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0点28分
年最后一个节气——冬至来啦!
.12.22
农历:十一月初五日
丁酋年
冬至别名: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
代表寓意:寒冷将至
气候特点:暴雪、低温
风俗活动:享祀先祖,官放关扑
冬至假期:汉代5天假期、唐代7天假期
三侯: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隐含意蕴:阴阳交割、万物亡寂、生机禁闭
你啊晓得?
冬至在老南京人的心目当中
非常重要!
因为老南京人有句老话叫
“冬至大如年”!
冬至为何如此重要?
???
因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中,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故称“冬至一阳生”。
古人还曾把冬至定为一年的开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冬至已经是年了。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因为冬至是“数九”的开始
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俗话说的“数九”寒天了。也就是说,冬至是“数九”的开始,这个,就是“年”所不具备的了。
数九寒天,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因为冬至是元始天尊诞辰
相传,冬至是元始天尊的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最高尊神,位列三清,类似于民间传说的盘古,是传说中的创世之祖。
冬至这天,道观举行盛大法会,庆贺元始天尊诞辰。
因为冬至曾经就是一年的开始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在历史上的周代,冬至就是新年元旦,是个非常重要和热闹的节日。
小伙伴们“坐稳扶好”准备入寒冬啦!
这么重要的节日,
你知道老南京人是怎么度过的么?
▲▲▲
吃饺子?
▲▲▲
喝馄饨?
▲▲▲
还是饺子汤圆面?
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南京人过冬至不仅吃食讲究,
还有很多习俗呢!
丰富讲究的吃食
吃豆腐南京人常说,“烧包数九吃豆腐”才是冬至的标配。“烧包”是为了祭祖,“数九”是为了迎新,“吃豆腐”则象征着对新年的美好寓意。
老南京做豆腐的方法有很多,青菜豆腐“保平安”,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葱煎豆腐则取“从容与富余”之意。
除了吃豆腐以外,南京人的冬至还少不了这些。
喝鸡汤进入冬至,就需要进补了,南京人通常会在冬至这天准备一锅热腾腾的黄油老母鸡汤来御寒。
曾有一种讲法,讲南方大多在冬至喝鸭汤,因为南方湿热,鸭子乃凉性食物。北方则吃鸡或羊肉汤,因为北方凉寒,所以要用温食进补。
不过南京人通常是喝鸡汤的,而且会“一九一只”,吃到九九结束,原因嘛,南京这个天气你懂的~需要暖暖的鸡汤补一补啦!
吃汤圆大家常会以为冬至应该吃饺子,其实那是偏北方的习俗。老南京人在冬至会煮上一碗白白糯糯的芝麻汤圆。
这种习俗大约源于明、清时代,史料上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称‘汤圆’”。汤圆要在祭祀完毕后合家围吃,寓意着圆满幸福。
有时也会用糯米豆沙团来代替,来表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赤豆饭有的家里还有在冬至之夜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狗羊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不过现代社会多数人会吃羊肉,一是为了滋补养生以度过寒冬,二也祈盼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经典而有意义的习俗
烧包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
在民间认为,冬至这一天是全年当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此时阳气最弱,“阴间的灵魂可以出来放风了”,于是冬至又被民间称为“鬼节”。
老南京人通常会在冬至到来前准备好纸钱和金元宝,然后在当天的晚饭前烧纸钱敬祖先。也就是南京人常说的“烧包”。
数九“冬至,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日是进九的第一天。所以南京人会在这一天开始“数九”。
小游小时候背的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但是据说老南京的数九歌还有另一个版本。
一九如九作活添一绺
二九一十八河里冻死鸭
三九四九迎风插柳
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前舞
六九五十四蔷薇发嫩茨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行人拿纸扇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才得伸脚眠蚊虫龁蚤出
消寒除了以上的习俗以外,老南京的文人雅士还会在冬至的那天,绘梅花一副,花凡八十一瓣,每天以朱砂涂一瓣,九画而毕则九九已出,称之为九九消寒图。
古代的士大夫们还会举办消寒会,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除此之外,古人们还会进行“履长”与“隆师”的活动来贺冬。
“履长”,是指儿媳献履献袜,来礼拜尊长。“隆师”则是指敬师、拜师。
在这一天,塾师先要率领学生给孔圣人拜寿,然后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这一习俗一直到上世纪还有人奉行,不过现在就越来越少了...
除了南京,全国各地都怎样过冬至1、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
2、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汤圆、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3、苏南地区:冬至喜吃大葱炒豆腐。
4、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5、在福建,冬至流行“搓丸”、“贴丸”、“馈丸”,丸子的颜色有红有白,有的被捏成小巧玲珑的玩具,如做成猪头、猪脚,还有荔枝、桃、香蕉,象征兴旺吉祥。
6、在杭州,人们把冬至吃剩的鱼头和鱼尾放在米缸里过夜,隔天再取出来吃,说是“吃剩有余”。
7、在江苏,人们非常重视冬至,前一夜称“节夜”,也称“除夜”,制糕以祭祖,并馈赠亲友,设席宴饮,称之“节酒”,也称“分冬酒”。有的人家以黄酒加糖浆制成冬阳酒。
8、在广东,人们冬至一般祭祖,还要到坟墓前挂纸,俗称“挂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鱼肉腊味蚬菜合煮,众人环锅而食,称之“围炉”。
9、在宝岛台湾还保留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在冬至这天,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10、在合肥,老人有在冬至吃南瓜粑粑的习惯。
如今
感恩节、圣诞节等
越来越多的洋节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关于传统节日的记忆则是渐渐淡去。
冬至这样的传统节日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把家人聚在一起
祈盼未来家庭能够团圆和睦。
下班回家
记得买只老母鸡
再带点青菜豆腐哦~
来源:金陵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