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昨日,全国晚报总编“清新福建行”蓝色滨海线采访团南下泉州到清源山、开元寺、洛阳桥、五店市体验采访。这四地有泉州最有代表性的重要文物古迹和建筑。采访团成员兴致勃勃地领略了泉州“东亚文化之都”的魅力。泉州不得不看的四大景点
采访团首站来到泉州洛阳桥。泉州洛阳桥是一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建成于近千年前。该桥巧妙利用繁殖“砺房”的方法联结胶固石块。多米长的洛阳桥,采访团成员来回走了近一个小时,大家在赞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对当地的保护措施予以点赞。
金陵晚报副总编在记录洛阳桥的景色。
燕赵晚报记者张海强在拍摄洛阳桥。
之后,采访团来到清源山,造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君岩。在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前,采访团成员认真倾听解说员的讲解,并拍照合影留念。
太原晚报副总编任兵在老君岩景区拍摄照片。
下午,大家来到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开元寺,参观了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檀越祠、弘一法师纪念馆以及东西两塔。
武汉晚报吴少强副书记在开元寺采风。
总编们在观看开元寺里的印度教石柱。
总编们在开元寺里采访。
总编、老记们在泉州五店市参观、采访。
最后,采访团来到泉州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大家兴致很高,不时拿出相机记录下独特的风景。
燕赵晚报记者张海强在五店市拍摄。
记者群里的“五朵金花”左起分别为容少晖、徐士萍、张维璟、杨瑛、麻温柔。
此次滨海线采访团中有5位女总编和“老记”,她们分别是羊城晚报专刊编辑部主任容少晖、厦门晚报《新民生》采编中心副主任杨瑛、温州晚报《直播温州》总监麻温柔、今晚报编辑徐士萍和本报常务副总编张维璟。5位女“老记”照样一身长枪短炮,跋山涉水从不叫苦。她们被采访团成员称为“五朵金花”。
今晚报首席记者、编辑徐士萍在五店市参观采访。
容少晖告诉记者,她对福建并不陌生,她经常和亲友驾车来福建旅游,即便如此,她此行依然有很多收获。对于福建旅游的前景,她表示非常看好。
羊城晚报专副刊部主任容少晖在五店市景点里拍摄。
杨瑛是有着20多年采编旅游新闻经验的老新闻工作者,她写的旅游新闻曾获得过福建新闻奖。因为热爱新闻,她放弃了不少薪水更高、条件更好的工作,颇让人敬佩。
带着肚子里的宝宝来参加本次活动的麻温柔主攻新媒体传播,在她看来,要是能把清新福建的丰富旅游资源通过视频直播,想必会吸引更多人的
本报常务副总编张维璟本次清新福建行随身携带着约10公斤重的摄影器材,全程都是自己背。行程中,她不仅充当导游,还是大家的摄影师,拍的照片第一时间传到
永定境内有余座土楼,是福建省拥有最多土楼的县。永定土楼不仅数量众多,土楼的形状也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富丽堂皇的“圆楼王子”振成楼。
“一楼二井三门四梯五厅八卦九天井二十澡堂两百零八房间。”工作人员的一句话精准地概括了振成楼的全部要点。“振成楼建于年,年代相对较近,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中国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总编和记者们惊叹于客家人建设土楼的智慧。
扬子晚报副总编戴平告诉记者,没来永定之前,他心中想象的土楼,一直以为就是那种类似集体宿舍的建筑,没想到土楼的建设竟然藏着许多建筑智慧。
成都晚报常务副总编张光焰也表示,土楼的设计建设在保证它的防御、防火等功能需求外,还能保证良好的通风、采光等生活需求,实在是大智慧。
“大家庭,小社会,土楼真是和谐共处的典范。”深圳晚报编辑中心执行主任李剑南感叹道。
来土楼看真实的《大鱼海棠》“《大鱼海棠》无形中带动了客流量的增长,游客结构也趋于年轻化。”永定土楼管理方负责人介绍,因为影片的上映,永定土楼在暑假和周末都迎来如织人潮,更多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看故事女主角椿的家。
新安晚报编委章玉政告诉记者,他是陪自己的孩子看的《大鱼海棠》,他被影片里的土楼建筑迷住了。“影片里的土楼太美了。”章玉政表示,因为电影,他一直非常期待能近距离地感受土楼的美。
永定土楼借助影片等方式宣传最早可以追溯到《让子弹飞》《下南洋》等影视剧。永定土楼管理方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他们并没有联系《大鱼海棠》的制作方,更没有给影片注资,而是制作方自己选定土楼作为影片素材。“这侧面也反映了土楼的独特建筑价值。”这名负责人说。
既然是老记、老编
笔头文章当然不差在福建采风他们都留下了怎样的文字?作为外地人他们是怎样看待福建的?带着梦想走向世界南昌晚报副总编李健军之前本人来过福建三五次,没到过泉州,很是遗憾!这回有幸来到泉州,感受丰厚的历史文化,参观名胜古迹,瞻仰举世瞩目的文化瑰宝,了却了一大心愿。 走在街上,发现这里的人们喜欢在清闲的时候,在自家的门前摆弄盘儿碟儿壶儿碗儿。大红袍、铁观音是首选,一壶开水冲下去,叶片在壶中上下浮动,独特的香气随着发散开去。几盏下去,让人陶醉,我仿佛看到八百年前的宋朝,一条通向大海的青石板路上,一行挑夫载着瓷器和茶叶,向即将远航的船走去。在朝阳下,那条船带着理想与信念,带着梦想,走向世界!总要有一种信念让大家记住乡土羊城晚报专刊编辑部主任容少晖在福建,感觉岁月的影子延绵不断,一直可以看到远古。在坊间村头,总让人看到最底层民众那执著的信念,那对美好未来的祈求,或存于心中或存于不断补充的妈祖故事中。各种尊贵或朴实的妈祖造像,都是那么实在,他们信妈祖,信得平和而亲切。
城市现代化向乡村扩张,一城、一村、一宗族,特征在慢慢地淡去,大家都变成一个样了,面目模糊,我们从哪里来?三代之后可能就说不清了。
所以,有些信念、仪式,真的是可以让漂泊的人们寻回自己的来路。为自己家乡的古老传统和历史而骄傲,在福建的民众中,可以看到这种虔诚。
因为亲切所以喜欢今晚报资深编辑徐士萍在平潭新丝路跨境交易中心,心头不禁泛起一丝微笑,和福建同时被批准设立自贸区的天津,各类进口商品直营店也早已开到了百姓家门口。 在莆田湄洲岛,妈祖临海而立,护佑众生,祖庙里祈福之灯星星点点;而天津天后宫里的妈祖,也在接受人们的祭拜。 在泉州开元寺深处,李叔同纪念馆格外清幽,圆寂于泉州的大师在这里留下了“悲欣交集”的遗言;而在天津的李叔同诞生地,其故居纪念馆记录着这位海河之子“一轮明月耀天心”的早期养成。 采风至此,更像一条缘分的红线,牵起津闽两地。清新福建行,因为清新,更因为亲切,所以我喜欢。 邂逅一片清新郑州晚报副总编孙新峰最难忘,是岚气弥漫的平潭。碧海炭礁上白浪激荡,自有“卷起千堆雪”的壮观。
最难忘,是“春莆禧、夏天云、秋仙女、冬九鲤”的秀美莆田。
最难忘,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靓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始,“世界宗教博物馆”之名名副其实。
一周时光,移步换景,各有风情……在这里,邂逅一片清新。
福州晚报记者记者组
新媒体编辑陈心斐
福州晚报新媒体部出品、转载请标明出处
福州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fz/1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