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这么多东西,很多东西他写不出来,或者就是泛泛而谈
胡阿祥教授介绍,颜之推的祖籍是山东,西晋灭亡,北方世家大族纷纷南下时,他的祖上迁往南方最早来南方的山东琅琊颜氏是颜含公元307年,颜含就跟东晋的第一个皇帝司马睿来到了南京
不过,一生漂泊坎坷的颜之推并没有归葬老虎山祖茔他在《颜氏家训·终制第二十》篇中自责,未能将父母的灵柩还葬老虎山他在家训中还嘱咐子女,自己去世后,丧事一切从俭,除了衣帽,随葬品一律不要,如果大操大办,超过了祖父母亡故时的丧事礼仪,那就是“陷父不孝”
《颜氏家训》是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以之告诫子孙的经典家训,被奉为我国最早的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
颜含等北方士大夫将正统金陵晚报儒家文化带到南方,古都南京更多地负担起了儒家文化薪火相传、乃至发扬光大的时代使命颜之推从小就深受儒家文化浸染、洗礼,“勤,正,俭”的思想贯穿了整部《颜氏家训》
颜真卿也是这个家族后代
南京博物院罗宗真研究员、南师大王志高教授合著的《六朝文物》一书指出,六朝时期的王氏、谢氏、颜氏、高氏、李氏、温氏等大家族在南京均有家族墓其中,颜氏家族墓在老虎山南麓,迄今已经发掘九座砖室墓,其中五座保存完好根据出土的墓志、砖志、印章等文物考证,埋葬在老虎山、可确认身份的颜氏家族成员有颜含的儿子颜谦、颜约;颜含的孙子颜綝; 以及不能确认辈分的颜镇之根据宋代南京地方志《景定建康志》以及颜氏家庙碑的记载,颜氏家族自颜含以下南京金陵晚报官网共七世都埋葬在老虎山专家推断,埋葬在老虎山周边的颜氏子孙还有不少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评论称,《颜氏家训》 集家训文化之大成,凝炼洞察世事、通观万物的智慧,谆告修身齐家、正己立德的真谛,金声玉振,光照千秋,为后世所推崇如果仔细分析颜之推的个人经历,他虽然出生于南京,但在南京的时间并不长,十岁左右就离开南京,前往江西后来侯景之乱爆发,颜之推被俘,曾被关押在南京,获释后回到湖北江陵不过,颜之推所属的颜氏家族却和南京有着深刻的渊源,是南朝时期建康(南京)著名的世家大族之一
颜氏家族和南京的渊源,并没有随着南朝的结束,世家大族的没落而画上句号到了唐代,这个家族中的一位杰出人物,曾经来到南京,南京金陵晚报官网出任地方官,他就是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据记载,颜真卿于乾元元年(758),任昇州(南京)刺史兼浙西节度使他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上元元年(760),颜真卿将南京城西清凉山下的乌龙潭辟为放生池,后来又在笪桥、夫子庙等地建了多处放生池,放养圣灵,以体现皇帝“仁慈好生之德”,使“仁爱好生之风”流传后世颜真卿还撰写《天下放生池碑铭》,立在乌龙潭旁公元785年,颜真卿被叛军所杀唐元和年间,后人在南京乌龙潭西建放生庵,祭祀颜真卿放生庵后毁于战火,清末重建,这就是如今乌龙潭公园内的颜鲁公祠
颜之推(公元531年-约595年),字介,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生于建康(南京)一个以儒学传家的士族家庭,系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南京金陵晚报地址冤魂志》、《集灵记》《观我生赋》等
颜氏家族墓在老虎山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介绍,颜之推的祖父为南齐治书御史颜见远,父亲为南梁咨议参军颜协颜之推从小受家庭环境熏陶,博览群书,很早就进入仕途,但后期经历坎坷,他一生经历了南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个王朝,三次被俘,“三为亡国之人”,目睹了侯景之乱、西魏军攻陷江陵、隋灭陈等重大事件,多次险遭杀身之祸他在《观我生赋》中说:“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胡阿祥说,《颜氏家训》为什么写得那么有感觉,那么有感情,和颜之推的经历分不开
“勤、正、俭”贯穿《颜氏家训》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江苏南京颜之推专题,引起广泛关注颜金陵晚报数字之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其晚年撰写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中国家训文化的集大成之作颜之推生于南京,来自南朝时南京著名世家大族——颜氏家族“老南京”版日前采访学者,了解这个家族在南京留下的故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则认为,中国的家训,在《颜氏家训》之前都是碎片化的,而《颜氏家训》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它等于是把之前的碎片化家训推到了一个高峰
据介绍,颜氏家族墓位于南京北郊老虎山,是已经被发现的重要的六朝世家家族墓地之一
颜之推来自南京大家族
白癜风专科哪家好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