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南京打好旅游特色牌乡

都市

品质

生活

分享

这是一个为你打造的平台

相信你会深深地爱上这里

“乡村直通车让我们也有了一些压力。”高淳区旅游局局长王建业的话引起了记者的好奇,担负引流作用的直通车,所到之处都比较受大家欢迎,压力的说法倒是头一回听说。王建业解释道:现在各区参与直通车都比较踊跃,游客可选择的旅游产品并不少,这时游客就会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那在目前乡村旅游产品还存在同质化的情况下,如何在众多选择项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各区能拿出有震撼力的产品,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品牌。那么乡村直通车对于发展特色乡村有哪些帮助提升?请看我们乡村振兴看南京的第二期报道。

他们做起了特色农家乐

带动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高淳的大山自然村处于“国际慢城”核心区域,著名的“桠溪生态之旅”风光带穿村而过。依托国际慢城的旅游品牌吸引力,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几年下来,大山自然村被打造成了高淳第一家农家乐旅游示范村。以田园为基地,以庭园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以农村生活方式为体验,这里的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十足,也正因为如此,因为今年5月乡村游直通车开通之后,首班车的最后一站就来到了这里。通过直通车来这里体验过的市民,不少都成了回头客。而对当地村民来说,游客多了,人气旺了,大家留在家门口也能创收致富了。

在大山自然村,两米多宽的村干道旁,数十家农家乐一字排开。如果赶上节假日,要在这里订上一桌农家菜,基本要靠抢。“现在游客真的很多,原来是节假日忙,现在乡村游直通车来了,周一到周五也有不错的客流。”年翠萍带着孩子和老公一起从南京返回大山村,在村里的帮助下,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农家乐创业生涯。刚起步的时候,翠萍农家乐的生意并不理想,但是后来,当地政府和农家乐协会经常组织一些行业培训,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再加上宣传力度的增加,到现在客流量越来越大,“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接待30桌客人。而且我们家不仅做农家乐,还有住宿,晚上还能接纳20人入住。”在大山村,像翠萍这样的农家乐经营户有48户,过去在外务工,一年攒不了多少钱,但是在家门口开了农家乐,一年收入差不多能有二三十万,做得特别好的经营户一年收入六十七万也不是问题,“收入有保障了,还能在家照顾到老人孩子,所以年轻人就更愿意回来了。”

“大山村总共有户,人,年之前村民的人均收入在元左右,现在整个村的人均收入能达到达到了两万九千多元。”高淳区蓝溪村党总支张波书记介绍,发展旅游,打造特色农家乐,村子里的游客多了起来,因为收益不错,不少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或者年轻人也开始陆续返乡创业,现在村子里做得比较好的农家乐,都是家里的年轻人回来帮忙一起做起来的。原来的大山村,跟别的村落一样,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但是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旅游,通过一产和三产的结合,让村民有了更多创收致富的机会,而这也让年轻人看到了家乡的发展,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愿意留在乡村助力乡村的振兴。

直通车把客人带到家门口

村民几乎每天都能有收入

农家乐带动的不仅仅是经营户的收入,同村其他村民也得到了实惠。客流多的时候,翠萍农家乐会请一些村民来帮忙。工资按天算,一天元,如果白天工作量大,或者晚上八点之后才收工,还会多加写辛苦费。“都是同村的奶奶、妈妈来帮忙,她们闲暇时候就带带孩子,生意好的时候就过来做工,一个旺季下来,收入也能有不少。”因为直通车的到来,如今非节假日这里也能有不错的客流,所以打工的村民几乎每天都能有收入。

农家乐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但在项目启动之初,愿意吃这个螃蟹的人却不多。芮建峰是国际慢城建峯农家乐的负责人,也是慢城蓝溪农家乐协会会长。当时农家乐刚起步的时候,村子里只有6户村民愿意去尝试,而他就是其中之一。“那个时候大家对旅游还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有发展旅游的意识,所以开农家乐算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大家会觉得这里存在风险,所以当时愿意尝试的人不多。”芮建峰说刚起步的时候确实比较困难,但幸运的是村里给了不少帮扶,所以慢慢大家生意也好了起来。榜样的带动,让其他曾经犹豫观望的村民心动了,之后大家也陆续加入进来,到现在整个村子已经有48户人家做起了农家乐的生意。

