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女兵是女神,雷锋班长谈雷锋金陵晚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期

有一种女神,叫军嫂

她曾三次到西藏看我

 

编者按:有一种鲜花叫铿锵玫瑰,有一种生命叫淬火青春,有一群女生叫女兵; 有一种女神叫军嫂。3月8日,女神节,让我们通过“兵哥哥”、“兵老公”的视角,走进她们的心里,倾听她们的故事。

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那天的相亲纯属巧合。和她的见面是周日,原本并没有安排。

年,第一次援藏结束回到了连云港,早已被列入“大龄青年”行列的我,盘算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一时间,得知消息的战友们,纷纷帮我物色起人选。一个月最多四次的相亲,可始终没有遇见让自己觉得适合的她。

恍惚中,忽然想起单位同事说要给我介绍一个的,对,打个电话联系一下。“王雷啊,你不是说要给我介绍一个美女认识的吗?中午有时间吗?我想请你们一起吃个饭啊!”

一阵漫长的等待,其实也就是不到五分钟的事。战友的电话打了过来。“郑指啊,刚好美女有时间,你看中午就见个面呗!”就这样,周日的中午,我和秦苏琼有了第一次见面。

第一眼,我就被她的气质吸引了。一起吃完饭,到市区的公园散步,漫无边际地聊着天,却越聊越投机。后来我才知道,她当时硕士研究生在读,本想找一个学历相当的男朋友。可当时被我战友极力推荐的武警部队军官身份所“蒙蔽”,竟然都忘记问我的学历了。

一见倾心的我开始对她“狂追”。平时不好请假,便每天晚上一顿“电话粥”;周末利用一切机会请假外出约她见面。四个月后,她便在我的“疯狂”攻击下和我走进婚姻的殿堂。

婚后,虽然我们同在一座城市,但由于我工作的特殊性,平均每两周才有一个双休日回家。妻子说,从答应我的求婚开始,她就做好了当军嫂的准备,没有奢望我会像普通人一样经常陪她。

在我记忆里最深的遗憾,是年我妻子剖腹产的第二天,我就被部队召回。由于岳母已经去世、而我母亲几天前扭伤了脚,造成骨裂,连照顾自己都困难,妻子只能由月嫂和一位亲戚照顾。我知道,那一刻,她多希望我能够陪在她身边……也就是那段时间,妻子患上了产后抑郁症,而这一切,粗心的我直到两年后妻子和我说起时我才知道。

年6月,我再次申请援藏。妻子选择了默默支持。我所在的西藏边防总队聂拉木边检站,位于中国与尼泊尔接壤的地方,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从拉萨到边检站公里,大部分是傍山公路,中间要翻越两座余米的雪山,按限速要求正常车辆要开15个小时左右。

在藏三年,妻子每年利用假期去看我。记得第一次进藏的妻子,忍受着缺氧导致的高原反应,经过半天一夜颠簸出现在我面前,她才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也是这时,妻子才知道我的工作环境有多恶劣、边防军人的付出有多大。

第二年,妻子选择了同样的时间点,再次前往聂拉木去看我。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由于道路艰难,很少有人愿意再来,可妻子却是个例外。

后来,我调到拉萨工作。妻子决定把5岁的儿子一起带去,因为我上次见到他已是一年前了。在拉萨半个月,她却患上了重感冒,儿子也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好不容易等到他们适应了环境,我却因为要到外地执行任务,她不得不带着儿子提前返回。

年7月,结束了二次援藏的我回到了连云港,一家人终于团聚,妻子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和工作,短短几年便取得了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完成发明专利4项,并于年被评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期“三创”人才,连云港市第五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今年还当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前往南京参加省两会。

我和妻子相识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我要为她送上11朵玫瑰,告诉她,这辈子,我会一心一意地爱她和我们这个家。□郑永波(作者为江苏边防总队连云港边防支队开发区边防大队政委)(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3月12日)

