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服务老兵和普法鼓楼学玄武炮院演练点赞

卤米松乳膏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8176.html
排忧解难送关爱真情服务暖人心建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退役官兵侧记

把每个退役军人当成自己的朋友,把每个军人家属当成自己的亲人,把他们的事当成家事。转隶组建以来,建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坚持服务宗旨,以“懂军人、爱军人”的工作情怀、“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的工作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系官兵暖人心。走进建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就业科,“心系部队情系官兵服务打赢助力强军”的锦旗格外显眼,这是年某驻宁部队为感谢建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妥善安置退役军人送来的锦旗,“感谢建邺区想退役军人之所想,为我部退役军人安置高质量的岗位,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的现役军人能安心服役”。谈到送锦旗的初衷,部队领导感激地说。为提高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军人的安置质量,局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在提高岗位配比的同时,充分挖掘高质量岗位。在待安置期间,该局还精心组织他们参加岗位宣介会、窗口值班、文明城市创建、祭扫烈士陵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退役军人尽快融入地方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严密组织积分选岗,保证安置工作公平公正,阳光透明。选岗结束后,还贴心将退役军人送岗到位,跟踪退役军人的安置状况,督促用人单位按政策落实退役军人各项待遇,真正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组建以来,累计接收计划分配军转干部82人,全部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接收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0名,提供事业编岗位3个,其余均为国企岗位,圆满完成了军队转业干部和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

——解难题稳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退役军人的就业工作对退役军人及其家庭具有“安心定神”的作用,该局始终将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扶工作作为经常性服务的重中之重,想方设法为他们盘活整合各类资源,拓宽就业门路。童啟航是年退役的一名士官,服役期间已结婚成家,家庭负担较重,一直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安置就业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他多次沟通,详细了解他的专业特长及求职意向,时刻把他的事挂在心上,得知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招聘后,马不停蹄地与消防救援支队、消防训练基地多家单位沟通推荐,最终成功入职玄武区消防特勤大队。彭狄也是年的退役士兵,在经历多次求职碰壁后,对自己以后的去向很是着急,在安置就业科的主动帮扶下,优先安排在沙洲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两年来,该局共举办线下、线上专场招聘五场,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同时在全市率先打造“建功立邺、职等你来”就业沙龙系列品牌活动,邀请专家就摆脱求职困境、破解就业难题做“面对面”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通过专场招聘、沙龙系列活动、“点对点”精准帮扶等多种形式引导和促进更多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抓服务促落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就业类服务管理对象有五百多名退役军人,包括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军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企业军转干部、复员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和下岗失业志愿兵等。人员种类多、数量大,如何做好这些退役军人的日常服务工作是个不小的难题,该局相关工作人员始终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通过组建QQ群、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4月7日,湖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湖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丹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在赤山烽火广场开展了田间课堂之“革命后代说党史”活动,特别邀请到革命先烈陶家齐之子陶和寿先生来到现场,以面对面、心连心的方式让湖熟青年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传递革命薪火,进一步加强对党史的认识,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1)话初心革命后代说党史

沉淀着历史底蕴的湖熟是革命时期新四军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阵地,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发生过赤山伏击战等一系列著名战斗,涌现了陶家齐、张耀华、刘鹤亭等一批英雄人物,形成了代代相传的赤山烽火精神。

革命后代不忘初心,红色基因永续传承。前几日,79岁的陶和寿看到湖熟青年的原创诗歌《向烈士们汇报》视频后,百感交集,于是为湖熟乡亲们写了一封回信《和湖熟乡亲们的星空对话》。今天,他来到丹桂村向湖熟青年代表、党员代表和村民们讲述其父亲陶家齐烈士的战斗故事。

陶和寿说道,父亲当年听闻“平型关大捷”的消息,在日记上写下:“未来的希望,可能就寄托在这支部队身上,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至此他找到了一生所寻找的“信仰”,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81年前,我父亲为打赢赤山战斗送出了重要情报。年,他因汉奸出卖被侵华日军杀害,当时我还不满周岁。打从我记事起,就知道自己有个烈士父亲,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影响了我这一生。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应毅然肩负红色使命,传承志愿精神,以行动践行初心。”现场,陶和寿讲述了自己父亲陶家齐坚定信仰、艰苦奋斗的动人事迹,革命后代情真意切、娓娓道来,将大家带回那段峥嵘岁月,台下听众无不为陶和寿真情流露的讲述而热泪盈眶,共同沉浸在陶家齐烈士的感人故事中。

(2)守初心志愿服务焕光彩

透过一个个红色历史的传承,追昔抚今。今年,湖熟街道将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擦亮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品牌,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唱响丹桂新时代文明实践主旋律,打造一支独具地方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赤山烽火志愿服务队”,并以此培养一批有志愿服务热情、志愿服务素养、志愿服务能力的志愿者。

