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是中国古代特色建筑。用于表彰功勋、科第、节孝、德政,或标志地方、记载事物等功能。南京江宁地区历史上曾经有很多牌坊,甚至有些地方地名也采用牌坊来命名,比如上坊。但据年11月13日金陵晚报记者于峰的文章《探访江宁明清牌坊,目前尚存三座》介绍,江宁地区目前现存的明清牌坊只有三座,分别位于江宁科学园孙家祠堂的左侧和右侧各一座的“王氏之坊”和“张氏之坊”,江宁横溪街道西阳社区大王村的“圣旨节烈坊”。笔者于年6月探访了三座牌坊,其中“圣旨节烈坊”和旁边的王氏宗祠进行了修缮,而“王氏之坊”和“张氏之坊”却境遇糟糕,令人担忧。
圣旨节烈坊
圣旨节烈坊的全称是“旌表清故监生王质夫发妻陈氏之坊”,为光绪十三年所立,当时,横溪监生王质夫病危,弥留之际,其妻陈氏吞金而死。为了表彰陈氏,清两江总督曾国荃、江苏巡抚崧骏、江苏学政王先谦等人提请朝廷建“圣旨节烈坊”。
笔者的好友小八同学于年曾寻访过该牌坊和旁边的王氏宗祠,当时十分的破败,其中“圣旨”的匾额和两侧的对联都不见了踪影,王氏宗祠更加破败,几乎摇摇欲坠。
笔者这次寻访,发现王氏宗祠已经被修缮一新,圣旨节烈坊也恢复了原样,并且用金粉和朱漆进行了描绘。让笔者欣慰的是,大王村基本上还是远离喧嚣,且当地的人也基本上是原住民,一位老奶奶说起这个牌坊和祠堂,觉得是她们村的骄傲。
孙氏祠堂的张氏之坊和王氏之坊
孙氏祠堂位于江宁科学园,也就是大学城中国药科大学附近,原来叫下王墅村,现在叫芝兰路和龙眠大道交界处。
之前笔者在网络上搜索孙氏祠堂,发现一些老的照片十分的精美,无论是两座牌坊还是孙氏祠堂的格局,可是也发现此处祠堂在年起就被文保志愿者们呼吁保护,但时至今日,祠堂已经快全倒塌完了。
位于祠堂西侧的张氏之坊全称为“旌表赠朝议大夫孙大中妻恭人张氏节孝坊”,单间双柱冲天式,仅存中下部,还有一对联“教子成名无违夫子,事姑尽孝问我诸姑”描述了张氏的生平。
建议
南京地区的保存至今的牌坊本来就不多,像江宁区这三处牌坊,王氏牌坊的雕刻十分的考究,具有很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三座牌坊其中一座经过修缮目前非常好,另外两座的境遇就如同孙氏宗祠一样,周围的高楼大厦都快完全建好,但祠堂却在慢慢的倒塌,希望文保部门重视,保护孙氏宗祠和这两座精美的牌坊。
期待热爱南京的你采撷着她拂过的朵朵浪花寻找着她的经过的点点滴滴有一群人,深爱着古都南京主题南京 主题南京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楀尰闄?鍖椾含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㈠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