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119/4293352.html
母与子(下)◎金陵十二钗之十
巧姐的判词是: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她的红楼梦曲是《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上文中,我们已知贾巧姐的真身是康熙的十四皇子胤禵。巧姐的判词和红楼梦曲中,反复提到“恩人”,恩人对巧姐有救命之恩。《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与“积得阴功”相似,是因果报应的通俗表达。
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这个“恩人”就是刘姥姥。刘姥姥也是红楼梦的重要人物,正如书中所说“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心里明白嘴上蜜,善于逢迎讨人喜;然而又有与人为善,知恩图报的一面。刘姥姥有保护巧姐的大功,那么,小说中神出鬼没的刘姥姥是谁呢?
刘姥姥,是四大家族之一王家“偶然联宗”的族亲王成之子王狗儿的岳母,王狗儿之子王板儿的外祖母。刘姥姥和女儿一家生活在一起,因生计艰难,她主动求靠贾府。第一次出现在第6回,贾宝玉9岁时;第二次在第39-42回,贾宝玉14岁时,此时大观园已建成,小说用将近四回的篇幅描绘了脍炙人口的“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家败落之后,第回前半回刘姥姥再次出现,王熙凤将贾巧姐托付给她。第回后半回王熙凤死后,刘姥姥斗败巧姐的“狠舅奸兄”,成功营救巧姐,使她没有被卖走。
我们已经知道,巧姐就是胤禵的影子。那么,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保护胤禵的年老女性吗?
有!
很多人想象不到,小说中土里土气的刘姥姥的原形竟是雍正的生母,康熙的德妃乌雅氏(-年)。满洲正黄旗人,出身包衣,地位较为低下,生了三子三女,是为康熙生育子嗣最多的两个后妃之一,后来地位较高。雍正即位后,尊其母为圣母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被其拒绝。死后被雍正追谥为孝恭仁皇后。
雍正篡位后,他的最大的希望是曾经同他争夺皇位的各位哥哥弟弟心悦诚服,认他这个新皇帝。然而,他也知道,各位兄弟不会心服口服。于是,雍正实行了分化离合,各个击破的策略。最终,老大胤禔、废太子胤礽、老三胤祉、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十四胤禵先后被禁锢。其中,除自己没有真正夺储、只是属于胤禩党的胤,以及雍正的同母弟弟胤禵,其他人全部在幽禁期间死亡。可见,胤禵也在雍正的阴影之下、处于死亡的边缘。
雍正最后没有对胤禵痛下杀手,两兄弟没有火拼,与他们俩一母同胞有关,换句话就是他们的母亲乌雅氏起了一定的、甚至关键的作用。
当雍正以康熙去世,召回在西北军事前线的胤禵回京奔丧的时候,作为大将军王的胤禵本来是心中憋着很大的无名怒火,准备找雍正、隆科多算账的。一位西方传教士就记载,胤禵回京后就严斥隆科多,并要求看先帝的遗嘱,经乌雅氏干预才作罢。胤禵后人回忆,有一对瓷瓶毁于文革。其中一个缺一耳,相传是胤禵幼时在德妃面前玩耍时跌损。胤禛登基后,胤禵承召回京。乌雅氏使人持瓶候胤禵于道,给胤禵一封密信,让胤禵“宜摄心火,必以兄弟为念”。作为母亲,乌雅氏知道小儿子的冤屈与难处,但是,于国于家,她并不希望看到两个儿子自相残杀。
乌雅氏曾苦劝胤禵,肯定也会以某种方式力劝雍正不计前嫌,厚待胞弟。不久,孝恭仁皇太后乌雅氏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即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晋封允禵为郡王,但未赐封号和给予俸银,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雍正三年(年)十二月,雍正展开了对当年参与储位争夺的兄弟的彻底打击,允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贝子。雍正四年初,雍正革去允禵固山贝子,把他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可见,保护巧姐的刘姥姥就是乌雅氏的影子。那么,小说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姥姥影射乌雅氏呢?
