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今日辞世,享年90岁。
余光中,年出生于南京,他不但出生于南京,也在南京接受了教育,秣陵路小学、第五中学和南京大学都留下了他的成长足迹。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南京是我一切回忆的源头
年余光中和夫人在原秣陵路小学度过80岁生日
余光中说,8岁的他就是在现在的秣陵路小学度过了3年难忘的时光。“我记得那时学校叫崔八巷小学,校舍是一片平房,而现在已是现代化的教学楼,变化真大啊!”
余光中的夫人范我存告诉记者,这次回南京是因为余光中坚持要在家乡度过自己80岁生日。她说,其实台湾文艺界早帮余老准备了生日宴,但为配合余老回宁的时间,特意把生日宴提前了。对此,余光中笑着说:“南京不仅是我出生和读书的地方,也是我和妻子第一次相遇的地方,是我‘生命的起点’与‘一切回忆的源头’,我一定要回来。”
南京是我诗心起跳的地方
年,余光中应南京友人冯亦同的邀请参加了在鸡鸣寺举办的“端午诗会”。他幸福地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在南京的点点滴滴。余光中生在南京,他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三个第一年都是在南京就读。余光中不仅把南京称为故乡,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他还把南京称为自己“诗心起跳的地方”。
年余光中先生得知母校70周年校庆,特意写了一段贺词并委托秘书转交,信上说:“七十年前,我正在母校前身读高二,后来抗战胜利,又随母校回到南京,终于在南京毕业,我在母校所受的踏实教育,奠定了日后学问与写作的基础,此恩我永志不忘。”据介绍,七年前余光中回到故乡南京时,曾专程来到五中,对于中学时代的回忆他是这样说的:“要说起我在中学时代学习的时候,有没有老师、同学或事情让我特别记忆犹新的?我记得那时班上是有很多好同学的,我们常在一起读课外书,读《西厢记》等。那时,训导主任很高兴我们看书。我们读得津津有味。那时有同学藏书很多,都拿来分享。”
“读金陵大学一年级时,我清楚记得在自家小楼的二楼作了人生中第一首诗。我从二楼的窗户望向外面,是美丽的紫金山。”课余时间,余光中经常会和同学相约骑脚踏车去玄武湖边赏景。玄武湖、紫金山、扬子江、燕子矶这些代表南京的名胜对余光中来说意味着幼时的回忆与浓浓的乡愁。他一生中多次为这些名胜写诗赋文,其中为玄武湖写的一篇散文收录在了他的母校南京大学建校周年文录里。
我是真正的南京大萝卜
年,当83岁的他当选第二届南京“文化名人”时,南京作曲家晁岱健为《乡愁》谱了曲,并在颁奖晚会上表演朗诵,听得余光中老泪纵横。
“我是南京人,我是真正的南京大萝卜!”余光中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能获得南京“文化名人”荣誉,是母亲城对他的厚爱和肯定。“我希望能常回来看看。我希望我的《乡愁》能够早日加上第五段:未来啊,乡愁是一段长长的桥,你来这头,我上那头。我坚信,只要文化有交流,只要两岸同胞认同中华文化,那么是不会分离得太久的。因为文化血脉是无法分割的。”余光中说。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愿这位南京游子安息。
本文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等
编辑:武偲
微博
溧水发布,和小溧互动哈!精彩回顾⊙阿里巴巴、华为都来了!溧水亿元将建生态智慧未来城,满满全是干货……
⊙全是好工作!溧水一大波医疗机构招人啦!内附岗位表,扩散~
⊙天了噜!这个国际级大会下周将在溧水举办,你可能还不知道……
⊙一不小心,溧水又黄成了一片海,美成童话!
⊙定了!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即将出炉,全是你期待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