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夏天,总有人不幸因为中暑而离开人世。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但「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绝对是罪魁祸首之一。
今天我要讲的这位奶奶,是一位南京人。
曾经的南京,也是「四大火炉」之一。
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了,但南京的夏天依然可以用“酷热难挡”来形容。
“这时候,要是路人能在路边来一碗清冽的茶水,那简直再好不过了。”
70岁的崔传面奶奶,正是怀揣着这样的设想,支起她的茶水摊的。
南京定淮门6号小区门口,每到夏天最炎热的时候(6、7、8三个月),都会有一个茶水桶准时出现在这里。
它专门为高温下的过路人提供免费茶水,到现在有23个夏天了。
崔传面奶奶93年下岗,现在已经退休多年。
下岗后的她,曾摆了两年自行车摊,深深体会过夏日里口渴难耐的痛苦。
于是年夏天开始,她就摆出了这个免费茶水摊,专为路人提供茶水。
这一干,就干了23年。
从凌晨4点,到23年风雨无阻
为了烧出一壶满意的茶水,崔奶奶和她的老伴,凌晨4点就得起床。
为什么需要凌晨四点起来呢?
因为凌晨四点,是电费最便宜的时间段,在那时候烧水,可以省一大笔电费。
水烧好后,崔奶奶就和她的老伴一起,把水倒进保温桶中。
细心的崔奶奶,为了让路人享受到温度刚刚好的茶水,还要用风扇吹到50°C左右,才端出去。
6点,崔奶奶的茶水摊准时开张。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茶水摊是“自助”性质的。
行人只要用崔奶奶提供的一次性水杯接水,就能畅饮。
早些年,崔奶奶需要每天加4次水,才能满足行人的喝水需求。
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崔奶奶每天只要在9点、下午2点加水即可。
图源
金陵晚报那么这23年里,有发生过让崔奶奶险些“停摆”的事情吗?
当然是有的。
第一件事,是老伴的离世。
崔奶奶发现,没了老伴,自己真的扛不动那么多水了。
孤独感油然而生。
即使怀着失去爱人的悲痛,崔奶奶还是坚持要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因为她知道,将茶水摊继续「摆下去」,也是老伴的遗愿之一。
一个人抬不动装满了的水缸,崔奶奶每天就先把空的水缸搬到外面来,再回家拿开水瓶来倒水。
第二件事,是一场车祸。
年,崔奶奶遭遇车祸,右臂粉碎性骨折。
后来警方查明,肇事者应该负全责。
但崔奶奶主动提出,要为对方分担治疗和赔偿费用的五分之一。
因为“谁家都不容易”。
后来因为惦记着茶水摊,崔奶奶胳膊快好的时候,就坚持提前出院了。
回归的崔奶奶,更是创造了每天「单手搬11趟」的奇迹,可见她的决心之大。
支撑她摆摊的决心,除了来源于自己,路人对她的感激,也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从对她质疑,到无条件支持
万事开头难,崔传面奶奶也不例外。
年,她开始摆茶水摊的第一年,除了老伴和女儿,很少有人理解她的这一行为。
不仅是邻居,路人也不理解。
崔奶奶刚刚摆摊的时候,一些贪心的路人会直接拿水瓶去接水。
自己提供的杯子也会被偷或者被打碎。
留意日期
但随着崔奶奶的坚持,不少人意识到她是真心想做好事的。
他们对崔奶奶的态度,也和缓了很多。
会送茶叶
杯子没有再被偷了
还有人自觉地留下了钱
如今邻居们在接受采访时,对崔奶奶青睐有加、非常佩服。
说到底,日久见人心,23年来坚持摆摊,这就不是一句“出风头”可以概括的了。
凭借着这些善举,崔奶奶也于年当选为“中国好人”,成为了当年“中国好人”的封面人物。
从这个时候开始,关于崔奶奶的报道才多了起来。
在此之前,有关于她的报道,只有寥寥数篇。
甚至在知乎:
贴吧:
B站也仅仅只有一条
你能看出,她有多么的低调。
说了那么多旁人的看法,那么对于摆摊这件事,她自己是怎么想的?
我从她仅有的几次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大伙喝习惯了,我不能失约
记者:为什么会坚持摆摊?
崔奶奶:
我自己能做到的事,我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去。
记者:为什么一直以来你都这么低调?
崔奶奶:
我觉得这点小事不值得一提,人家做的事贡献比我大多了呢,跟他们一比,我太渺小了。
记者:摆茶水摊会影响你的生活吗?
崔奶奶:
我元一个月的退休金,摆茶水摊不影响我的生活。
只要我身体好,没有病,我都愿意摆,因为我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她接着补充说:
还有外地人来喝,因为我们这个地方靠这站,给人整体印象,就是南京这个地方还不错。
如果你观察她采访时的表情,你就会发现:
无论谈到什么内容,她永远都面带笑容,甚至连当年断手的事,她都是笑着说出来的。
我佩服她20年如一日坚持摆摊,我更佩服她那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如今,崔奶奶已经开始准备今年的茶水摊。
为了让路人能更好地消暑,这次她准备了大量的甘草。
对崔奶奶而言,她的摆摊生活还在继续,且远未到停歇的时候。
最后我想说的是:
当我们讨论摆摊经济学,当摆摊概念股涨停,当我们想着怎么成为摆摊风口的猪的时候——
老太太摆了23年的摊位,今年又准备开了。
我觉得这个是个很有趣的事情
在这一点上,崔奶奶才是真正的,摆摊之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nr/1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