的气势,是一个中年女人云淡风轻的生活况味。她用婉美的语言告诉我们,既然不可以抗拒自然之力,那么在衰老和死亡面前就坦然面对,隐去锋芒,有感慨,更有自省。文字中还隐含着哲学思考,我们的后半生亦是如此,心理不要在意过多,唯有放下,我们才能看到在“人心向背的春天,每个影子都互相热爱,分不出彼此”。

运笔老道,沉着稳健。

作者简介:宋清芳,曾用笔名山丹芳子,山西作协会员,山西省诗歌研究委员会朔州市分会秘书长。作品发表于《诗刊》《诗选刊》《诗林》《诗潮》《上海诗人》《青年文学》《散文诗》《中国诗歌》《山东文学》等刊物。第十六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代表。现为《朔风月刊》编辑。

下堡街82号

?箭庆国

一个横在商业街上的门市房

上了二楼,关上门窗

各种叫卖声就停了下来

哥仨,围炉团座

石头,清川为菜肴命名

说宣威的红豆汤是南国的相思泪

说摆菜就是把一行行文字安放妥帖的位置

有人把诗写进了庙宇

有人愿意把诗写出油盐味

有人用诗为落魄的人盖成庇护所

像王单单,像影白

被诗歌救过的人

善意的星火,燎原滇东北

一个好人的细胞里藏着千千万万的遗传

眼眶微红,我们记起丹霞斋,记起小吉坡

记起喝过的脱下了身份的酒

记起黄昏里的老屋

记起过往别处的冷遇与寒风

记起扬在拄杖而立父亲的落雪

我们举起杯

哥仨,不为了桃源结义

是为了密谋一次宣告

喝一壶老酒

读天下好诗

蓝雪儿点评聚焦式的抒情,以诗结缘,三个滇东北汉子围炉团座,把酒言欢。写进庙宇的是诗,写出油盐味的亦是诗,红豆汤有了相思味,酒脱下了身份,趴在杯子里,随着主人的心虚转动。言语渐深,诗情渐浓,王单单、像影白身形依稀,颇有李白斗酒之气势。

正如诗中所说,我们都是被诗歌救过的人,一点点感动,就可以热泪盈眶,一壶老酒,便可以豪气冲突天。

个人简介:箭陵霄,原名箭庆国。生于年。辽宁丹东人现居云南,从事诗歌写作18年,自年开始投稿,作品散见《诗刊》、《星星》、《山东诗人》年选春之卷、《辽宁诗界》、《参花》、《朔州晚报》、《曲靖日报》以及当地报刊杂志入选过合辑出版物。

立春

天兰如梦

冬藏。雪苍苍。

从一首枯黄的民歌里

逃离

睡眠打开,星子打开

嗅觉里的香味蕾里的甜

全都打开

从塞北到江南水碧碧草盈盈

我,开始立春

白日放歌可纵酒

好风借力上青云

我要一匹马把凝滞的冬

搬走

我要绿大半个中国把风

一一点化

那些长亭短亭破碎的,开始转身

那向阳的庭院开成一朵花

黄鹂还在唐诗里唱白鹭致远

而燕子回归梦里水乡

立春,不只是一个节气一种象征

她,更是重生

打开诗语,一幅突变的像素滚滚而来,是碧水蓝天的江南,是鸟语花香的诗词亭,可放歌纵酒,邀燕踏春。好一幅生气盎然的景致,人邀自然水乳交融,

花香潺潺,诗语芬芳......

天兰如梦,本名贺永刚,男,年出生于大别山南麓一个小山村。现供职于罗田县委部门。系罗田县作协理事、秘书长。诗作散见于《星星诗刊》、《新诗想》诗刊、《青春诗歌》月刊等,已在市以上到物发诗近首。多次获市县文学创作大赛奖。他的诗歌主张:诗是心灵的宗教。

秋天的梧桐

韩昕余

你沉默着如秋天的梧桐

我注视你

想像飘摇的叶子在你身体的欢舞

仿佛上帝送来的木船

每一个窗口都洞开着生命

波涛的海上

你蓝色的眼睛闪着灯塔的幽冥

星星唱着情歌

在甲板上给黎明写信

爱情是一枚青色的印鉴

我用血脉划着木船

将浪花染成枫红

严冬来了

我希望你是一棵真正的梧桐

沉默之后春天会发芽

秋天的梧桐是沉静葱郁的,诗人巧妙借用“梧桐”这一意向,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对爱情的热切渴望,渴望有一艘帆船,行驶在自己的血脉里,抵达爱的港湾。透过澎拜的文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高扬的情怀,爱一个人,他的所有一切都是怡人的芳香,是寂静的海洋,不张扬,不肆意,却能暗香浮动,波澜暗涌。

