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要:
公里隔不断双军人爱情
陆军工程大学启动对口帮扶
多名官兵获慈善拥军资助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
公里-------------
隔不断双军人的爱情
□李冉
编者按:东旭写给小冉的情歌:“你笑起来,你流着眼泪,你轻声细语,你低头妩媚的样子我喜欢。”
小冉写给东旭的情诗:“南京的雨,温温的下不大,一滴一滴,打湿了砖瓦,也打湿了牵挂。”
公里的距离,隔不断双军人情侣的爱情。今天是5·21——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让我们跟随女主角李冉的文字,走进东旭和小冉的情感世界,去瞧瞧新时代年轻军人的“爱情模样”。
相识
让我把这四季的花烧个干净
这样你就是最后一朵
年5月18日,昆明理工大学届国防生终于结束了毕业考核。那天,黄昏暖洋洋的光好像特别的慵懒,太阳落得好慢好慢,把樱花大道上男孩女孩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高原稀薄又微凉的晚风吹醉了女孩,她微醺的眼睛里是男孩的目光。男孩叫泽东旭,来自马尔康那个安静又古老的藏族小镇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作为年小镇第一个被提前录取的大学生——国防生,在当年七月,他独自一人奔赴遥远又充满未知的彩云之南——昆明。
女孩叫小冉,在昆明那片土地土生土长十余年,误打误撞,她成为那年云南省唯一的女国防生。
东旭很优秀,大学四年不论是军事成绩还是文化成绩,都名列前茅。小冉虽不如东旭优秀,但因为参加各种各样活动赛事,也不知不觉成了小半个风云人物。小冉身边出现了很多男孩子,东旭选择远远的看着不打扰,他们就这样互相欣赏又互相等待了三年。那个时候东旭想,这朵花很好,可他永远也摘不到了,然而东旭不知道的是,小冉很早就被他干净清透的歌声吸引。无论是写给初恋情意绵绵的情歌,还是写给他们学校全体国防生的队歌,或者是写给他自己的歌,每一首每一曲,都唱到了小冉心里。小冉也曾想,这颗星星如此耀眼,不会属于自己。
相恋
是谁来自山河湖海
却囿于厨房、昼夜和爱
选择成为军人的时候,东旭就告诉自己,不要去想那些情爱和花前月下,不要去想城市的灯火繁华。这四年他必须努力再努力,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国家。
可是爱情到来的时候,是谁都躲不掉的。只一个回眸,一个微笑。如同张爱玲在《爱》里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
爱情到来的时候,小冉正处于生命中最煎熬的时刻,东旭每天入夜便给小冉送上一首民谣,也没有更多的话语,再道一句晚安好梦,便又到了明天。慢慢的,东旭除了给小冉送很多首歌,道很多的晚安,也会在白天训练的路上摘一朵刚开的野花,放在小冉必经的路口,给她一个幽香的心情;偶尔,东旭也会陪小冉在月亮很圆的夜晚闲荡校园。小冉不禁想:“咦,这个一向高冷的男神是喜欢我吗?”可是这念头才出来,小冉立马又警告自己,“别傻别傻,他那么优秀,又怎么会喜欢你。”
小冉乱撞的心和早生的暗恋情愫,让她又想进一步又害怕进一步。“现在这样也挺好的,不是吗?”小冉这样想着,迎来了年5月18日的毕业联考以及那个夜晚,东旭为她谱写的情歌。
傻傻的小冉愣愣地问:“东旭,我们现在什么关系呀?”
痴痴的东旭呆呆地答:“做我女朋友吧!”
相思
景色是我眼里的景色
相思是我心里的相思
“毕业”在两个恋人那里,像离了弦的箭一般急速飞进。
一转眼的时间,两人就不得不面对第一次分别。小冉的单位在驻地,而东旭为了进藏准备需要到成都集训。第一次分别是在年的7月,小冉送东旭到机场,那天有很多同学在一起,大家都要各奔东西了,作为军人的他们,也许这一别就是一辈子。分开的时候一向硬朗又颇爱面子的东旭还是在众人面前哭得一塌糊涂,可是怎么办呢,都是军人呀,如同所有军人一般,他们得接受着自己的选择。
第二次分别是在年2月,小冉随东旭回家探望了父母。那个时候东旭刚刚结束在石家庄为期半年的短期培训,准备奔赴西藏,而小冉在南京的任职培训还剩半年,这一别又是漫长的三百多个日子,又是遥远的多公里距离。于是他们相约今年的假期回家探望父母,一是表表决心,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家人才能再聚到一起。假期结束,分开那天依然是小冉送东旭上飞机——东旭去西藏,小冉回家乡。小冉望着东旭走进只容得下一个人的安检通道时,心里像装着一个海洋,可是在东旭还能看得到她的距离,小冉的眼睛里却不敢溢出一滴海水。后来两人回忆,在两人背对背走开之后,面对熙攘的人潮,他们仍然不能自已地哭得像两个孩子……
小冉和东旭在分开的几百个日日夜夜,用心地经营着他们的爱情。东旭给小冉写情歌:“你笑起来,你流着眼泪,你轻声细语,你低头妩媚的样子我喜欢。”东旭用他们民族赋予他的天生好嗓给小冉唱一首又一首只属于她的情歌。
小冉不会唱情歌,只能给他写一首又一首情诗。刚分开的时候,小冉写“南京的雨,温温的下不大,一滴一滴,打湿了砖瓦,也打湿了牵挂”;争吵的时候小冉写“是距离的错。什么相思,什么情愁,还有昨日的争吵和今日的胡闹,是生性的多疑和后天的玻璃心。原来是距离的错,其实你爱我,并且我爱你”;在漫长又无尽的相思里,小冉寄相思于诗歌:“风来叶儿动,风住相思起。叶儿三两片,相思千万里”;最近,和父母谈及婚嫁的时候,小冉溢于言表的心情只能写到诗里:“南方有雨,西边雪域,想念绵延千里。春天料峭的风吹过,吹得相思泛涟漪。咿咿呀呀,落雨落花,当三月的花红了二月的芽,林芝的人儿等着待嫁的她。”
