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品质
生活
分享
这是一个为你打造的平台
相信你会深深地爱上这里
疫情袭来,宅家月余。没有什么能比一碗鸭血粉丝,
更让南京人惦记;没有什么能比一屉小笼蒸包,
更让南京人神往;想起火锅、龙虾、烧烤、
炸串、锅贴、烤鸭、盐水鸭……
许多人更是流出口水。
太平南路一家餐饮店里,店员正在为顾客打包热腾腾的小笼包,堂食、外卖两不误。南报融媒体记者张华摄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市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正有序推动餐饮服务企业复工复业,让市民游客重温南京味道、畅享美好生活。
昨天是“3·15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下午,市工商联、市总商会组织启动百家商会支持餐饮行业大行动,通过动员商会会员企业走进餐饮企业用餐等方式,支持餐饮企业复苏。
1市领导“下馆子”,发放消费券,餐企期待说出久违的问候“欢迎光临”
3月2日,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餐饮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复工复业的工作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有序恢复“堂食”。
“指引”明确,用餐人员原则上要获得“宁归来”平台绿色健康码,进店时必须测量体温,除就餐时间外应全程佩戴口罩;企业要建立用餐人员可溯源制度,引导顾客错峰就餐,结账时优先使用手机扫码支付等。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敬华来到南京大牌档,品尝鸭血粉丝汤等小吃。南报融媒体记者崔晓摄
一周后的3月9日下午,南京大牌档迎来多位进店堂食的客人,其中一位就是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敬华。
经过测温后,张敬华出示绿色的“苏康码”入店就座,品尝鸭血粉丝汤等小吃。张敬华说,商贸、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既是经济增长的支撑,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把握好防疫和复业的平衡点,创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有效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要引导广大市民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逐步恢复正常秩序、享受城市美好生活。
淮海路附近的一家餐厅里,市民在宽敞的大厅里用餐。南报融媒体记者张华摄
3月11日,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生活服务业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全面复工复业的工作指引》,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的总体要求,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恢复城市生机活力。
市有部署,区有行动!
11日晚上6点多,秦淮区委书记林涛、区长司勇等区领导,前往新街口购物,并在餐饮店堂食,品尝特色小吃,传递经济复苏积极信号。该区还向广大机关干部发出倡议,带头消费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其中,特别倡议区领导到辖区内商贸、餐饮等企业购物消费不低于元。
3月15日零点起,万元电子消费券在“我的南京”APP上“开抢”。资料图片
13日,我市又发布消息,面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超3亿元消费券,通过政府引导与商家促销相结合,尽快形成现实购买力,推动服务业全面复苏。15日零点起,万元的电子消费券开始网上报名。截至18时,成功预约人数已突破万人,并在持续增加。
真情鼓舞信心,关爱传递力量。
南京餐饮商会会长、真知味餐饮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加华说:“在疫情的寒冬里,我们暂别月余。在餐饮行业面临困境的时刻,政府各级领导带头进店用餐、发放消费券鼓励市民走出家门放心消费……这些关怀让我们在寒冬中倍感温暖。我们全体餐饮人将保证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用多重保障,让广大消费者安心用餐。”
近日,紫峰大厦内一家餐饮企业恢复堂食用餐。南报融媒体记者冯芃摄
沈加华说:“我们期待着,为大家招呼一句久违的问候——欢迎光临!”
2餐饮业收获关心同时“送安心”,“出门解馋”模式有序开启
“你送我关心,我让你安心。”
沈加华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疫情防控期间,让顾客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餐饮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南京知名餐企公开承诺,确保提供绿色、健康、安全、放心的餐品和服务。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健摄
昨天是“3·15消费者权益日”,南京餐饮商会向全体餐饮同仁发出倡议,拿出餐饮人最大的诚意,确保提供绿色、健康、安全、放心的餐品和服务。
沈加华还代表真知味,携小厨娘、夜上海、古南都(马祥兴、江苏酒家、绿柳居、四川酒家、永和园、老广东)、珍宝坊、奶酪时光、大蓉和、大惠企业(南京大牌档、狮王府、晶丽酒店等)等全体餐饮商会企业公开承诺:
严把食品安全关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保证采购渠道正规、食材贮存规范,杜绝野味,杜绝不明来源食材,杜绝现场饲养、宰杀活禽,安全管理从源头抓起。