作为年荣获“国际诗歌传播大使”之誉的韩女士,她用孜孜不倦的热情,诠释了爱的涵义,对生活的热爱,对万物施爱,无关风月,无关年龄。

作者简介:韩昕余,祖籍山东青州。曾用名魏巍。笔名昕余。

国家政府部门签约作家。

新加坡名人传记、专访作家、诗人、创意人、大型活动主持人。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加坡五月诗社理事。

荣膺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博士为其书题写序言。

色戒

帕男

A

这只昆虫也可以定义为无名氏

这样免得费猜当然我知道它就是一只云南最普通的

甲虫可能刚交合过

就牺牲在我的脚下我深深自责的是

我还未来得及

告诉它五月九毒日慎发泄戒荤腥

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它就牺牲了我第一次

将牺牲一词给一只昆虫绝非张冠李戴

它死得其所

B

我不是小看另外一只

明哲保身的甲虫擅自脱离虫群

躲进墙缝

那一刻

我在想

虫界可有王法

可又有虫

食过人间烟火

C

只要不是前赴后继就不必担心

还会有别的

甲虫重蹈覆辙

很少有两只以上重复

一种死亡方式

虫界也忌讳拾人牙慧的悲哀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

望每一只甲虫

切记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

尤其劫后余生者

好自为之

:以甲虫为代言,强调诗的隐喻性特征,将隐隐喻性思维(性的想象)和意向性结构(踩死甲虫-自责-以及由此引申的告、戒、慎)进行颠覆,使之以横组合的语象延伸为主导,将诗思还原到真实的丑陋的、非诗化的生存现场中来,

“虫界、王法、人间烟火”,这些看似突兀的言辞,被作者搬来,巧妙运用,伺机隐藏、钝化自我抒情的声音,并让位给了异质的声音,让可能性更多地取代现成性,让复调性更多地凸现异已性。

作者简介:帕男,原名吴玉华,瑶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歌、长卷散文、报告文学20余部。年获中国首届城市文学二等奖,《帕男诗选》获第十九届鲁黎诗歌奖、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提名奖。被著名文学评论家苗洪跟踪研究三年,特地撰写了40多万字三部评论专著。

荆棘从中的牵牛花

谭雅宣

是谁不小心

将你抛在荆棘之下?

你却还要发芽、挺拔

弯来绕去滑过刺尖

躲躲闪闪避开锋芒

从刺缝抬头张望

以风的柔情

用曼妙的舞姿

跳跃而上

以无畏的倔强

以姹紫嫣红的芬芳

绽放于荆棘之上

牵牛花牵牛花

姹紫嫣红就属它

我是该略去它纤弱的茎蔓

还是该悄悄地走开?

只是不忍心看见

明年

你又该开在这里挣扎

从细节入手,以描绘牵牛花的长势,来突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题目《荆棘从中的牵牛花》,就暗合了昂然向上的姿势,“荆棘”喻示前行中的阻力,“牵牛花”,喻示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姿态。以花喻世,也许是作者心性的明证吧,不妥协,勇往直前。

古寺

二月蓝

庙门紧闭

远方的灯笼红得寂寥

逶迤而来

立在月光和虫声中

一枝桂花

让我的右手高高扬起

掌上的五个指头

仿佛五位

瘦削的僧人

本诗真可谓惜字如金,字精意阔,寥寥数字,勾勒出一个寂寥中的寺庙。而文中最精妙的是意向的运用,通篇不着一个字,却让读者有这样的信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虫声叫得欢快。“我”静立寺前,感悟深深。而最后三句话,颇有禅味,是一个人于浮华之外的思考,是身心自觉淘洗后的顿悟。

作者简介二月蓝,80年代开始写诗,先后在《诗刊》、《星星》、《世界诗人》、《西部》、《山花》、《新世纪诗典》等刊物发表大量诗作,诗作和小传入选多种辞典和选本,部分诗作被译到国外,并在《诗刊》等报刊多次获奖。出版诗集《闪电不可忽略》、《我的确有万紫千红》、《缘》(中韩双语)、《重庆蓝》(中韩双语);与人合编《新诗百年》。

