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印尼文化诗歌交流大赛

父亲、土地与乡愁(外二首)

——题罗中立油画《父亲》

文/秋石(安徽)

一幅画,悬于案头

一种黄,明晃晃的,扑面而来

一望无际的地平线

河流、山脉、草木、土地、村庄、飞鸟……

这些太阳的卵子

受孕于生命的三原色

我曾诧异于一束麦穗的生命密码

当风弹起大地的五线谱

父亲的脸上

那些丘壑,那些蠕动的蚯蚓,

爬满亘古的荒原

那两只手,分明是一树盘节虬曲的根脉

缠绕大地的原点

一只瓷实、温吞的土碗

一碗明晃晃的水

滋养着苍天厚土,大豆高粱

我跪拜父亲

一抹暖色,舔去内心的幽暗

父亲呵!那一脸的灿然

分明是太阳亿万年

——沉积的黑色素

□ 母亲,一方天井

一方天井

冬阳有不经意的漫漶

老屋,燕子呢喃、跳跃

仿佛绕梁不止的音符

旧门板

一纸红红的春联

点亮了母亲内心的灯盏

步履蹒跚的母亲啊!

一炉噼啪的火焰

把新的一天点燃

光阴在井边

穿越尘埃、风雨与闪电

一根井绳

一桶清水

把雍正五年的记忆

与沧桑的岁月

勒成几道深深的凹痕

□ 泥土的味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

万物土中生

这是生物学规律

至于暗物质,姑且不论

黄土、黑土、砂壤土、腐殖土

一把湿漉漉的泥土

孕育着绵延不绝的生命谱系

一个洗脚上岸的人

脚下泥土逆袭

犁铧犁开的春天

一声声鸟鸣,衔着花朵的芬芳

一条条蚯蚓

从大地的子宫鱼贯而出

村庄,在杂树生花中一天天明朗

一个远走他乡的人

注定染一身风尘

一股泥土的味道

让嵌入乡愁的骨刺,越陷越深

◎作者简介:秋石,安徽无为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作品发于《诗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中国文艺家》《椰城》《青海湖》《奔流》《鸭绿江》《散文诗世界》《作家天地》《青年文学家》《风流一代》《启明星 校园文学》《菲律宾商报》《西南商报》《延安日报》《金陵晚报》《西安晚报》等报刊,获“华夏情”全国诗书画大赛二等奖,第二届“王亚平杯”海内外诗歌大赛二等奖,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奖二等奖,《诗歌月刊》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第四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三等奖,第七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暨第二届全国乡土诗歌大赛优秀奖等奖项30余项。。

◎(   洪建科

首届中印(尼)文化—诗歌交流大赛征文启事年4月13日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建交70周年纪念日。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印尼和中国是隔海相望的友好近邻,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作为全面战略伙伴,近年来印尼和中国合作领域广泛,两国关系发展呈现积极态势,相信在建交70周年之际,两国关系一定能呈现更多增长点。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尼总统佐科维就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达成重要共识。两国政府已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海洋支点”谅解备忘录。周浩黎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密切两国关系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伙伴之一,佐科维总统和卡拉副总统分别于年和年出席了中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周浩黎大使在中印(尼)建交70周年新闻记者招待会上讲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两国间政治和经贸关系有时会因全球化趋势和国际形势的影响而出现变化,而人文交流是支撑两国关系发展的强大基石”。年是印尼东区文友协会成立20周年,为进一步促进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由印尼东区文友协会和中国沈阳《奉天诗刊》联合举办“首届中印(尼)”诗歌交流大赛,印尼《千岛日报》协办,旨在促进两国华语诗坛交流,为传承国学文化、激发华语写作热情,让两国人民友谊更加坚实。一、征文要求紧扣两国人民深厚友谊,反应两国人民在政治、经贸、人文交流取得的成绩。携手两国人民在共建“一路一带”中不同地域文化。旨在两国以文会友,以诗交流,提高华语诗歌创作水平。让诗人充分发挥想像力,但所有涉及政治领域或人身攻击的作品,一律不予采用并视为弃稿。二、征文对象两国华语创作者三、题材现代诗歌(单首不超过40内,组诗行内)。四、征文时间即日起至年4月30日止(以邮箱当日24时为止)。五、投稿形式印尼国籍作者作品邮箱:shigebisai

gmai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zz/12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