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半媒体人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在纸媒式微的今天,有这么一位作者,用他的七年半评报速录,为我们再现了当年南京乃至全国晚报都市报激烈竞争的内幕故事和冲刺巅峰的历史。

七年半

一位总编辑的实时评报速录

一部媒体人可以感悟的“丛林法则”

谨以此书献给纸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是一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总编辑在年下半年到年七年半时间里的评报速录。篇评报文章,提供了多个(组)发生在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和金陵晚报等报纸上的新闻实战案例,以及对这些案例的解剖与思考,披露并见证了南京乃至全国晚报都市报激烈竞争的内幕故事和冲刺巅峰的历史。

  全书体现“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工匠精神,主张在当前全新的媒体竞争格局中,必须借由这种工匠精神精造产品、精造媒体。

作者简介

  刘守华 年8月出生于江苏常州戚墅堰。年5月至年5月在常州茅山林场插队,曾任赤脚医生。年7月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河海大学中文教研室任教。年12月调新华日报社扬子晚报,历任扬子晚报记者、新闻一部副主任、科教卫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年6月13日起任扬子晚报总编辑。年12月4日至年1月1日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扬子晚报总编辑。年1月2日至年9月18日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现为江苏省第十一届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

年被破格评为主任记者,年被评为高级编辑。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精彩书摘

23.“我们需要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年8月27日

  前两天看央视节目,他们一个摄制组去拍日本,我看第一集叫“魅力东京”,片子结束时,解说员有一句话:“我们不缺雄韬伟略的战略家,我们缺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昨天在上海《新闻记者》上又看到一篇论文,标题是“从清晰定位到执行到位”,这两句话让我非常感慨。

  改版以来,我们报纸的定位、思路和方法等都已经非常明确了,但执行得有欠缺,不够到位。大部分同志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完成任务,执行力很强;也有一些同志拖沓马虎,做不及时,做不到位,甚至根本就没做。所以今天我要特别提醒:执行力是我们记者、编辑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如果你不具备执行力,你就不具备扬子报人的素质,你就可能被边缘化,特别是说了多少次,总是改不过来的人。

  我们强调要善于从一篇新闻中拎要点,上个星期南京发表《交通白皮书》的稿子里,就漏掉了重要的一个点。这份“白皮书”内容很多,我们整合得不错,但是看了其他早报以后,第一个印象就是我们的稿子少了一项南京私家车上牌不受限制的内容。我们拆开来做了很多小项目,恰恰这个没有列出来。今后私家车上牌到底受不受限制,很多人关心,尤其是还没有买车的人。所以《金陵晚报》把这个小项目作为头版头条导读了。后来我听说稿子里有这内容,我再仔细看,只有两句话,是隐没在公交车那一项下面的。我后来跟何玉平说,严格要求的话这稿子是不能得A稿的,我让何玉平在稿子评等理由后面加了一个说明:“私家车上牌不受限制没有拎出来,是一个缺陷。”这个一定要说清楚,否则对所有采编人员都是一种错误导向。

  还有文化版“MM三人行”评论专栏,我看大样时发现了三个女记者的头像没有了。(鞠健夫:有几次版面不够就拿掉了。)怎么又犯这样的错了呢?一个专栏的标志能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吗,边上的稿子删几行字不就放下了吗?前面讲过这事的,我很不能理解。(鞠健夫:昨天晚上找出来了,以后每次都会加上。)这个栏目导向好,也可读,省里评选时只差一两票没有评上一等奖。这要成为文化版上的品牌栏目,不能随便瞎弄。

  还有赵成君(时任《扬子晚报》广告经营中心省城市场部主任——作者注)他们搞的“商茂大厦登楼大赛”,有新意,央视都来了,稿子里打了刊头,但刊头下“扬子晚报主办”这几个字应该写进去呀,虽然读者能猜到这个是扬子的活动,但也可以理解为不是扬子的活动呀,干嘛让读者去猜呢?

  前些天有几家报纸登了“江苏讲坛”开坛新闻,孙部长去了,我们当时是用了一个要闻速览,快报、金陵登了一个简讯,但《南京晨报》把“江苏讲坛”最近一个星期所要开讲的题目、主讲人、地点、时间都链接在稿子后面了,还说“下面的讲坛内容会陆续报”,这个意识就很好,这样的要求我们以前也讲过的。

  上次你们评那个“机场高速路10年来第一次大修”,说是缺示意图,我记得编前会上说了多少次记者写稿要根据情况交示意图上来,怎么总是执行不了?你们评报里面第二句话说得好:“像这样的新闻稿根本不需要关照,作为记者应该能想到要附图。”有些事情讲到位了,安排到位了,就是做不起来。

  这一年来得益于大家的努力、得益于评报制度和考评章程,很多办报上的疏忽、闪失以及弱点在评报过程中说得很充分,也改善了许多。我可以断定,其他早报的评报没有像我们这么细致的。事实上每天报纸出来,我们强调自己的闪失和疏忽,并不代表别人都比我们强,也可能别家早报疏忽的地方更多。但是我们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还是要说出来,要改。

  上星期五我给戴平打了电话,金陵晚报和快报都有半版“济南原人大主任段义炸死情妇”的稿子,我看了半天发现跟我们原来报的一模一样,当时金陵和快报也报了,这一次用的是《检察日报》的,绝对是重稿,是失误。还有前几天毕晓红写的“母爱让补丁脑袋创造奇迹”,A3版整版登了,写得很详细,昨天《金陵晚报》在门面版登了这个照片和稿子,内容不比我们丰富,我感到难以理解,后来我听说金陵晚报领导发了火,操作者确实没有注意到我们在A3版做过了。

