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_p”说,这是因为1937年南京保卫战打响之前,中国守军在明孝陵的陵宫内修建了防御工事,也就是老照片上那道深深的土沟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根据参战的中国军队军官李西开(时任教导总队2旅3团团长)后来回忆,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期间,教导总队负责守卫紫金山,总队部设在“富贵山隧道”内,2旅3团的指挥所设在“朱元璋墓前隧道”内,也就是明孝陵方城中间所开的,通向宝顶的拱券形纵向隧道内该部负责镇守中山陵东侧、灵谷寺高地以及老虎洞一带地区从日军明信片上看,这条壕沟一直挖到享殿的院落外面日军明信片反映的是南京保卫战激烈交火后的战场痕迹,所以虽然航拍的是明孝陵,但注释写成了“战壕”、“堑壕”
南京保卫战明孝陵成指挥所
近日,一张金陵晚报便民电话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明孝陵老照片,在西祠“南京城市记忆”版上引起了网友的讨论在这张较为罕见的照片中,明孝陵享殿前挖了一道很深的壕沟,这是军事工事,还是考古,还是挖宝呢?一段明孝陵不为人知的历史因此浮出了水面
挖宝,考古,还是军事工事?
民国时期,这些享殿依然存在,可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毁墓前原址还留存着大量石柱础,是东西享殿的遗物
记录已经消失的东西配殿
“code_p”说,这张照片可能拍摄于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最为有趣的地方,在照片下方,也就是享殿院落的南半边,地面东北——西南方向挖了一道深深的壕沟,在院落中间石板路下穿过沟两边有挖出来的土,还有一些散落的石板
网友“code_p”贴出的这张照片,表现的金陵晚报数字报刊是明孝陵的享殿照片右下角有大写的英文“life”,这是拍摄者、美国《生活》杂志的标志
南京民间抗战史研究学者张定胜介绍,这张老照片的出现,说明了南京保卫战期间,明孝陵的确作为军事设施使用过
这说明,拍摄这张照片的年代,明孝陵享殿院内被人挖了一道深深的沟这沟有何作用呢?网友纷纷猜测,有人认为是军事工事,有人认为是民国时期的考古工程,还有人认为这是日军占领南京后试图挖掘明孝陵盗宝
明孝陵享殿是明孝陵陵宫建筑的第二进院落,纵深五十五米,老照片拍出了享殿院落的全貌
“code_p”贴出一张日军占领南京后,发行的一张明信片明信片上俯拍了明孝陵的陵宫、方城、明楼以及宝顶明信片右边沿的注释是日文,大概意思是“战壕”金陵晚报电子报、“堑壕”
根据史料记载,明孝陵初建时,享殿前东西各有15间配殿,规模宏大可惜,这些配殿后来毁于战火,清代又进行了重建,但规模小得多了
战斗中,日军对于教导总队2旅3团的指挥部也进行了炮轰,方城隧道中弹数发,但因为建筑坚固,没有遭到破坏
张定胜说,根据史料分析,《生活》杂志老照片上,明孝陵享殿前的深沟,应该是教导总队挖掘的军事工事
日军明信片给出答案
这张老照片还透露出另一个历史信息,至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享殿前左右配殿还是存在的老照片上,享殿正前方是一条石板路,左右各有几座小房子,这就是清代重建的享殿东西配殿
记者采访专家,得到了答案,原来,这是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守军挖的战壕,这段在明孝陵挖掘工事的秘闻,此前还南京金陵晚报服务网鲜为人知
再回到美国《生活》杂志的老照片“code_p”认为,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照片上,享殿屋顶右边还留有破洞,可能是被战火波及那道深沟,也就是军事工事,可能是连接临时指挥所的,便于传送伤员、补充军火
为什么航拍明孝陵,注释却是“战壕”、“堑壕”呢?
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只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