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77.html
在博物馆内学习,在博物馆外展现
12月27日,“年秦淮区博物馆课程年度成果展示暨颁奖仪式”在南京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举办。本次活动,展示了秦淮区一年来优秀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建设成果,并正式发布“秦淮区博物馆课程”公开课。
校馆合作,推出博物馆课程
缫丝、画蚕茧画、染色……活动当天,建邺路小学将蚕桑课堂搬到了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馆长耿奇介绍,年5月开始,建邺路小学与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开展了以“融趣·育人”为主题的“美丽蜕变蚕宝宝”蚕桑文化课程。
“学校和博物馆联手,整合蚕趣资源融入美术、科学、德育教学中。以‘融趣,育人’的理念,开展‘养蚕趣’的课程活动,通过这个课程,学生们了解到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对劳动者的尊重与热爱;通过观察蚕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进化与最终利用,产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建邺路小学校长吴洁介绍。
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许小回介绍,秦淮地方课程建设着力挖掘“一馆一主题”的课程资源,形成“一校一品牌”的校本资源,丰富“一年一经典”的地域资源。目前,秦淮区的博物馆课程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景象。
博物馆合作硕果累累
年暑假,秦淮区中小学生暑期博物馆实践课程共开设6个主题,有名秦淮学子参与学习。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秦淮区的师生走进博物馆、展馆体验特色课程。在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开设的课程不仅突出了各馆自身特色,还力求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受益匪浅。
在今年的“秦淮我的骄傲”作文大赛、“在博物馆里学习”小报制作大赛、“承匠心·创新意”创意作品大赛中,同学们学习成果丰厚,硕果累累。共有名同学获奖。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顾武英表示,将进一步挖掘秦淮区博物馆资源,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服务。
紫金山首席运营官、金陵晚报社副总编辑葛文介绍,在教育、文化部门以及媒体联合推动下,今年“秦淮文化地方课程建设”的效益显著。金陵晚报运用旗下媒体资源,陆续发布了图文、视频、音频、H5、直播等不同类型的宣传报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多样化多角度向百万市民传播秦淮的文化传承行动,提升社会效益。
“秦淮区的课程,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走进学校,也让更多的家长参加到课程中来,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进家庭。”南京市教育局宣德处处长完进说,目前,南京市教育局正与多部门联合,规范南京市研学基地建设,推进研学课程建设。秦淮区的博物馆课程,已经走在了全市的前面,这为接下来的研学课程开了一个好头。希望更多博物馆参与其中,更多的家长走进课程,一起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教育环境。
“年,是秦淮区优秀地方文化课程项目推进的第三年,成果显著。”潘春雷主任介绍,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深入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设计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课程,并结合“我们的节日”推出了各类主题活动。“秦淮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也即将发布。经过三年的开发、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秦淮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正展现出永久的文化魅力和时代风采。
(视频建议WIFI网络收看)
秦淮区博物馆公开课
本次活动由秦淮区教育局、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金陵晚报承办。
来源:金陵晚报教育全媒体中心金陵小记者
责任编辑:范子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