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南京理工大学的N个理由五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表明,

人才培养是润物细无声、

慢功出细活的工作,

只有在三尺讲台的辛勤耕耘中

才能收获成果。

“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6项。14个专业通过工科专业认证(评估),2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26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全国24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

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

年,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上,我校付梦印教授、芮筱亭教授、陈光教授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8。

“精益求精、军工匠心”是南理工人“大爱”情怀在人才教育培养方面的重要表现。学校依据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起多元项目教学体系,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高层次创新竞赛活动屡获佳绩。

我校学子第十四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捧杯

在代表大学生科技竞赛最高水平的“挑战杯”比赛中,以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捧得第十四届“挑战杯”,成为全国第7所捧杯的高校。

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重大赛事中摘得佳绩。

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的研究”课题组完成,中国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质量百优榜上,南京理工大学位列A+,全国排名21位,权威反映了学校的本科教育质量。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序号

专业性质

专业名称

专业二级类

1

国家一流专业

机械工程

机械类

2

国家一流专业

武器系统与工程

兵器类

3

国家一流专业

环境工程

环境与安全类

4

国家一流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与制药类

5

国家一流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类

6

国家一流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类

7

国家一流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信息类

8

国家一流专业

软件工程

计算机类

9

国家一流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0

国家一流专业

武器发射工程

兵器类

11

国家一流专业

自动化

电气类

12

国家一流专业

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类

13

国家一流专业

社会工作

社会学类

14

国家一流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类

1

国家一流专业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航空航天类

2

国家一流专业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兵器类

3

国家一流专业

安全工程

环境与安全类

4

国家一流专业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类

5

国家一流专业

会计学

工商管理类

6

国家一流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动力类

7

国家一流专业

工业设计

机械类

8

国家一流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类

9

国家一流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类

10

国家一流专业

工程力学

力学类

11

国家一流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类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学院

1

电路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2

数字逻辑电路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3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

经济管理学院

4

材料研究方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粉末冶金成形及安全防护设计

工程训练中心

6

5万吨/年乙酸乙酯生产仿真实习

化工学院

7

微纳卫星设计与测控综合仿真实验

党政办公室

8

新材料概论

材料学院

9

控制工程基础

自动化学院

10

化工原理

化工学院

11

有机化学

化工学院

12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学院

13

数字逻辑电路

电光学院

14

电路

电光学院

15

内弹道学

能动学院

16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

环生学院

17

高分子:产品设计新灵感

化工学院

18

材料研究方法

材料学院

19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自动化学院

20

数据结构

计算机学院

21

弹药概论

机械学院

22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

经管学院

23

矫正社会工作

公务学院

24

民俗调研与乡村创意

设传学院

25

导弹末制导系统探测制导虚拟仿真实验

电光学院

26

高能炸药的超细化虚拟仿真实验

化工学院

▲部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滑动图片查看▲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序号

校内专业名称

院系名称

类别

1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土建类专业评估

2

安全工程

化工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3

自动化

自动化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4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5

环境工程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7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8

土木工程

理学院

土建类专业评估

9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1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工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11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12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13

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14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工程教育认证

学校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1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国家级教学团队

序号

级别

团队名称

带头人

1

国家级教学团队

化学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钟秦

2

国家级教学团队

大学数学基础课群教学团队

杨孝平

3

国家级教学团队

自动控制课群教学团队

吴晓蓓

4

国家级教学团队

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钱林方

5

国家级教学团队

工业设计教学团队

李亚军

实践教学基地:工程训练中心

作为我校大学生开展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实习实训及创新设计竞赛的实践教学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先后获评: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创新综合实验中心。

获批

国家级现代制造企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制造装备安全)

是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产学研示范基地

中心拥有众多先进制造装备,建有基础工程实验室、专业综合实验室、校企合作实验室。面向全校本科专业开设“工程基础实习”类课程3门,“全英语专业工程基础实习”课程2门,“卓工计划”工程综合实习课程2门,“通识选修课”8门,创新创业课程4门,同时承担开放性实验,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以及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的条件支撑和实践指导任务。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

中心师资力量雄厚,坚持跨学科项目教学团队建设,现已形成智能机器人、机械安全等20多个教学团队。并与法国洛林大学、捷克教育代表团、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院校先后到中心进行访问与交流,建立了伙伴关系。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新概念武器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

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成立

年5月16日,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正式在我校成立。联盟由南京理工大学牵头,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发起,新华网协办。联盟的首批会员单位由工信部“国防七子”、哈军工分建院校及原兵器工业部部属的院校组成,共16所。联盟成立是希望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着力提高军工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来这里!

他们将成为你求学路上最权威的领路人——

为你的终身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源头动力

——吴晓蓓

吴晓蓓

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师者风采:

国家级教学名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考入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科研奖5项。目前兼任教育部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检测与运动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

师说新语:

作为南京理工大学曾经的学生、现在的教师,我深爱着我们的学校。我们一直秉承哈军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教育思想,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哈军工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南理工人。我们致力于学生创新潜质的培养,用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助力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塑造、创新技能的提高,为终身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源头动力。我们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为每位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成就美好理想的愿景。亲爱的考生朋友们,我们已经张开了双臂,期盼你们的到来!

在科学与艺术的知识海洋中超越自我

——钟秦

钟秦

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师者风采:

国家级教学名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化工高教学会理事,主讲“化工原理”、“化工学科前沿讲座”、“科学与艺术漫谈”等课程。主持完成的“化工大类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还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教学科研奖励。主讲的“化工原理”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主编的《化工原理》入选“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工数值计算》获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领衔的“化学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并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

师说新语:

大学是汲取知识、感知世界的窗口,也是探索未知、创造未来的平台,更是融会贯通、提升自我的机遇。在南理工的课堂、图书馆、实验室和学术讲座中,与名师大家面对面交流,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积累知识,在批判的学术思想中锤炼人格,形成自律且创新的品质素养,实现自我超越。天下文枢,汇于金陵,紫金山巅做学问,兰杉深处育英才,我们将为莘莘学子的全方位成长保驾护航!

讲台就是舞台

——王建新

王建新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师者风采: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主讲本科生课程“数字逻辑电路”和研究生课程“软件无线电技术”;主持的“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持的教学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

师说新语: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我们以对大学精神无悔的坚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激励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技术发展和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信息,注重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以彼此关联的方式进行思考,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开展基于项目的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把碎片化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认知与高阶思维能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s/14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