倦鸟

木之华

倦鸟一样返回山林

宅居,三年不鸣

守着一亩桑田吐丝,织茧

像一条蛹,卧倒、诵经

所有曾经的钟爱

长坝河一样的流逝,不可阻止

合并、整理流程中每一处细微的波澜

删除其中抒情的浪花,以及

那些虚构的水沫

留给自己,最真实的那一粒种子

落地生根

长成一株植物

淡定,友善,不悲不喜

本诗可以说是小题材大制作,用语刁钻,寓意深远。若有了倦鸟一样的心性,那就是抖落繁华,独居世外。面对现实,能提炼生活,品悟生活,于静处梳理人生,去除细枝末节以及虚构之水。诗人以“倦鸟”这一形象,作为情感的载体,最后一节是诗眼,是一个中年人从社会回到生活中的冷静思考。

在表现手法上,疏密有致,虚实相环,将个人的个体心像与外界的具体形象有机结合结合,完善人生转型中的心理机制,练达而从容,淡定而沉潜。

作者简介:木之华,原名:李新寿,年出生,江苏南京人,农民。曾在诗选刊,北京诗人,大风诗歌,当代诗人,核桃源,关东诗人,南京金陵晚报等几十家官民刊发表作品数十篇,,并有作品入选多家诗歌文本。

我每一天去拜访自己

文佳君

一股锐光爬上了今夜的夜色

在西街,在里茶关古道

查个天翻地动,一道道丰满

明明灭灭的炊烟一步还一步

在西街,背井离乡的邻居

我的井福街,驮铃的清晨

美人千万别给我心里欢喜

在凤栖窝,浮云辩认亲人

山谷无人,自己拜访自己

今夜,都江堰水流早春涟漪

一脉山河,翠绿处处有奔涌

是的,辨认自己,在辨认中巧妙的把自己推出去。以退为进,反增诗文的可读性,无形中就把读者从“他”方拉到“己”方来,而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对家乡的爱,如同有清泉的地方,定有翠绿奔涌,有乡音的地方,便有“一步还一步的炊烟”。

饱满圆润,意境开阔。

作者简介:文佳君当代实力诗人,都江堰聚源镇人。上世纪九零年代开始自娱自乐写作至今,不曾想过停止。“首届天府文学奖单篇作品奖”得主。20余次获得四川省新闻和报刊副刊奖。出版有诗集《果然》、《黎明的河流校正夜的黑》。现供职都江堰新闻中心。

金沙江峡谷

起云金

一束阳光在丈量着峡谷的深度

所到之处一片金黄

伟岸孤独的大山

看着无意留下的江水

只有沉默和深思

天空中飘来飘去的白云

永远读不懂

大山身上用血汗刻下的迷宫一样

纵横交错的历史

世俗的人们为何还要在上面

重复着无休止的行走

而多情的白云

有时也会不远千里

赶来拥抱渴望知己的峡谷

蓝雪儿点评:与其说是对金沙江大峡谷美景的描绘,还不如是说对一个地域的揭秘,是一个诗人对一座大山的仔细观察和冷静思考。有对历史的叩问,有对现实的关照,更多的是倾注了金沙江峡谷深沉的爱,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悲悯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诗语芬芳,思虑悠远.......

作者简介:起云金,男,彝族,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毕业,在《滇池》、《边疆文学》等诸多刊物发表文章,著有诗集《缘分是一个圆》、小说《咪依噜》。

特别鸣谢指导老师!!

仪桐,原名崔光红,广东省作协会员。福田区作协“五虎诗贤”之一。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鲁迅文学院创作班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民间诗刊《湍流》编委、《意渡诗界》执行主编,作品散见于《新作家》《作品》《扬子江诗刊》《星星诗刊》《海峡诗人》《中国诗歌》《诗歌月刊》《芳草》等杂志。有诗歌、小说、散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获奖,有个人诗集《花钟》出版。

特别感谢编辑老师!1

蓝雪儿,本名杨洪梅,70后,云南楚雄人,《作家报》记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楚雄州作家协会会员。目前系副站长,大姚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主席,《关东诗人》兼微刊主编,《37度诗刊》执行主编,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小诗苑》副社长。刊发诗歌、散文及文学评论若干篇,诗作获多项奖励,入选多种版本,著有诗集《奔跑的河流》。诗观:人,应该诗意的栖居,为世俗的纷嚣提供神性的可能。

王万兵工作室成员单位

网络作家村









































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zz/8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