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藏在南京腊八粥里的春节故事征文

白癜风要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698984.html

藏在南京腊八粥里的春节故事

关浩峰

江苏

南京春节从“腊八”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灯节结束。在这长达一个多月的期间,分为备年、过年、贺年三个阶段。“喝腊八粥”是南京腊八节的习俗,其实,南京腊八粥里还藏着你不知道的春节故事呢,那就是定都南京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腊八粥的传说。

传说在当年,朱元璋年少时候,很穷苦,为了生计,流落在街头要饭。当时正值寒冬腊月,有道是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在这天寒地冻之际,他找了处破庙来避风,又冷又饿的朱元璋这时已饥肠辘辘,忽然他发现,破庙的墙根下面有些粮食。

他缓缓地走近一看,发现是老鼠洞,这才明白是老鼠偷粮食拉了进来。这时,朱元璋为了果腹,就从破庙墙根下面的老鼠洞里找到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几种五谷杂粮,又找了些雪化成水,然后,便把这些粮食熬成了粥。

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就把这锅杂粮粥起名为“腊八粥”,喝完之后,觉得简直是天上的美味。朱元璋在南京做了明朝开国皇帝后,他为了纪念自己年轻时挨饿的日子,同时又想起当时吃的美味。于是他就下令把腊月初八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赐名为“腊八粥”。

后来,每次逢腊月初八,朱元璋就大宴群臣,共同喝腊八粥。腊八粥就这样成了宫廷美食,再后来,出了宫,传到了民间,南京百姓都开始在腊八的时候,喝腊八粥。就这样,源自朱元璋的南京民间喝腊八粥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南京俗语说腊八粥不分勺;腊八吃饭同一桌,吃好吃坏总是乐。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初八叫腊八。腊八这一天,南京人用糯米、薏仁米、赤豆、莲子、红枣、白果、栗子、花生米、核桃仁等熬成粥,香润甜口,南京民间叫作“腊八粥”。

旧时老南京有句俗语:“第一腊八还能过,第二腊八急如火,第三腊八无处躲。”每年腊月初八、十八、廿八这几天为还债日,还不起债就得四处躲藏,也就没这份心思来品尝腊八粥了。

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中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道出了佛城南京民间悠久的宗教习俗。每年腊月,寺庙中的僧人会在腊八这天煮出八宝五味粥祭天、祭佛,并将馈赠施主。腊月初八在南京民间还有一层许下心愿的意思。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有些人家有病人或有大难祈求佛祖保佑,到了腊八,天不亮就熬好一锅粥在门口叫喊道:烟了烟了,缘了缘了,意思是,我在这里熬粥,有缘于如来,求佛祖保佑。那时候,有些贫困人家的小孩大清早拿上碗或罐到处去吃舍粥,也很有趣。

南京鸡鸣寺、玄奘寺、栖霞古寺、灵谷寺、定林寺、普光寺等寺庙在腊八要煮八宝五味粥供佛,并赠施主,与大众结缘腊八粥,祈愿一切有情众生都能与佛结缘,增福开慧,究竟得入解脱圣道。因此,老南京又称腊八粥为“佛粥济生”。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关浩峰,男,江苏南京人,在新华网、人民网等发表文章29篇,北京中国新春文学散文大赛金奖,湖南“浏阳河传说”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广西“交通设计改变你我”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中国百家文化网专栏作家,金陵晚报《老南京》专栏作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王树宾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鹏

总编:琅琅

副总:蔡泗明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孔秋莉

主编:石瑛赵春辉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jlwbyx/12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