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用什么中药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62322.html
今日,有雨。坐在窗前,望着淅淅沥沥的雨丝,无由来的想起了一句清词----“泣尽风檐夜雨铃”。
词,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朵抒情的花。从唐宋到今天,这朵花一直开在开在中华儿女的心上。这句词的作者,更是重情之人,是清朝初年的词人纳兰性德,出自其《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全词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题解
这是一首悼亡词,也是题画词。“亡妇”指纳兰的结发妻子卢氏。卢氏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十八岁时与纳兰结婚,三年后因难产而亡,年仅二十一岁。纳兰与卢氏琴瑟和谐,伉俪情深。爱妻的死,给纳兰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首词是纳兰题写在亡妻的画像之上。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泣比哭更痛彻心扉,必是心痛到了极点。纳兰这“泪咽却无声”就是泣。这样的情形不是纳兰独有。同样是大词人苏东坡和他有着同样的笔触。苏东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悼亡词”,其中写到“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怀念爱妻泣不成声,只能后悔我以前没有珍惜你对我的一往情深,没有珍惜你在的那段时光。这样的感情在纳兰其它词作中也有流露,比如《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有“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样甜美的日子,我以为就是平常该有的,我们会开心快乐到老,怎知道短短三年你就离我而去了。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丹青”,丹指丹砂,青指青雘,这是两种绘画用的颜料,后来用丹青代指绘画。“盈盈”,指女子仪态美好的样子。《古诗十九首》中就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金庸先生也把《笑傲江湖》中的女一号取名任盈盈。纳兰想把爱妻美好的样子画在纸上,这样两人不就又重新相聚了吗?结果怎么样呢?一片伤心画不成!心中伤痛,落笔不能成画。
这句词化用了唐代诗人高蟾《金陵晚望》中的句子,原诗是“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朝才子元好问也曾化用这句诗,其在《怀州子城晚望少室》中写道“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
唐末诗人韦庄曾反用也曾化用高蟾这句诗,其七绝《金陵图》写道“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高蟾、韦庄也好,元好问也好,要表达的都是对当时国家走向衰亡的忧心忡忡。
纳兰化用这句诗表现得是对亡妻的怀念,这并非是纳兰境界低、格局小,而是所处的国家大环境有着根本的不同。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鹣鹣”是指比翼鸟。《尔雅》中有:“南方有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晋朝张华《博物志》记载:“崇吾之山有鸟,一足一翼一目,相得而飞,名曰鹣鹣。”
“醒”字在古代是平仄两读的,这个和下边两个“醒”字都应该读二声,读三声就不符合这首词的格律了,音韵平仄之美就会大打折扣。常见平仄两读的字还有看、听、教、令等等,读时应注意分辨平仄。
这句是说,你走前留下的话,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我们比翼双飞的梦随着你的离去被惊醒了。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卿自早醒侬自梦”是说,我们阴阳两隔,好像你早已醒来我却还在梦中,我们被分隔在两个世界里,不能相见。更更,是指一更又一更,是整夜。一夜又一夜,独自想你到天亮。
“风檐夜雨铃”用唐明皇怀念杨贵妃的故事。唐郑处诲《明皇杂录》:“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人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之句。
唐朝诗人元稹悼念亡妻韦丛曾写下《遣悲怀三首》,是悼亡诗中的名篇,其中有“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句子。元稹这句诗的意味与纳兰这句词相近。
纳兰的在词中的感情,那样专一,那样投入,那样往而不返。这一点和李后主一样,“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片痴心,不计后果。
也许正是这样,注定了纳兰英年早逝。
雨天,读纳兰这首词,为纳兰的痴情所感动。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抓住当下,珍惜自己的另一半。像晏殊词中写道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