27.流程督察总监的诞生

年10月8日

  节日七天的稿子,戴平、王文坚还有其他编委都总结了,我不再重复。昨天下午,也就是长假中的最后一天下午,我们开了个编委会,主要是研究长假以后的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是要赶快想办法解决我们办报速度的问题。

   

  昨天会上编委们意见一致,我们办报的速度太慢,晚上交版太晚,不少记者、编辑、主任、值班编委,一个个因此疲惫不堪,有时候第二天上午我想开个编委会都很难开,于心不忍呀,有时候忙到凌晨3点才回家,上午再怎么开会?上午11点还有评报会,会前编委还要再看看报纸。疲惫不堪是大问题,就像部队打仗一样,如果军队很疲惫怎么行呢?关键是疲惫了以后效果还一般,是事倍功半,这个是大家最直接的感受。

  第二个弊端是因为交版晚,印刷也晚,严重影响了投递和零售。有些订户反映到中午都收不到报纸,要到下午才能收到。我上次看总编办电话记录,南京苜蓿园有一个叫张斌的人打电话反映,他是苜蓿园书报亭的,九九公司蓝旗街站给他送报纸,张斌反映其他报纸早晨6点半就到了,有些读者过来就是买不到扬子,张斌就问送报员为什么不能早点送呢?送报员讲8点之前是送不到的,让他少卖一点扬子。他打电话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扬子上市太晚太可惜了。每天早晨上班之前的第一波报纸零售高峰都有很有效的发行量,我看我们十次起码错过九次,搞不好十次全错过,这个影响是致命的。

  昨天编委会也分析了,实际上关于交版时间,以前每一个环节都有过规定,光戴平就搞过多次,规定哪一叠什么时候交版。当时朱仕农当编务主任的时候也搞过。关键的问题是没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去有力地监督和执行。既没有事前监督,问题出来后也没有及时得到处理。问题出来以后,编委们一个个都忙着看版交版,就嘴巴说说,具体谁去统计,谁去扣分,没有落实到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想起来扣就扣,想不起来就拉倒了。

  昨天编委会还讲到,之所以交版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报纸的主要负责人——总编辑,为了想把第二天报纸搞得更好,有时候习惯于磨稿子,盯着稿子转,时间就耽误掉了。反思一下我自己,我也有这种情况,有时到出版部去看大样去得太晚,调整版面时就耽误了交版时间;有时候回家已经很晚了,还要再在电脑上看看,看到哪里不舒服,尽管交版时间就要到了,有时还是要打电话过去,能改尽量改。所以昨天的编委会我们下决心明确了几件事。

  1,决定设一个流程督察总监的职位。流程督察总监在这段时间一方面要监督出报时间,一方面要尽快制订出整个办报流程的执行章程,从记者采写稿子,编辑编稿子,到最后交版,最后印刷,最后上摊零售,整个过程总监要全程监督。凡是监督过程中发现违背章程的,流程总监要提出扣分的处罚意见,每天都要提出来,提出来以后交给值班编委,值班编委审核以后签字,签完字后交到我这儿,我签字确认后再给考评办,考评办照着扣分就行了。

  2,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名称叫流程督察办公室。这个办公室肩负报社所有流程的督察工作,包括发行、广告经营等,流程督察总监就是流程督察办公室的负责人,像总编办和考评办一样平级,单设,由总编辑直管。流程督察总监由谁来担任呢?编委会再三研究,最后确定由盛学军同志担任,主要是考虑到老盛本身这方面有经验,当过多年的发行部主任,对我们版面安排,包括传版甚至新闻这块的流程都比较清楚,是这一岗位的不二人选。下面还要考虑给老盛配助手。

  3,每天上午11点评报后的选题会也开始由速录员速录。编委会认为选题速录能提高我们报题的质量。报了一个题目,编委明确怎么做,都会被速录下来,挂到“扬子风”上,到时候不要再说扯不清了,这有利于明确责任,也有利于监督记者和编辑的采编稿时间和生产效率。

  4,决定把交版时间列入编委的考核业绩。值班编委在值班期间要做好五个全力:一是全力把好导向。二是全力开好每天两个会。三是全力策划、协调、统筹好所有的稿件。四是全力打造每天的重点版面和亮点。以前很多精力都放到了先交版的版面,等到看重点版块时,时间又不够了。五是全力做好我们的门面版。如果是因为编委包括我在内的一些非正常的原因拖延了交版,照扣分不误。我在这里当着各位表态,从我刘守华开始,谁延误交版,谁就要扣分。

  我们先落实好以上四项措施。这是有难度的,是对我们《扬子晚报》管理能力的一次严峻挑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现在强调交版时间提前,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质量,不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交版时间,我从来就没有讲过交版时间提前,质量就可以不保证了,我们讲要又好又快,首先是好,其次是快,现在就是在落实这个道理。两者要兼得,所以有难度,但必须做,大家认识一致,就一定能做起来。实际上我觉得把这个流程改革好,所产生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交版时间的提前,还会带动更多的效率,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延伸阅读

《七年半》

著者:刘守华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年4月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白癜风医院让中秋无白欢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zz/8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