为了帮助更多村民创收致富,也为了架起经营户和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后来村里组织成立了农家乐协会,芮建峰被推选为会长。目前在蓝溪区域内,有多家农家乐加入了协会。而协会成立后,不仅村民的经营工作有了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农家乐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上的监管也有了更细致的“落地”。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同时也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拓宽了地方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致富的路径。回乡创业9年,芮建峰他说自己亲历了发展旅游为村里带来的巨变,而自己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现在直通车直接把游客带到了家门口,客流也不再只局限在节假日,村民的生意更好了,同时这对他们的服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保留村落原始风貌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大山自然村在打造之初,就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打造“长江之滨最美丽乡村”展开,突出整洁、生态、文化等特点,对整个村庄主体进行了徽派建筑风格改造,同时对当地最具特色的古树、古物、古建筑进行了保护和旅游开发。

村子里有一处明代老宅,过去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后来为了对它进行保护,村里出资进行了修复。而修复尽量保留了老屋的原始风貌,门两侧是马头墙,墙壁是古色灰砖砌成,内部是木质结构和板壁,老屋当中有天井,游客一进门就仿佛穿越时光,走进了古人的田园生活。后来这处老宅被打造成村子里的农耕文化园,村民们把纺车之类的农耕具摆放在里面,供游客观赏。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慢城一景,来大山村尝农家菜的,也一定会来这里体验农耕文化。在张波看来,文化才是乡村旅游的灵魂。选择乡村旅游的游客,最在乎的是能否体验到醇厚的乡土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会让当地的乡村旅游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其他地方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

发挥直通车的引流作用

打好特色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乡村游的潮汐现象很明显,双休日、节假日是客流高峰,人气很旺,而到了非节假日,如何吸引顾客、拉动人气,却长期困扰从业者。乡村游直通车开通后,逐步缓解了这一现象,通过交通成本的降低,让在工作日有闲的人群,能够更方便达到乡村旅游区域来。

直通车带来了客流,但在高淳区旅游局局长王建业看来,它也同时带来了“压力”。“直通车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还需要各个区谋划自己的特色发展,发挥直通车的引流作用,一定需要我们把自己的品牌、特色做出来。”王建业表示,乡村旅游不仅仅是追求一个数量,直通车这块增加了客源的渠道,同时还需要他们通过自身的发展,去完善直通车的产品,把高淳全域旅游的品牌打造出来。现在除了乡村游直通车,高淳也开通了以公交班线为基础的旅游专线车,另外,相应的换乘体系、配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中。

“直通车不仅可以考虑在乡村旅游的范畴之类,未来它还应该是整个全域旅游的直通车。所以下一步,我们也在考虑把工业旅游示范点,农业产业园,甚至把文化街区,作为一个产品线路融进直通车里面去。”王建业表示,这些点都是今后直通车所需要覆盖的,未来他们希望把能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力量,都融入到乡村旅游里面,同时希望借助直通车,实现双向互动双向交流,把高淳的东西带到南京去宣传。

同时,围绕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创建为目标,高淳争取在3-5年时间里,使原有的乡村旅游片区迈上更高的台阶,形成以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区,让慢城的品牌进一步大。“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创建,重点是在桠溪慢城区域,这块主要是通过大的旅游项目的引进,通过基础设施的提升,包括现在推进的美丽乡村的建设,通过全域旅游,通过全产业的融合,通过全资源要素的整合,通过整个服务体系的全配套,再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高淳的旅游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希望南京的直通车能开得更频繁,我们也将为此一起努力,为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做出贡献。”

来源:紫金山新闻(记者方昊、李鑫芳)、视频余斯慧

----------END----------

让阅读成为享受

如有新闻线索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jj/11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