很多人问及东旭单位的时候,小冉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在西藏。从前小冉认为“会因为距离分开”的现实问题,却从来没有在她和东旭之间出现过。很奇妙不是吗?从前坚信的“真理”,却因为一个人和一份爱情彻底推翻。
相守
你我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走
奈何桥上等三年
其实从成为国防生的那一刻开始,东旭和小冉便心知肚明东旭毕业以后是要到西藏守边的。可是小冉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和他在一起。即便是相隔几千公里,即便是不知归期,小冉还是对东旭说,她要嫁给爱情。
小冉守着东旭,守着她的爱情,从无人支持到如今成为周围所有人里爱情的模样,小冉用的只是真心,东旭也是。小冉相信,她于东旭,就是玛吉阿米于仓央嘉措,东旭转山转水转塔,只为途中与她相见。
或许这个愣愣怔怔的藏族小伙不太明白仓央嘉措的情诗,但是他一定看得懂情意绵绵的小冉眼里的爱情——是他自己的模样。(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5月21日)
年南京慈善拥军资助发放仪式举行
驻宁部队多名官兵获得资助
紫金山/金陵晚报讯(通讯员 钱德胜 仓晓 章小怡 练红宁)5月17日,年南京慈善拥军资助发放仪式在驻宁某部举行。台上,向14位官兵代表发放资助金,为向慈善拥军基金捐款的20多家部队发放慈善捐赠证书,2名受资助官兵代表发言。原南京军区政委、南京市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方祖岐上将为“慈善拥军基金”献墨并致辞。市委常委、南京警备区政委张宁出席活动。
据介绍,为落实省、市增强军人荣誉感意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南京市双拥办、南京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和南京市慈善总会联合出台了《南京市慈善拥军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驻宁部队现役官兵及家庭困难。去年首次获得资助的官兵有多人,发放基金多万元;今年获得资助的官兵为多人,发放基金多万元。据南京市双拥办领导介绍,驻宁部队是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南京是子弟兵的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建立社会拥军平台,落实社会拥军机制,推出慈善拥军基金,把慈善捐助和来自政府、社会的资源相结合,共同解决官兵的后顾之忧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据了解,《南京市慈善拥军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资助对象包括驻宁部队现役军人本人、配偶、子女、父母等,有困难资助、医疗资助和慰问资助三大类,目前主要针对现役军人本人、配偶、子女、父母患重大疾病个人自费医疗费用较多的给予医疗资助,年度内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给予慰问资助。医疗资助以自费医疗费1万-5万、5万-12万、12万以上部分分别按15%、12%、9%计算,每人每年不超过2万元;年度内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分别一次性慰问资助3万元、2万元、1万元。以后将逐步扩大资助到更多的困难官兵及家庭,并在资金筹措上动员社会和企业参与。据介绍,基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补助、社会捐助、慈善捐助三个方面,由市慈善总会专户专管,多家单位共同参与,接受审计监督。每次基金发放,由驻宁部队按通知要求申报,经过第三方审核,由南京警备区在军网公示合格后发放。慈善拥军基金公开收支情况,并设立“南京双拥”等 据介绍,该校党委将用3年时间,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丹湖文化微空间、村级图书馆,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捐资助学等,推动丹湖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发展。潘昕 刘晓攀 云利孝(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5月21日)
南京双拥精彩回顾,欢迎在此点击阅读:
南京籍官兵立功光荣榜、战斗英雄韦昌进的人生启迪
我的芳华笔为枪(金陵晚报双拥周刊)东部战区与七省市携手推动拥军支前工作纪实
南京挖掘红色和国防资源激励官兵担当强军重任
南京打造铸牢军魂赓续血脉矢志强军的时代课堂
陆军工程大学“爱心向黔进”纪实/好人家乡报道《中国双拥》杂志回眸辉煌五年点赞南京双拥
中央和各地媒体聚焦首届“南京军中好人”
首届“南京军中好人”发布分享会及相关报道8月1日起,军人到南京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
中国社会报:兵城南京,满满双拥正能量
一组老照片,见证南京政治学院40春秋
《南京双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x/1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