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医院60年历程回顾暨科技创新发展大会隆重召开,此次大会的主题是:“传承、发展、凝聚、创新。”60年来,一代代医院、江苏中医药研究院人,秉承仁心仁术、前沿前驱的院训精神,在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征途中铭刻下坚实的足迹。
院长这样说——
以60年为新起点助力新医改
六十年来,该院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医院院长王佩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中医药发展迈入新时代,我国首部《中医药法》出台已有一年,新的卫生工作方针提出了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氛围,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此次科技创新大会的主题是传承、发展、凝聚、创新,这医院发展的战略和方向,也是这次会议的意义所在。”
王佩娟称,借着挂牌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的契机,医疗、教学、科研协同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年和年,医院相继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中医临床基地建设项目,为中医药研究院平台提升、内涵建设、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和建设的目标。“我们要以两个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以60周年为新的起点,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发挥医药协同、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一体的优势,着力打造优势学科群,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临床服务能力。坚持公益性,主动融入新医改,为健康江苏、健康中国再谱新篇。”
他们这样做——
顾亚夫——专注20年研制出脉络宁
“我的老师是顾亚夫,脉络宁注射液就是顾亚夫先生为核心的研发团队研制的。”年,倪正到医院工作时,顾亚夫已经68岁了,但是,老师的钻研精神一直影响着他。
顾亚夫当时主要研究的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糖尿病性血管鼻塞。回忆起老师当年的研究之路,倪正也是由衷地佩服中医中药的神奇。从中医的角度看,这类疾病都需要活血化瘀,顾亚夫从50年代末就一直开始为这类患者寻找合适的方子,但是,用了大量活血化瘀的药,效果并不好,但顾老师并没有放弃研究。直到70年代,他受到经典验方“顾步汤”的启发,考虑到长期血管不通的人有虚症的表现,便在益气养阴的前提下再进行活血化瘀,
越来越多的患者吃了顾亚夫开的药后疼痛慢慢缓解,为了方便患者,顾亚夫便请制剂室的同事将其生产成片剂,“通塞脉片”就此诞生了。
70年代末期,顾亚夫萌生了将通塞脉片转化成注射剂的想法。在王颖老所长等领导的支持下,由顾亚夫教授、陈廉教授、屠鉴清教授、常复蓉教授等药学专家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共同商议探讨试验。通塞脉片中含有8味中药,他们进行了有效成分的分析筛选,将其分成两组,将可能有效果的4味放在一组,剩下4味可能效果不好的放在一组,出乎意料的是,被认为效果不好的那组反而胜出了,这4味药最终被制成了脉络宁。实验成功后,顾亚夫又请药理室的王殿俊教授在动物身上做药理试验、检验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更进一步验证脉络宁可以治疗脑血栓这个适应症,医院等兄弟单位的验证、老专家们以身试药,才最终应用到患者身上。
康然——攻椎间盘外科修复以提高疗效
当选为科技之星的康然,是该院骨伤科谢林教授团队的重要一员。这位中医和西医的双博士,除了在临床上善于应用中医药传统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外,在西医手术上也是不断创新。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该院骨伤科的特色,年左右,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之一的单位。“在谢林教授的带领下,骨伤科10年来已经完成了四千多例的手术,不但让患者受益,还培养了很多进修医生,使技术得以推广。”康然说。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目前只是摘除术,对于摘除后需要修复的却还无能为力,这就导致纤维环破口比较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复发的几率在20-30%左右。为了突破这个瓶颈,科室团队潜心研究,发明了适用于微创下的缝合器械,在临床上有了初步的实践,对于一些破口不是太大的,术中可以在内窥镜下进行缝合,这大大降低了复发率。
如今,康然及其团队正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模仿纤维环的天然结构,他们用3D打印了类似于补片的生物材料,种上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再手术植入到破口处,目前已经取得了试验性的成效。纤维环修复方面的突破必将给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带来疗效上质的飞跃。
蔡雪婷——潜心科研拿到重大新药项目
同样获得青年科技之星的蔡雪婷是实验室副研究员,今年拿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的重大新药创新项目,让这位在研究室默默工作了10年的研究人员很是开心。
蔡雪婷一直从事中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她在重大新药创新项目中负责的是青蒿素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非小细胞肺癌有很多的基因突变,如今临床上对它的治疗有了很有效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但是,靶向药物一般6-9个月就会发生耐药。”蔡雪婷解释,肿瘤细胞非常聪明,靶向药物堵死它的信号通道后,它就会激活其他通道存活下来,她对中药的研究,就是期望找到与靶向药一起使用时,能帮忙堵死肿瘤新通道的药物。蔡雪婷告诉记者,从目前基础研究看,青蒿素联合靶向药物效果非常好。
“我们的实验室就有万的科研设备,科研经费充足,可以满足现有的实验需求。同时,政府和单位积极为科研创造有利条件,像她这样的青年工作者都能拿到几十万的经费,可以放心大胆地尝试。”对于当前的工作环境,蔡雪婷显得相当满意。而且,医院相结合的单位,他们也经常会和临床医生合作,大家沟通起来非常便捷,可以很快落实、实施。
通讯员罗鑫杨飒萨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程晓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白癜风怎样能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paying.com/bbzz/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