现场,陶和寿为“赤山烽火志愿服务队”授旗。“赤山烽火志愿服务队”自成立起,就以“传承革命精神,宣扬红色文化”为宗旨,旨在让志愿者们通过服务群众,感悟真理的力量,补充思想之钙;在传承革命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在实际工作中凝聚红色力量,让更多的群众感受“赤山烽火”的红色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通过这支志愿服务队伍,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老一辈革命家身陷囹圄之中是如何坚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一心追求中国梦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传承他们的优良作风。”陶和寿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赤山烽火志愿服务队”,共同感悟红色文化,汲取红色营养,宣传红色精神,成为传播红色历史的“火炬手”。

(3)践初心湖熟青年显担当

诗歌朗诵铭党情,革命精神代代传。一首朗诵《向烈士们汇报》,用心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带领大家一同回忆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一曲歌曲《映山红》展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激起了荡气回肠的革命情怀;一段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旋律慷慨激昂,歌声催人奋进,为党的百年华诞送上祝福。

一名宣传员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精神,守初心、担使命,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

在湖熟这片遍洒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上,诞生了无数英雄先烈,经历了许多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件,书写了克难奋进的时代新篇,蕴含着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其中,湖熟街道丹桂村赤山烽火广场是缅怀革命先烈,学习传承革命精神的好去处。据了解,今年湖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将联合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深挖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目的是为了能教育后代,发扬革命传统,推动赤山烽火成为引领湖熟奋勇前进的“精神火炬”,让红色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湖熟街道双拥办、退役军人服务站柏立罡

学党史祭英烈

五老村街道赴雨花台开展现场学习活动

4月7日下午,秦淮区五老村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主题教育现场学习,通过缅怀革命先烈,进一步重温光辉党史、感受精神之力、接受初心洗礼。

在巍峨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党员胸佩党徽、列队肃立,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不朽伟业,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默哀致意。面对鲜红的党旗,大家高举右拳,在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宁松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以铿锵有力的誓言表达对党的郑重承诺。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大家参观了《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认真聆听了雨花英烈事迹的介绍,仔细观看了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一幅幅烈士生前抛头颅、洒热血、追求革命理想的画卷,生动再现了雨花英烈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形象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让全体党员感受到强烈的心灵激荡和精神洗礼。

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大家一致表示,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从英烈事迹中赓续革命精神,切实增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在各自岗位上争创一流、争当先锋,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五老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五老村街道双拥办汪洋凌锁方

徐庄社区组织祭扫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扎实开展党史教育,深化教育成果,4月9日上午,徐庄社区党总支组织退役军人党员与共建单位钟山集团机关支部党员一同前往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祭扫,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祭扫仪式上,党员代表向烈士雕像敬献了花篮,全体党员向革命英烈三鞠躬表达崇高敬意,之后依次献上鲜花。

英烈们的奋斗历程和壮丽人生,激励着党员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接续奋斗!经过这次祭扫活动,让党员们更加深刻理解并认识到自己在岗位上所要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教育为契机,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始终铭记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在工作岗位上忠诚践行党的宗旨使命,砥砺奋进力量铭记历史,以实际行动弘扬先辈先烈精神。(玄武湖街道徐庄社区杜晨晨)

“缅怀英烈祭忠魂,红色基因永传承”

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4月7日,柘塘街道沙河社区开展“缅怀英烈祭忠魂,红色基因永传承”祭英烈活动,组织沙河小学15位学生聆听英雄故事,感悟革命精神。

活动中,学生们首先参观了沙河社区村史馆,了解了沙河村(社区)的发展历史。在村史馆里,犁头、耙子、缝纫机等数十件老旧物品以及村集体留下的文字图片资料真切地讲述着,在党的领导下,沙河社区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后,大家来到了学习教室,听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陈春生老师讲述本地英雄张一郎的故事,张一郎是沙河社区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革命英雄,出生于年,受战争影响沦为孤儿的张一郎,曾被日本人收为义子,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毅然参加了新四军游击队,因为有勇有谋,多次立功,成为当时沙河游击小组的组长,年,在一次行动过程中,张一郎因掩护群众撤退受伤被俘。被俘后的张一郎坚决不向日本人投降,并用日语大骂日本侵略者,最终被日军残忍杀害。为了纪念张一郎,人们把他生前所在的游击小组命名为“一郎游击小组”。

在聆听了张一郎的英雄故事后,溧水区委党校老师张薇也受邀以《从红色家书看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题为孩子们上了一堂专题党课。课上,张薇老师向孩子们分享了史砚芬、高文华、赵一曼三位烈士的红色家书,介绍了当时的革命背景,阅读了家书的原文,家书中字里行间的深情与大爱,无不彰显了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动人的家国情怀,孩子们听完后,颇受触动。为了缅怀那些牺牲的革命先烈,孩子们还亲手制作了一面面党旗。

柘塘街道沙河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沙河社区将进一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传统发扬好。(柘塘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熊威朱力)

藤子社区开展集中学习《民法典》活动

为提高辖区群众遵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4月8日上午,藤子社区组织辖区优抚对象开展了学习《民法典》活动。

工作人员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民法典》的立法目的、主要内容及颁布的重大意义等。并结合现实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婚姻法、物权法、合同法、继承法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大家深切感受《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增强了对《民法典》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民法典》的颁布,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藤子社区王妍

文明祭扫,缅怀英烈

北安门社区4月8日上午组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退役军人,社区党员,网格居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ls/12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