严把加工操作关厨房设备、厨具、餐具每天消毒,生、熟食品分开制作,餐品高温烹制,餐厨废弃物分类处理,从制作到上桌层层把关。
严把环境卫生关经营场所每日两次全面消毒,配备消毒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接触较多的公共设施增加消毒频次,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严把员工安全关全员培训提升安全卫生知识,员工每日两次岗前测量体温、洗手消毒,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
严把用餐安全关餐桌、餐位之间加大距离,提供公筷公勺,商务宴请建议双筷摆台或实行分餐,分隔用餐不分隔爱。
严把进店消费关顾客进店出示“苏康码”“宁归来”,测量体温,保证每餐每桌至少一个客人登记信息,优先使用手机扫码结账,从进店到用餐、结账,环环守护贴心服务。
市民在夫子庙景区内的一家餐饮门店堂食。南报融媒体记者翟羽摄
应对疫情考验,提供安心服务。全市5.5万家注册餐企,45万从业人员也一直在努力——
3月11日《工作指引》发布当日,中华老字号安乐园菜馆的小吃部、中餐部恢复堂食经营。小吃部一早就接待了六七十位食客。
截至11日,河西金鹰世界也已有59家餐饮品牌开放了堂食,邀请顾客走进去、坐下来,恢复堂食的比例达到85%。金鹰湖滨天地的餐饮也全力以“复”,已经有夜上海、食朝汇、南京大牌档等25家餐饮品牌开放堂食。
南京新百8楼海底捞排队等位的食客。南报融媒体记者陈燕飞摄
12日,海底捞在南京一举复业17家门店,在海底捞首批复业的全国15个城市中,这一数量位居第二。
恢复堂食,各餐饮企业一直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小厨娘淮扬菜品牌市场部负责人李女士介绍,为确保每一位进店客人的安全,他们采购了防疫“黑科技”——智能消毒机。消费者站在消毒机前,自动旋转一圈,即可完成全身消毒,整个过程只需7秒。
一家餐饮店更换了密封性更强的铝制包装。杨硕摄
在主打“安心牌”的同时,各商家也拿出更加得心应手的促销牌——
小厨娘承诺,每位到店就餐的消费者除了赠送青团和当季时令菜外,会员还可以双倍积分,积分可在线上商城兑换产品、秒杀优惠券。此外,他们还与南京一家连锁美发品牌合作,凭借小厨娘元年费的会员卡理发,可打3折。
南京大牌档与滴滴合作推出“元抵50元”的优惠券,消费者在滴滴小程序上打卡就有机会获得优惠券。
城市现生机,生活回常态。
13日中午,江北新区弘阳广场海底捞火锅的门前已经有人在排队等候。“我们店昨天才刚刚开业,没想到今天就来了不少人。”店长一边忙碌一边说。
放眼各大商圈和美食街区,“出门解馋”模式已经在全市有序开启。
3百家商会守望相助,全力支持餐饮业迎来“春天”
同风雨,共冷暖。
南京百家商会与餐饮商会签订互助合作协议。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健摄
昨天下午,市工商联、市总商会,组织南京市文化企业商会、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品牌家居商会、食品商会、金华商会等,共同参加“共享放心餐、温暖你我他”百家商会支持餐饮行业大行动启动仪式,并与南京餐饮商会签订互助合作协议。
百家商会承诺,商会会长带队走进餐饮企业用餐;动员商会会员企业积极走进餐饮企业用餐;动员商会会员企业通过电商等方式专项采购餐饮企业特色餐品;动员各方面力量扩大餐饮行业影响,宣传餐饮商会的惠民举措,增强广大市民消费信心;根据餐饮商会需求及时回应,共渡难关。
四川酒家门前,消费者“无接触”购买菜品。南报融媒体记者邓建鹰摄
南京餐饮商会表示,将按照“3·15消费者权益日”商会全体同仁的承诺,竭诚为全体顾客做好服务。
南京文化企业商会会长、银都奥美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丽表示,从下周开始到五月底,银都奥美将每月拿出30万元,鼓励员工到南京餐饮商会企业吃午餐,用实际行动支持餐饮企业复苏。
江苏门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制片人蔡海燕表示,目前南京多家影视制作公司已经复工,大家已经组建了一个“南京影视圈互助资源群”,只要餐饮商会企业有视频制作和宣传需求,他们一定第一时间免费提供策划方案、进行拍摄制作。
在河西的国际青年会议酒店,酒店餐厅的餐桌拉开了间距,一些顾客携带亲朋好友在此一起堂食。通讯员朱雯南报融媒体记者杜文双摄
南京广电猫猫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已与市工商联、市总商会联合打造了“会帮会、企帮企”网上信息平台专区,将积极组织线上团购促销活动,实现商会及会员企业之间信息和优势资源共享,互帮互助。
会后,各家商会负责人还摘掉口罩、四人一桌,在真知味月牙湖店堂食“放心餐”,展示各商会对南京餐饮消费服务的信心。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丁铭表示,3月2日是我市首个“企业家服务日”。市工商联、市总商会将3月份定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主题活动月,通过多种方式切实帮助南京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顺利复工复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此次百家商会支持餐饮行业大行动是服务月主题活动之一。
市工商联、市总商会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反映企业诉求,主动和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协同,及时解决企业的具体问题,促进稳企政策落地落细。
丁铭说,昨天南京正式宣布入春,期待南京餐饮业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内容来源:紫金山观察
----------END----------
让阅读成为享受
如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