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拉去炒白酒投资者遭遇现货交易骗局

《金陵晚报》“易索赔”频道近日接到投资者小金(化名)咨询,称其被人拉去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平台上炒白酒并赔光了钱,怀疑自己是被骗了。记者在调查后发现,投资者的遭遇中,充斥着大量违法违规行为。律师建议,投资者如果发现自己出现类似情况,可迅速联系律师寻求法律帮助。

  被人拉去炒白酒输光了钱

  小金告诉记者,他是在网上查询股票资讯时,看到某财经有专业的老师免费帮助诊股。通过加   平台称与自己无关

  针对小金遇到的问题,《金陵晚报》“易索赔”记者采访了湖北武银律师事务所王树伟律师。他指出投资人亏损的过程中至少存在有关方面两项重要违规。第一,这种通过直播间直接给投资者操作指令的行为又称为“喊单”操作,而喊单操作本身是违反证券法规的。第二,现货交易是以实物交割为目的,而不以实物交割为目的的线上交易业务均属违规行为。另外,小金的入金是直接打入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对公账户而非第三方存管账户,这也值得推敲。

  记者随后采访了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希望了解两点:一,李胜华、朱小敏、余刚等人是否是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代理商或会员单位的成员。第二,投资人直接打入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对公账户而非第三方存管的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而贵州国际的回复如下:一、客户经历及其网络遭遇的“李胜华、朱小敏、余刚”等人,贵州国际核查现有及离职员工后,确认该等自然人绝非贵州国际员工或离职员工,确认贵州国际从未与该等主体签署任何法律文件且与之无任何法律关系。二、客户入金账户是贵州国际与平安银行签署“银商结算通”相关协议而设立的交易结算账户,该等账户内的资金是客户资金,与贵州国际的自有资金,分属于不同账户。贵州国际对交易结算账户的资金,既无所有权也无支配权,该等账户其功能既有交易资金存管,也有客户交易资金结算。账户内资金结算均委托平安银行代为动态监管和结算。贵州国际还强调,他们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服务平台,拥有从事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服务的资质,且已经取得贵州省商务厅各项审批,开展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的交易服务业务。

  贵州国际遭贵州省商务厅提示风险

  有意思的是,尽管平台称获得了贵州省商务厅各项审批,但今年4月份,贵州省商务厅却下发了一份《关于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场所交易风险提示》,其中就提示了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存在风险。

  该公函称,根据相关线索反映和现场检查,我省部分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场所未按政策规定依法依规开展业务,涉嫌违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37号)、《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38号)和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规定要求。涉嫌违规交易模式为分散式柜台交易(OTC),现货连续(延期)交易,现货发售、新零售、微盘、微交易、云交易等。商务厅批设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场所批复文件是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商品现货市场交易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函〔〕36号),省商务厅按照流程和相关规定出具的意见,不具有终局性的外部法律效力。因此,凡以上述文件在网络、报纸、期刊等各种媒介上进行业务开展等行为,均属虚假宣传等非法行为。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场所不属于金融投资平台,不允许进行非实物交割为目的的线上交易业务。贵州省商务厅提示了18家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场所名单,其中就包括了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现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出自对实物商品的需求与销售实物商品的目的,根据商定的支付方式与交货方式,采取即时或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实物商品交收的一种交易方式。在现货交易中,随着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同时完成商品实体的交换与流通。客户小金进行的交易并未进行现货交易,均为非实物交割为目的的线上交易业务,即违规交易。”王树伟律师说。律师提醒投资者,如果遭遇类似情况,应尽快咨询律师寻求法律帮助。有类似遭遇的投资者,可以加   “李胜华、朱小敏、余刚等人是否为贵州国际的员工,或者是否与贵州国际存在代理关系,并未通过司法程序确认,但不排除其中可能存在代理返佣情况。”王树伟这么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s/10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