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西游记红楼梦等名著时,你是否

什么是名著?在百度搜索名著一词,给出的答案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名著是经过时间洗礼后依然具有价值的作品,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名著,其中《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被列为中国四大名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名著。曾经听一位红楼梦的爱好者提过,她阅读红楼梦时是跳过诗词部分的,她研究红楼梦却跳过红楼梦的重点之一,让我有些惊讶;一次关于小说环境描写的交谈,发现朋友在阅读西游记时略过诗词部分,这引起了我的思考,阅读名著时跳过诗词部分是否可取?红楼梦和西游记写作采用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方式,这种写作方式在无形中减弱了我们阅读的难度,有点文言知识加上工具书就能读完整部书,但在读完的过程中或许是有选择性的,就比如略过文中诗词部分,这种读法是否可取呢?我们先看西游记的诗词,西游记中诗词可分为几类:环境诗词,如花果山水帘洞、天宫、盘丝洞等;出场人物诗词:哪吒、二郎神、卷帘大将等;总结诗词:对每一段、每一章节进行总结性评语。诗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晦涩难懂的,但小说中的诗词其实与唐宋时期或抒情或抒发抱负的诗词不一样,小说中的诗词是为加深某一人、某一物的形象而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小说中诗词的内在含义不会太深奥,不需要你一字一句去琢磨其中的深层含义。就如描写水帘洞瀑布的诗词: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挂帘帷。当读完整首诗结合诗前诗后的文字,你会发现这首诗并不难理解,它是对水帘洞前瀑布的描写,给予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也是大多数小说环境诗词的作用;人物诗词是让出场人物更具体,同时也通过诗词点出人物的身份;总结诗词稍微有点难度,但如果你读完某一段或某一章节后,再看总结诗词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红楼梦中的诗词相比西游记上了一个台阶,红楼梦中诗词除环境、人物、总结这三类外还加入了一部分预测性的诗词,金陵十二钗判词和金陵十二曲就属于预测类的诗词。对于预测类诗词初次阅读时略过是可行的,因为理解预测类诗词需要结合人物性格和故事后续发展。但并非所有诗词都是预测类诗词,比如第一回中贾雨村所作的三首诗,三首诗都是贾雨村对自己怀才不遇发的感慨,语言通俗易懂又不预示后文,通读这三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志向却怀才不遇的青年,加深了人物形象。在某些时候名著中的诗词会是理解名著内容的帮手,《封神演义》中涉及大量玄幻色彩的战斗场面,这些场面如果平铺直叙显得简单且缺乏玄幻神奇感,但用诗词就会呈现另一种感觉,读《封神演义》忽略掉文中诗词,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阅读的障碍。名著中的诗词是对文字描述的拓展,通过诗词的遣词造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让人物形象和环境更生动具体,加深读者的印象。略过名著中的诗词,有时会错过许多精彩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fz/16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