第42回描述:黛玉笑道:“别的草虫儿罢了,昨儿的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呢?”众人听了,都笑起来。黛玉一面笑的两只手捧着胸口,一面说道:“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了名字,就叫做《携蝗大嚼图》。”“母蝗虫”暗示刘姥姥身份,是一位皇帝的母亲。
“劉”,本意是“杀”,拆开出现“刀金”,即“对金砍杀”。由于雍正篡位,作者恨极雍正,“恨屋及乌”,也将仇恨转移到雍正生母乌雅氏上。作者视“刘姥姥”为清朝(后金)的仇敌,最终会断送清朝。在小说中不少地方对刘姥姥极尽挖苦之能事。
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贾母请刘姥姥等人吃饭时,在鸳鸯的设计下,刘姥姥讲笑话出丑: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第41回描述:
当下刘老老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宝玉因下席过来,向黛玉笑道:“你瞧刘老老的样子。”黛玉笑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百兽”之语有两个影射。第一是影射康熙曾举办两次“千叟宴”:一次是康熙五十二年(年)康熙六十大寿时,另一次是康熙六十一年(年)预庆七十大寿时。另一个影射是,刘姥姥既然自称为“牛”,此处就把刘姥姥进一步比作兽,不是人类。
最大的侮辱是刘姥姥吃鸽子蛋的情节。小说第40回描写: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
这里出现“蛋(双关语)”“肏”等不雅词汇,程本因此修改为“我且得一个”。
第41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刘姥姥酒足茶饱之后去厕所,之后迷路,进入了怡红院贾宝玉的卧室,竟在宝玉的床上睡着了,后被袭人推醒带出。此事意味着“鹊巢鸠占”,暗示雍正后来夺权。
胤禛篡位后,乌雅氏拒绝给她上的称号和宫殿,雍正可能进行了逼迫,而乌雅氏在雍正登基半年后即死亡。根据红楼梦的暗示,应该是服毒而亡。
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有两处关于筷子的描写: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这里,刘姥姥所说“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也是语带双关。小说把宝钗(雍正)暗喻为“夜叉”,此处“叉爬子”即暗喻雍正,乌雅氏犟不过他。
雍正登上皇位后,乌雅氏对其卑污行为表示不满,竟然直接说胤禛当皇帝,并不是她期望的:“大行皇帝……钦命予子缵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雍正封生母为仁寿皇太后,乌雅氏竟不顾“本朝历代遵行之礼”,无论如何拒受封号,不肯接受大臣朝贺。乌雅氏受封了仁寿皇太后,是要入主宁寿宫的,然而乌雅氏也无视雍正屡次亲自劝请,坚决不入主宁寿宫,一点不给雍正面子。可以说雍正一生把所有的大臣弄得服服帖帖,但始终没能够把自己的母亲搞定。
在乌雅氏死后,雍正硬是把生母乌雅氏的尸体抬到了宁寿宫,让她在宁寿宫内放了三天,这种强硬的态度,非常符合雍正的性格——活着的时候治不了你,死后应该能治得了你吧。当然,雍正并不是完全泄愤,这种泄愤的背后,也有表面伪装的孝心和纪念。
因象牙筷子太沉刘姥姥使用不便,贾母命给刘姥姥换筷子:
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
雍正即位后,与生母乌雅氏的关系处于僵化对峙之中。乌雅氏拒绝接受皇太后尊荣的种种举止,给大臣们传递的信息就是,她对雍正的继位不以为然。这种状况一日不改变,雍正的位子就一日不踏实。为迫使母亲改变态度,雍正把胤禵作为了人质。雍正元年(年)三月雍正等奉康熙灵柩前往景陵,四月初雍正返京,宣布胤禵留在景陵守陵,形同软禁。乌雅氏去景陵时身体尚好,回京后,于五月二十三日去世,终年64岁。民间广为流传雍正“逼母”之说。根据红楼梦上文“毒死了也要吃尽”的暗示,乌雅氏是服毒而亡。从动机推测,乌雅氏与雍正闹僵,是为了小儿子,没有达到目的,她自杀的可能性似乎不大。而雍正急于摆脱这种尴尬局面,也可能像对待康熙那样对待乌雅氏。事后出于愧疚,封了弟弟一个虚名的郡王。当然,乌雅氏以自杀的方式逼迫雍正封弟弟为王,保护幼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胤禵一直活到乾隆继位。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释放自己的十四叔允禵和十叔允。乾隆二年(年),允禵被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年)封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年)晋为多罗恂郡王。乾隆二十年(年)正月初六日,允禵去世,得以善终,享年67岁。
历史事实证明,乌雅氏真的保护了自己的小儿子。
下期刊登《索隐派巨子XXX◎索隐英雄榜三》,敬请期待。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