有一群女神,叫女兵

兵哥哥手绘心中“萌漫”女神

□通讯员 张率 刘伟 刘依 张成 蒋志容 董丽娟

  巾帼女儿别样红,妆台久别醉心间。此身愿化边关月,半照战友半照家。军嫂能顶半边天,暖心军人静港湾。女兵娇美化动力,青春年华铸成钢。摔打锤炼经风雨,灿烂人生写芳华。

  一年一度女神节,东部战区“临汾旅”的几位“兵哥哥”拿起画笔,手绘了一组每天在他们眼前晃、心里想的“女神”表情包,画风很萌,感情却很真。

  “我们想致敬两个伟大的群体:军嫂、女兵。女兵为保家卫国负重前行;军嫂为军人丈夫默默守护后方。”兵哥哥们说,最美的日子理应将最好的祝福送给她们。希望可以通过自己手绘作品,感受一下女兵与军嫂的生活情怀。(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3月12日)

有一种支持,叫关爱

三八节,送花送草不如送健康

  3月8日,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组织数十名女同志集体乘车医院进行专项体检。这是该院庆祝三八妇女节、持续开展为女同志送温暖活动的一项举措。 施杰 张小朋 楚天虹(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3月12日)

“雷锋常驻夫子庙”26年,

雷锋班班长怎么看?

通讯员 陈炜 郭红 练红宁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毛蕾

图为3月10日,雷锋班第25任班长、陆军工程大学学员毕万昌在“雷锋常驻夫子庙”学雷锋宣传服务活动现场向游客介绍雷锋班历史。练红宁摄影

3月10日上午,夫子庙大成殿广场的学雷锋宣传服务活动,再次吸引了市民和游客的参与,在毛泽东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55周年之际,知名的学雷锋品牌“雷锋常驻夫子庙”也已26周年。

在现场忙碌的“迷彩服”中,有一位与雷锋有着特殊关系的人——“雷锋班”第25任班长毕万昌。记者和他聊起了“雷锋班”的故事以及他对“雷锋常驻夫子庙”坚守初衷26年的理解和看法。

  雷锋班“老三宝”和“新三宝”

年1月7日,雷锋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50多年来,历任雷锋班班长薪火相传,接力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正如眼前的第25任“雷锋班”班长毕万昌所言:“学雷锋,我们永远在路上,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

从年到年,毕万昌在“雷锋班”创下了许多“第一”:第一个通过全团竞选、而非出自雷锋班的“雷锋班班长”;第一个任期超过5年的“雷锋班班长”……“走进雷锋班,面对厚重的历史荣誉,看着来自全国的数十万封来信,感受到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毕万昌说,作为雷锋班班长,参加座谈交流是常有的事。特别是与北大师生代表、雷锋精神研究学者的座谈,给他很大启发,提升了思维层次。让他更加懂得雷锋班班长的价值、责任和担当。

“50多年的传承,一代要比一代做得更好。新时期雷锋班存在的价值在于,让大家了解雷锋、相信雷锋,从而争当雷锋。”说到传承和发展,毕万昌告诉记者,原来雷锋班有“老三宝”:理发箱、节约箱和修鞋机。其中的修鞋机是年天津塘沽十一中学的师生每人出资1角钱买了送给雷锋班的。现在已经有了“新三宝”:善淘箱,专门募集闲置物品寄给西藏、云南等偏远贫困山区,目前募集数量已超过5万件;“学习雷锋APP”,用于发布慈善、募集信息以及学习雷锋的理论文章等;“数字化大礼包”,向有需要的人或单位发送学习雷锋讲座等视频资料,或者进行视频连线。

 “雷锋常驻夫子庙”,坚守的价值

毕万昌是去年9月进入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学习的,今年是第一次成为“雷锋常驻夫子庙”的参与者。只见他身披写有“雷锋班班长”字样的红绶带,在现场“高调”向市民介绍“雷锋班”和“雷锋常驻夫子庙”的历史。

“我的思想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毕万昌告诉记者。其实在成为雷锋班班长之前,毕万昌就热衷做公益,那时总是习惯默默地做,不愿受人







































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jj/9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